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康视浅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5喜欢:5

欧普康视,主要做角膜塑形镜的生意,外加其他或多或少(甚至据说)对近视防控有效果的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躬耕角膜塑形镜领域多年,还是有一些技术沉淀的。从产品研发换代(梦戴维到DV),到终端配制方式的创新(客户体验更好、生产效率提升),都有所体现。

角膜塑形镜十几年来,被证明是防控近视过快增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到注册上市,前后要消耗四五年的时间,算是产品本身拥有一定的行政准入壁垒吧。

但目前市场上国内外企业,已经拥有十五六种竞品(单指角塑镜哦,还不包括减离焦框架镜等)存在,我觉得所谓的行政准入壁垒优势已经消失了。这些企业目前的产能,已经足够满足国内这个小众市场的需求了。

当然,欧普康视声明别家只能做到500度,他家可以做到600度,也算一个产品方面的小亮点吧。

欧普的另一个主力产品,是角膜塑形镜的护理液产品,目前产能建设已经完成,就看销售端的发力情况了。自产护理产品相对于进口和OEM代工,肯定有成本优势,可以卷卷国内同行,基本上是个规模优势的模式,前提还是角膜塑形镜卖得好,相当于吉利刀片的生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吧。据说去年卖得一般般,在尝试电商渠道。

先说供应端,原材料欧普目前已实现自产,但仍采用进口和自产同步进行,逐步替代一定比例。自产只是为了防止卡脖子,从降低成本角度看,80%多的毛利率,原材料在成本中占比不高,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与博士伦等知名厂商保持沟通,也能时刻了解最前沿的原材料科技动态,不至于突然落后产生危机,这点小钱还是该花的。

生产设备和产能方面,生产设备分为日式设备和美式设备,区别在于半自动和全自动,可见这种高精尖设备还没有实现国产替代呀。

公司在生产时不良率约为10%,但我们看到依然实现如此高的毛利率,可见原材料真是不值什么钱,平常在研发时损耗的原材料也就没多少钱了,相当于无形中减轻了一部分研发支出的压力。

产能方面,新的生产线若以10小时生产计,日产量800片,一年20万片左右。公司好像有4条生产线(忘了在哪看到的),管理层也多次表示,产能不是问题,旺季时可以倒班加班,而不是按照10小时计算产能。22年近70万片的销售量可见,产能供应确实不是问题。

原材料供应和生产设备方面都没有什么壁垒,行政准入壁垒也已经很微弱了,为何欧普还能保持这么高的毛利率,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被资本打下来?

我认为,角膜塑形镜是个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生意,整个行业利润在生产和渠道之间分配,目前渠道整体利润太高,即使单体终端,只要经营得当,就能生存得很好,压根儿就没必要卷到生产端(指经销商要求厂家降价,不然活不下去)。

除非服务费用也进行集采,否则终端消费者承受的价格依然会很高,因为单个渠道终端(视光中心)必须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保证自己活下去。

就是说,服务越成规模化,才越可能降低价格,但让消费者都去中心城市的眼科医院,不够方便,这就给了社区视光中心和眼科诊所生存的空间。

举个例子,角膜塑形镜出厂价1000元,净利润率40%,欧普康视赚400元,如果是收购或自建终端,消费者贡献5000元营业收入,算上塑形镜的生产成本和其他开店费用,哪怕最后视光中心的净利率为20%,那么欧普康视一副眼镜从头吃到尾的净利润是1000元。

这也是欧普康视为何大力发展视光中心的原因了,毕竟生产厂家太多,量增难度加大,只能向渠道要利润。

无论面对医院集采,还是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爱尔、华夏等)的采购压价,欧普唯一能抗衡的就是自建终端渠道,而输赢的关键点就在于,终端消费者是否真的会像公司描述的那样,去社区视光中心消费,将是未来的趋势?

如果医院也想争夺角膜塑形镜的渠道利润,只要压低服务价格,做好消费者的方便,终端视光中心是没有优势的。消费者本能地更相信大的医疗机构。至少会分流很大一部分消费者。

欧普除了在华东大本营自建医院、诊所外,其他地区还是靠能打的经销商,去搞二级医院的处方,据说这个处方规定要取消,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总之,对于优秀的经销商,欧普也用股权激励进行了捆绑,但基本上靠40PE增发融来的钱,在一级市场用5-10PE的价格收购这些终端,再使并表净利润用至少25PE的价格体现在市值上,还要求经销商将收购款买成股票并完成对赌业绩,也算不错的操作哈。这就是人家上市的好处,给听话的经销商资产证券化的机会。

从财务角度看,我觉得欧普康视还是不错的,除了商誉大了点(暂时还能自圆其说,也有业绩支撑)。

目前看,市场仍然有成长空间,无论是角膜塑形镜的渗透空间,还是政策支持(青少年视力保护的文件),再加上收购终端并表贡献的利润增长,欧普维持现在的估值(24年3月3日),仅靠经营业绩,也至少能维持15%的年化增长(股权激励、经销商对赌协议,要求是20%),这几年还是不错的标的。

至于未来,除了出生率降低的长期前景,还要观察人们的消费习惯,是否真如公司所说的,往社区聚集?公立医院和大型眼科民营机构会不会有别的对策分流截流,如果视光中心社区化战略失败,欧普的摊子又铺大了,那可就是个悲剧了。

我持有欧普,屁股决定脑袋,也许乐观因素没有那么乐观,当然有别的看法,也欢迎交流讨论。【宅男读书慢生活】[大笑]$欧普康视(SZ300595)$

全部讨论

无论面对医院集采,还是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爱尔、华夏等)的采购压价,欧普唯一能抗衡的就是自建终端渠道,而输赢的关键点就在于,终端消费者是否真的会像公司描述的那样,去社区视光中心消费,将是未来的趋势?
--------------------------------------------------------
实际上这些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SZ300015)$ 大部分也都是经销商(和牙科的$通策医疗(SH600763)$ 类似),它们并不想压价,$欧普康视(SZ300595)$ 供给医院或者在自己的眼视光机构验配OK镜(直销)的价格比它们要低。

爱尔眼科300015盘子超级大,商誉也比较高,估值还有40倍左右;欧普康视300595目前估值不足30倍,难选?

我就喜欢去社区视光中心,她们营业时间长,人少,不用怎么排队,还专业,比去医院方便太多了

03-04 11:12

只有全国范围内集采的力度实施的越猛,对欧普的发展战略才越有利。现在不是担心狼来了,而是该担心终端拓展的区域没有狼(集采)!

视光中心社区化战略 这是最大的关键点

03-04 10:29

我觉得你评估得非常客观,认同。

23年入小学是学生最多的一年,4 、5年级开始近视增多

03-03 20:43

大股东多次质押,难道缺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