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药(SH:600216)交流纪要20210620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4喜欢:9

 

嘉宾:浙江医药董秘叶总

Q&A:

1. 维生素价格趋势 2.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ARX788的临床设计及数据4.新码生物的平台优势及上市计划

要点:

►公司经营近况:

1.维生素A,E的价格预期今年三四季度保持平稳。

2.ARX788明年的9-10月份结束II/III期临床,年底申报上市。

2.奈诺沙星注射液争取近期获批,参加2021年的医保谈判。

►维生素价格趋势:

1.今年三季度价格大概率保持平稳。

2.巴斯夫生产线改造计划预计3-5年,DSM供应紧张。

►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1.奈诺沙星注射液目标销售额超10亿。

2.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集采影响销售额,中标与否都会考虑销售冲击。

►ARX788的临床设计及数据:

1.1.5mg/kg为保证安全性下的最高剂量。

2.今年三季度公布II/III期临床数据,明后年底申报生产。

3.浙江医药可获Ambrx海外产品上市收益分成。

►新码生物的平台优势及上市计划: 

1.体现市场价值,大幅提高新药开发成功率。

2.争取年底前完成B轮融资,明年底申报科创板IPO。

1.二季度经营业绩

维生素E价格二季度总体保持平稳,4月份有下降趋势,5月份回升,未来预期保持平稳,同样,维生素A价格也保持平稳,在350元/千克(50万单位),维生素E价格在70-80元/千克的水平,且今年公司维生素A,E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基本没有库存。原先每年8月份检修,计划这两个月赶制产品作为库存,现在存不下来,说明公司产销两旺,二季度业绩可期。目前来看,维生素A,E的价格预期今年三四季度保持平稳,巴斯夫对维生素的市场预期也较好,不太可能出现降价竞争,价格有望保持稳定。由于巴斯夫维生素E装置的改造,未来3~5年内,产能只有原先的一半,新生产方加入的可能性也小,因此未来两三年内维生素E价格大概率保持平稳,而且能特和DSM兼并后也明确表示会控制两边产能,因为其欧洲的生产装置是老的,所以维生素主要产品价格会保持平稳。另外,其他维生素,类维生素市场销售也较好,如β胡萝卜素,斑蝥黄素,维生素D3,所以维生素业绩相当漂亮。出口今年保持平稳,国内因为去年疫情下降,今年基本稳定。(更多交流纪要VX:ROWAMC001)

ARX788三期临床进展良好,截止上星期已达56家医院,入组160例病例,总共440例,完全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ARX788乳腺癌的入组,预计明年的9-10月份结束II/III期临床,明年年底就申报产品上市,目前疗效符合预期,ORR达到68%(1.5mg规格),而且三级以上副反应的发生率只有11.6%。胃癌临床也即将开始,各医院已开始准备,产品进展很好,CD70靶点的ARX305的药理实验进展顺利,今年下半年可提交IND注册申报,新码生物ARX788的研发进展也非常符合预期。

关于奈诺沙星及奈诺沙星苹果酸盐,
公司4月底和太景重签协议以后,已重新递交上市申请,有望在6月30号前拿到生产批文,参加国家医保的谈判。

Q&A

1.维生素E竞争格局

►Q:今年三季度维生素E会涨价吗?

大概率保持平稳,也存在涨价的可能性。一方面,格局上没有改变,市场缺货,不可能跌价,另外产能增加也较困难。

►Q:怎么看未来2-3年后,万华进入维生素领域?

1.万华可能会先做柠檬醛,但柠檬醛我们已经实现自产,不再外购,所以对公司维生素A的格局影响不大,主要对香精香料有一些冲击,而公司香精主要为自用,香料少量卖一点,所以这方面对公司无较大影响。

2.对于维生素A,他们可能会做一些技术准备,但是并没有看到有实质性行动的迹象,没有这方面的规划,至少两三年以后才能上市,所以一个是上项目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即使上项目两三年产品才能出来。

3.万华在大化工,大规模产品方面有优势,但在精细化工方面,比如维生素A和E的竞争力不一定很强。

►Q:巴斯夫目前维生素E的生产情况,是否完全停产以及预计复产时间?

