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收盘点评:几份三季报让市场失望了,这次真的是煎熬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91喜欢:14

10月21日,A股整体在银行股的带动下尚能勉强支撑,上证指数勉强收平;但国防军工行业就崩掉了,中证国防指数下跌3.04%,前期定投追加的仓位也尽数被埋,感觉又进入9月中下旬的Hard模式了。

之前也说过,国防军工行业是很难摆脱市场走独立行情的,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要把市场和行业结合起来进行研判。谈几点我们的市场及板块的看法:

1)市场角度,中期的流动性不乐观,之前也聊过,今年新增资金主要来自偏股型公募基金的首发,7月份以来已经逐月递减,10月份虽有起色,但也难改边际弱化的趋势;

2)公募基金的调仓,这个问题最近市场关注也比较多,从一些个股的大幅调整也可能看出来,很多时候3季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催化,所以不排除一些公募重仓的军工股也会受到拖累;

3)往后看,美国大选、蚂蚁金服上市等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最近出来的几份3季度报至少都没有让市场满意,北摩高科亚光科技,这两个票之前都谈过,紫光国微昨天披露了3季报,今天也跌停了,感觉直接带崩了国防军工和半导体芯片两个行业。

先说下紫光国微的情况。紫光国微(主要是深圳的一家子公司)和亚光科技、红相股份等都属于同一个赛道,都是做微波组件的(射频),用于导弹及卫星等领域,所以今年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景气度。

昨天出来的3季报中,对全年的业绩进行了指引:

直观的看这个数据也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看几份卖方的点评报告:

国金证券】由于公司给出了2020年的净利润预计,出于谨慎考虑,我们下调了公司2020年净利润至8.71亿元(-5.95%);

光大证券】根据公司全年业绩预告,我们下调紫光国微2020-2022年净利润为8.7、11.5、15.2亿元(前值为9.1、11.8、15.4亿元)

所以,我们理解前期公司给出的全年业绩指引是偏乐观的,然后导致市场有比较高的预期,然后这下适当的进行了下修,然后股价直接崩掉。

为什么市场对3季度如此敏感?一方面是部分上市公司今年以来涨幅巨大,而且部分公司机构资金介入较深,另一方面,3季报直接会影响市场对整个军工行业未来景气度的判断。

尤其是今年景气度较高的导弹板块,目前看起来几家公司的3季报都有些令市场失望,包括亚光科技、红相股份(尚可),以及航天电器大概率也不容乐观。但其实每家都有自身特殊情况,很多时候报表和实际景气度真的不是一回事。

往后怎么看?正好今天有几家卖方分析师过来交流,也咨询了下他们的看法:

1)短期看后续披露的3季报有没有起色,重点关注四大航空主机厂(航发、沈飞、飞机和中直),目前看沈飞应该不会令市场失望;

2)国防军工确实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目前我们也没法提供更多的能过放到台面上讲的数据或信息,一切只能等待财报数据的验证;

3)过了3季报之后,后续的验证就得等明年3-4月份的年报和1季报的验证了,这里的时间跨度会有点长,对乐观的来说是布局的时间,对悲观者来说就是煎熬的时间。

所以,这就是应对的问题了。今天又把9月16日的收评《国防军工收盘点评:Hard模式下,该如何应对?》拿出来翻了下,摘录当时谈的三点应对:

第一种应对,就是像我们一样,趴下装死,相信逻辑判断,坚持定投;

第二种应对,选择一些强势的个股,进行适当波段操作。这个难度就比较大。第一,要具备选股能力,这个可以关注近期比较强势的个股,大概率也是资金重点关注的标的;第二,要有一定的日内把握能力。

对于这两种应对,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控制好仓位,合意的仓位标准就是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不会影响到投资心态。

第三种应对,觉得目前的行情实在难以驾驭,适当的离场也是选项之一,等到右侧行情起来是再回来。

我们现在就选择第一种,前期暂定的每日定投今天又重启了[滴汗]


