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潮退识品牌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3


有时候三月也是残忍的季节。

无论在美股、港股或者大A股,最近正遭遇一轮极其猛烈的下跌。消费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同样市值大跌。

作为一级市场参与者,虽然没有直接的头寸在遭受二级市场的每日损失,但影响也是紧密相连。二级市场估值都跌成这样了,一级市场还能承受多高呢?美股市场与国内资产的上市通路,都正受到巨大的考验,最近中概股整体的大跌,据说总市值至少跌了一个中等国家的GDP那么多,某彩妆公司上市以来市值已经从高位跌了95%。香港市场估值低、流动性差且不说,最近在香港排队等着上的消费企业也为数不少,能否顺利发行本身都有很大的挑战。A股么,如果要准备IPO还是标准高的,何况上市企业奔着5000家去了,再过几年市场平均估值也是可能继续下行的。

不过这可能也是最好的时机。洗去铅华,回归本质。市值的波动、流量的波动、社会零售总额的波动、社会心理的波动,事实上提供了最好的观察窗口,帮助人们去识别哪些品牌、哪些团队、哪些企业,能够更贴近商业本质、有更好的应对波动的能力。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外还有更好的价格。

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我觉得可以把主动管理型的投资者再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重点考虑下个月或者下个季度,市场其他投资人可能会给标的公司怎样的估值水平,主要在于对估值趋势做判断,虽然也关心公司经营情况,但更重视其他投资人会对经营情况做出何种反馈,可称之为趋势型投资者。另一类投资者,则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公司持续经营的能力和业绩的研究与判断上,可能需要花更多力气去研究公司的团队、产品、竞争环境以及产业机遇等,可称之为经营型投资者。每家上市公司,同时拥有这两类投资者,通常而言,在恐慌性下跌的时候,趋势型投资者会推动股价下跌到超卖的水平,而经营型投资者看好公司同时觉得价格划算则出手购买,也可能买在左侧,买完之后股价继续下跌(比如芒格最近买阿里)。

不过,如果用一级市场基金通常的五到七年时间跨度来看,某个足够优秀的资产,在一段时间之内向下再波动20到30%,可能并不重要。只要你没有融资杠杆、同时不受制于短期业绩排名导致你丢掉位置,你投资的足够优秀的企业,在几年的时间内,迟早会赚更多的钱并回复到合理的估值,让你获得不错的收益。就像十年前买茅台的人一样。

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足够优秀的资产。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已经提供了远超一级市场投资所能获取到的信息强度,上市以来持续多年的运营,也提供了更长期的跨度来让投资者观察企业团队的经营表现。找到合适的品类,对品类发展趋势做中期判断,然后找到品类里头竞争位置最好的几个团队,理解他们的战略与策略,然后就等趋势型投资者把股价砸下来,在明显划算的价格水平,逐步建仓呗。消费产业,坡长雪厚,最适合这个策略。你很赞赏和钦佩的品牌,最近大跌到几年来少有的水平(受研究范围所限,我大概只识别到那么两三家),那就该是拿钱逐步进场的时候了。

如果对美股和港股,还有大国博弈方面的直接担忧,那也可以重点在A股去寻找合适的对象。至于大国博弈的波动,会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至少在消费产业,根本的驱动力就是人们的底层需求,可能影响是相对最小吧。还是那句,只要别借钱,波动不会导致投资者爆仓。包括对于优秀品牌来说,市值短期波动,只要企业账上有钱,其实也并不影响品牌的持续经营,至多要当心被敌意收购的可能性。逢低投资优秀团队优秀品牌,不用过于担心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震荡。我们要相信,虽然还有非常多的问题,但跟二十年前相比,中国整体的进步程度,与领先国家的差距是在缩小而不是扩大。

另一个难点是,如何找出优秀的企业和品牌。我觉得还是两者兼顾,一个看数据,一个聊战略。大家都在抓流量红利快增长的时候,难以识别;而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受到流量环境变化、社会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等影响,是很多品牌业绩大幅回落的时候,在这个时间窗口,如果还能在财务平衡基础上,实现不错的业绩,那就说明这个品牌和团队做的对的事比较多、处在的位置比较好。在更有挑战的环境下,品牌团队能够从容面对,管好现金流,平衡好产品开发、用户连接、品牌打造、内容体系、渠道铺设、团队建设等多个维度,当然就是了不起的,值得在下一个阶段取得更大的成就。作为消费产业一级市场参与者,今年就更应该投出更多的钱,花更多精力,去在关键时刻支持和陪伴优秀品牌团队。

概括来说,就这么几句。

股市大跌,是合理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大好机会。

流量波动,是观察谁最优秀的较佳时机。

今年是消费投资机构,积极投身参与的一年。

中长期而言,坚定看好中国,看好中国消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