没有完全停产,它的维生素E生产线经过一次次扩产,一开始规模不大。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它巴斯夫一直在扩产,装置布局不合理,装置非常老化,今年也不断的出事故,所以这次可能是下决心进行重大改造。改造期间,保留50%-60%的产能,空出的部分向DSM采购,因此DSM的产能比较紧张。巴斯夫的改造计划是三年,但是订单计划为5年,因此不排除延长至5年后改造完毕。(更多交流纪要VX:ROWAMC001)

►Q:未来2-3年,维生素E的格局?

万华做维生素E的可能性不大,现在来看主要是本公司和新和成。DSM的盈利依靠维生素A和E,而且兼并能特以后期望回本,因此稳定这两款产品价格的意愿强烈,从行动上也确实如此,而且由于巴斯夫向DSM订购的长单,实际上维生素E的产能不足,大部分长单为近期定下,原先并无规划,欧洲装置也很老,所以DSM产能放量的可能性不大,国内就看公司是否能和新和成达成默契,稳定价格。

2.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Q:奈诺沙星的销售规划,是否可以逐步替代左氧氟沙星?

医保大背景下,正在修订原先的销售规划,可能要等拿到批文后。从奈诺沙星胶囊的销售情况来看,达到原先预期,去年奈诺沙星胶囊销售额达6820万,业绩符合预期,今年有所增长,而且去年疫情期间评价很高,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所以对注射剂的信心很足。从对标药来看,莫西沙星在国内的销售额很高,50亿左右,当然不可能很快达到这个水平,还有进医保带来的降价因素,初步来看,第一个目标超过10亿,也存在不确定性。从国家进医保的形势来看,市场希望有一个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较为合适的新药,而且国家对新药也又一定的优惠,鼓励政策。

奈诺沙星不但是广谱,对耐药菌,MRSA也有效,但上量不会很快。

►Q:目前在销售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处于第5批集采,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

6月23号集采报名,目前还没拿到文号,虽然没有通过一次性评价,但从市场占有率,品牌来看,依然积极争取集采,因为现在通过集采的除了科伦,其他七家都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产能,布点未必满足需要,而且扬子江,双鹤都没有拿到一致性评价的批文,所以。大的企业是一家,另外三家大的企业都没拿到批文,而且现在左氧氟沙星全国用量非常大,一年三四亿,现有企业无法满足需求。假如拿不到集采,还是会生产销售一部分,前年销售12亿,去年8亿多,毛利贡献2亿左右,如果集采不了,这部分毛利就没有了。即使集采上,销售额不可能达到8亿,肯定大幅降价,两三亿左右,利润基本上没有。所以无论是否集采,只影响销售额,不影响利润。(更多交流纪要VX:ROWAMC001)

3.新码生物的平台优势及上市计划

►Q:基于公司ADC药物疗效以及副作用各方面都比较出色,公司ADC平台的特色之处?

1.ARX788临床效果确实很好,领先同类产品,和DS-8201相比,疗效更好,而且三级以上副作用发生率只有11.6%,远低于其55%左右的发生率,而且没有四级,五级的副作用。相对于同类ADC药物,只有ARX788做到定点偶联。抗体作为多肽,有多个氨基酸,在多肽上接小分子无法定点定量,而且接的不好会影响空间位置和靶向性。而ARX788每次接在抗体尾巴上,不会破坏空间位置,而且90%以上接2个,做到了定点定量,药物注射进血液后,到达肿瘤靶标位置后,非常稳定,小分子药物不会掉落,半衰期长达一周,小分子药物体内含量非常低,接近检测线,由抗体携带到达肿瘤部位,消灭毒素,所以副作用非常小,反之做不到定点定量,进入血液后,小分子药物掉落就会产生毒性和相应副作用。

2.公司利用平台开发一些药物,CD70靶点的ARX305和皮质化的白介素2,原先没有皮质化的白介素可能进入人体十几分钟就代谢了,注射很频繁,副作用很大,浓度忽高忽低,而这款产品释放就很平稳,效果非常好,我们可以跟其他的控制模块引用,它本身就是这种动物系列看到效果出来也是非常好,后面也有4个产品在做,实质是通过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成为上了一个台阶的创新药,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安全性高,成功率相较于完全创新开发更高。

3.新码生物这个平台体现市场价值,大幅提高新药开发成功率。

►Q:新码生物未来上市的计划?