附中证国防指数成分股及相关指数产品

中证国防指数(399973)精选国防军工行业30家左右上市公司,以军工子行业细分龙头为主,能够全面刻画A股国防军工行业的表现。通过跟踪各子行业景气度的变化,定期对成分股进行适当调整,以期能够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为目前行业内较为有特色的军工行业指数。

中证国防指数编制思路及与同类国防军工指数差异比较感兴趣的球友也参阅《重磅!揭开中证国防指数(399973)的神秘面纱

我们有两只挂钩中证国防指数的产品,分别为鹏华中证国防指数(160630)以及国防ETF(512670),对应两种不同的交易形式。

1)鹏华中证国防指数(160630)

概况:截止2020年2季度的最新规模为65亿元,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较高;

投资:95%仓位投资于中证国防指数成分股,完全按照指数权重进行复制,基金净值表现与95%中证国防指数涨跌幅相当;

交易:需要开立基金账户,通过场外申购赎回来实现。

2)国防ETF(512670)

概况:最新规模为3亿元左右,近期日均成交金额维持在3000万左右;

投资:100%仓位投资于中证国防指数成分股,通过参与科创板打新等获得了超越中证国防指数的的收益;

投资:通过股票账户,在场内直接买入,类似于股票交易

 $中航沈飞(SH600760)$   $紫光国微(SZ002049)$   $军工ETF(SH512660)$   

全部讨论

2020-10-21 21:15

但是从行业比较的角度来说,军工依然有很大配置价值,光伏电动车预期特别满,医药消费的估值也是透支5年以上。顺周期板块考虑四季度经济复苏的斜率没有那么乐观。军工跟19年的半导体类似,预期其实不够,市场对军工的认识还属于炒主题、事件驱动的范畴,没明白未来三年是军工高度景气的三年。

2020-10-21 19:39

今天跌了,一下子就这么悲观了!飞机企业每周上7天班,一天上12个小时,有什么值得那么悲观?看看我们天上飞的军机,还是三代机为主,现在发动机国产了,整机自主可控,就是复制粘贴生产线的问题了

2020-10-21 21:04

其实这些芯片股跌也是有原因,华为在封杀前,已经备足18个月的库存,也就是说这类以华为供应链芯片公司业绩爆发是因为华为提前备货,接下来一年半可以不用了。

2020-10-21 20:08

今从基金多的战斗机跳下,补进了尚可的那个装死

2020-10-21 21:01

目前军工强势股业绩证伪不一定是坏事,之前大家都忙着撸20cm,现在进入短暂的业绩兑现期,布局的资金会重新分配筹码,主机厂商静待估值回归 $中航沈飞(SH600760)$ $中航飞机(SZ000768)$


顺便带带你们的臭弟弟$中直股份(SH600038)$

你说的这几点都是表面原因。
最核心的是流动性趋紧叠加高估值,让股权风险溢价回到了2018年1月低点水平,市场往下调整的风险较大。

2020-10-21 20:05

许多个股七月翻倍行情的,对于大资金来说利用波动把成本降到最低甚至负值是可以预期的,尤其是融资盘大的标的杀跌下来力量比较大,大资金顺带再收集一波筹码……

2020-10-21 19:06

今天做完了最后一笔t,躺平准备迎接暴跌了。
短线只能延缓亏钱的速度,却不能改变亏钱的趋势,心累。

反观宏达电子,前期管理层给的预期比较低,昨天出来一份相对“普通”的三季报,今天就大涨了,市场真是难以琢磨

2020-11-09 17:23

请问公司是行业龙头吗?市值小的原因?注册制大扩容,小市值股票被边缘化,资金抱团取暖以大为美,近两年民企市值飙升千亿、行业龙头大涨4~8倍:


如芯片龙头韦尔涨8倍2000亿市值、消费电子龙头立讯涨8倍4300亿、食品龙头海天涨4倍6000亿、医药龙头迈瑞涨4倍4800亿、白酒龙头汾酒涨7倍2000亿、新能车龙头比亚迪涨4倍5200亿、锂电池龙头宁德涨4倍6200亿、光伏龙头隆基涨6倍3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