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美股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A公司 B公司提供完全同质化的服务与产品,二者的业务规模非常接近,但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运营效率显著高于另一个公司,尤其是费用率的控制非常好,冗余员工也更少。
A公司的市值显然会大于B公司。
但是B公司的估值即pe,是要显著高于A公司的。即在美股市场对二者营收规模相近进行了市值上的补偿,类似在估值体系加入了市销率的概念。
类似的投资机会我们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可以得到验证,选择改进空间大却具备规模的企业股权后介入公司运营。
但是即使没有巴菲特介入公司运营,在成熟市场也对后者的股价进行了足够多的补偿。
回到目前持仓中:联通的估值应该高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蒙牛的估值应该高于伊利
由于我对消费极度空的态度,所以蒙牛没有进行重仓持有,我运算中不考虑估值的潜在回报联通更优,考虑估值的弹性蒙牛却还不错,但是这种消费弱贝塔的状态,估值的弹性又有些虚无缥缈。
我对互联网股票的看法:
目前我觉得将互联网股票完全理解为非总量逻辑票并不恰当,互联网行业可以理解为1.5-2倍社零增长规模的消费股,或者理解为相对传统行业的竞争优势型行业,在国民经济总盘子内部仍然有占比提升的空间,叠加了ai期权,而这个ai期权才是弱总量的。
所以互联网企业的回报率目前在能选择的ah资产里远好于大众品。
我对三进三出海油的解释:
我认为总量逻辑票到了必须卖出的时候,尽管海油是预期收益最高的恒生大票,我也只能在关键位置做套利交易,这个套利来自交易员的直觉跟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