买的基金跌了,该买入还是卖出?

发布于: 雪球转发:21回复:37喜欢:131
简七说:本文的“摊薄成本”原理其实跟女生屯化妆品是一样的原理。
假设我常买的护肤品店年末促销了,原价100的化妆水现在只要50,于是我多买一瓶放在储物柜里。柜子里一瓶100买的,这次一瓶50买的,平均下来单位成本就是75啦~

加强版:你做定投的时候,有没有选择智能定投?跌得厉害的时候多买一点,综合下来收益率会更高哦~当然前提是,这是一只好基金。


原来下跌的基金也应该买入?

简七小伙伴冷三叔最近特别努力在学习基金的基础知识,非常想自己选一只适合自己的好基金,但是他发现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以下是他给大家分享的一个买基金的案例,主要是让大家明白:不是下跌的基金就是不好的基金,甚至在下跌的时候更应该买入。



一、摊平成本的魅力

以下内容摘自《理财产品全攻略》第78页:

这是发生在亚洲金融风暴时期的真实案例。1997年6月,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推出了一只专门投资泰国新兴市场的基金——邓普顿泰国基金,管理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被《纽约时报》尊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马克·莫比尔斯博士。该基金当时的发行面值为10美元。

在该基金发行日,有位看好泰国市场的陈姓客户,办理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定期定额投资计划,每个月固定投资1000美元于邓普顿泰国基金。

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知。运气不佳的陈先生买入基金不久,一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就从泰国开始蔓延开来。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泰国的股票下跌了40%,基金出现了严重衰退。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邓普顿泰国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成立15个月后,净值就从当初的10美元锐减到2.22美元。后来净值有所回升,在陈先生为期两年的定期定额计划到期时,基金净值上涨到了6.13美元。

结局似乎已经看到,陈先生这笔基金投资肯定损失惨重。因为定投到期时,基金净值仍然没有回到发行时的面值。但事实令我们惊讶:陈先生最终取得了41%的投资回报。

这就是定期定额投资的“神奇魔力”,其学名叫做“平均成本法”。简单解释,就是在基金净值下跌时,尽管先前的投资会产生亏损,但此时如果继续买入相同的基金,则能有效的摊低整体投资成本。

冷三叔感悟道:
不可思议吧!我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样子我就知道了,就算我买的基金在下跌,我也不用过于担心了,保持平常心,长期持有就可以了。再也不用看到一大堆的“-”号而害怕了。原来买基金还存在着摊平成本一说,真的是太神奇了。



二、下跌买入?先必须选对基金

三叔告诉我们的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一只基金在下跌过程中买入可以摊平成本的惊人效果。

但是,简七要强调一个大前提---这只基金本身需要是一个好的基金。
对于一个真正好的基金,大跌的时候买入就犹如去接盘一个暂时的落难公主。但如何慧眼识真公主(好的基金)就需要做更多功课了,比如论坛小晋的七维选基法,淡看的五部选基法和小胖兵的三步挑选指数基金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回复“基金”查看相关内容)



三、止盈止损有学问

此外,对于“并非下跌的基金就不能买”的讨论,简七论坛的朋友还特别提到了关于基金的止盈止损问题。

seamus 说:
基金是止盈不止亏。
意思是说如果你买的基金挣到了20%的钱,那就卖掉一部份,到手的就是挣了的哈;但不要全部卖掉,留个10%左右的,继续持有,你不知道它啥时候开始下降呢;如果亏了,这个时候还只是账面亏,那就继续持有,不要卖,一卖就真的亏了。

总的来说,就是基金上涨的时候就退出一点点,基金下跌的时候就继续购买持有,摊平亏损。这个上涨的度自己设置一个点,比如10%就退出一点,当然得把手续费啥的都考虑进去, 要不挣的钱还不够付手续费那就完了;这样慢慢退出,到时候还在里面的就是你净挣的了。

还有一点,买基金不要看它的净值去买,以为净值高的就买不了多少份,专挑净值低的买;其实只要金额一样,涨的幅度一样,那挣的都是一样的,看历史净值会更好。

鼢鼢说:
先赢是纸,后赢才是钱,落袋才是自己的。

niki 说:
定投不止盈,一切等于零。不过基金不同,收益差别很大。虽然都有摊薄成本的效果。

三叔说:
对于“基金上涨的时候就退出一点点,基金下跌的时候就继续购买持有”这句话,我现在是这么理解的:
我预定我的盈利是多少钱,是扣除了所有费用外的,如果达到了,那我把这部分赎回;
或者是我设定一个上涨的百分比,如果相比定投日上涨了10个百分点,那么我就赎回这多余的10个百分点的利润。

原来不仅在基金下跌的时候要继续定投,而且在基金上涨的时候还有退出部分,这样更有利于本金的安全。

我非常的赞成在基金上涨的时候把钱退出来,然后用剩下基金盈利的钱来赚钱。真是个非常不错的做法,太帅了!

花开有意说:
非常赞同止盈的观念,手头有一支基金去年最高的时候涨到了50%左右,今年就只剩20%的收益了,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之前看《买基金为自己加薪》一书,讲述的是定时定额投资基金的方法,作者指出只设听利,不设停损,赚够就走。

定时定额:
1:随时可以进场,越早越好
2:不在乎过程只注重结果
3:定期检视,适时去芜存菁
4:聪明出场,秘诀是"只设停利不设停损"

单笔投资:
1:勤做功课,掌握市场动脉
2;分批进场,买跌不买涨,大跌大买,小跌小买
3:定期检视,要停利更要停损,停损比停利更重要,只要趋势变了,或选错基金,一定要勇于认错,执行停损
4:懂得分批进场,也懂得分批出场
不过我对单笔的第三条持保留意见

慕九说:
忘记是巴菲特还是Fisher的理念,买完股票看到它跌价,心里才踏实。如果买完就涨,价值已经实现,如何能够取得时机的效应?

人家也是长期投资的理念,我觉得对基金也合适。在不断的下跌中不断补仓,摊薄成本,在它价值回归并且不断成长的时候,才能收割更多。

但是单笔投资走得就是跟股票一样的节奏,资金的流动性很重要,看得是短时的涨跌。也不会像定投那样,长期的补货,换句话说,就是等不起。这个时候承认错误的勇气,远比犹豫不决,被迫长期持有要好。

yioqq_555说:
我同意慕九关于单笔投资的理解。单笔投资一般比定投的细水长流金额大不少,放太久的话,这笔资金被持续占用,机会成本会变高,就算赚到了止盈点,年化一下,再扣掉无风险利率,那么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了。

左岸paradise说:
“不仅在基金下跌的时候要继续定投,而且在基金上涨的时候还有退出部分,这样更有利于本金的安全。”
这句感觉很有用。


— End —

全部讨论

2015-02-05 11:08

其实定投也不是传统理财理论描述那样是万能的。这些理论总是巧妙地选取了一个支持其理论的案例和统计区间。
拿邓普顿基金那个例子来说,那时股市是V型走势。同样的方法,如果是倒过来的/\型走势,结论就完全不一样。

现在有一种比定投法更有效,但是操作起来更复杂的方法。就是设置一个预期资产额。这个资产额每个月增加固定幅度。如果真实资产市值低于预期值,则做类似定投的操作。如果高于则停止定投,将剩余资金先存起来。

2015-02-05 11:04

2015-02-05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