今年3月份完成A轮融资,募集资金4.15亿,争取年底前完成B轮融资,目标估值32亿,目标融资8亿。A轮融资主要的资金用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ARX788乳腺癌和胃癌的临床研究,另一个是CD70靶点的ARX305临床研究,B轮融资主要用于建设ADC药物的生产线,后面还有第3,4个产品的临床学研究。新码生物规划为独立子公司,融资后优先科创板上市,也不排除香港上市,计划明年下半年III期临床九,十月份结束后,提交科创板IPO,略早于申报生产(明年12月份)了,科创板上市审批预计6-8月,和产品上市时间差不多,2023年6月左右或者三季度。(更多交流纪要VX:ROWAMC001)

►Q:B轮融资8亿后,公司持股比例会降到多少?IPO后公司保留多少股权?

目前浙江医药占股54%,新码团队占10%多,浙江医药团队,高管占10%多,算作一致行动人,实际公司持股占70%以上,A轮融资部分占22%。B轮融资后公司名义持股占比35%-40%,占算上一致行动人,公司依然具有控制权。

►Q:新码生物产品上市后的销售计划?

1.临床布点,全国有56家医院在做,已考虑全国的市场布局。

2.组建肿瘤药物销售团队,可利用浙江医药现销售力量。

3.大规模宣传推广,通过大医院带动其他三甲医院,逐步覆盖中小医院,只有产品本身疗效好,预计推广难度不大。

4.ARX788的临床设计及数据

►Q:为什么I期临床ARX788的最高剂量选择1.6mg,II/III期临床的剂量以及入组病人的基线,在定量前还是后?

目前乳腺癌用量1.5mg/kg,胃癌1.7mg/kg,剂量从0.33,0.66,0.88,1.1,1.3到1.5, 1.1开始做了十几例病人,1.3也是十几例,1.5做了二十几例,所以定下来乳腺癌是1.5mg/kg,实验过程中发现胃癌病人内缩性现象更好,所以定在1.7mg/kg,不往上做的原因是:1.从临床效果来看,0.88-1.1的量效关系增长明显,但1.1~1.3,1.3~1.5的量效关系的增长不是很明显,我们认为再往上涨,疗效提高有限,副作用增加,所以剂量定在1.5mg/kg;2.我们在澳洲是做过一次临床,做过1.8,2.3,2.8,到2.3明显就产生副作用(三针以后,两三个月后),2.8是明显不行的。

一般新药基本只能用两线病人,一线病人可能性不大,临床I期3,4,5,6线病人都有做,无效的病人都用了,当时犯病无效的,对我们来说也有效。

►Q:对比 DS8201 II期临床的数据,184个病例的ORR是60.9%,6%为Cr(完全缓解),54.9%为PR(部分缓解),而ARX788目前临床I期数据,1.5mg的ORR为68.4%,这其中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比例?以及肿瘤的缩小范围?

根据I/II/III期临床入组病例的统计结果,1.5mg用量的CR和PR都高于DS8201,但从0.3mg算起的平均值低于DS8201。

►Q:剂量在爬坡中,如果病人没有完全缓解,为何没有增加剂量,直到完全缓解?

一般病人用的剂量是确定的,高剂量没做过,监管上不允许,抗肿瘤药物都是能做多高做多高,1.5mg是在保证安全性下的最高剂量。

►Q:Ambrx海外临床和浙江医药的关系以及海外部分如何产生收益?

Ambrx转让中国区的权益给浙江医药,没收转让费,但浙江医药上市以后,百分之几的利润要分给Ambrx。美国的权益给了公司,因为当时Ambrx在美国I期临床时,浙江医药出资200万美元,如果做完临床前出售给别的公司,要分利润和浙江医药,比例较高,一次性买断;如果实现产品开发上市,每年分10%利润给浙江医药,上周Ambrx已在美国上市,融资1.75亿美元。(更多交流纪要VX:ROWAMC001)

►Q:ARX788的II/III期临床数据预计今年何时公布,申报上市的时间?

计划今年9,10月份做中期总结,公布II/III期临床数据,明年9,10月份完成II/III期临床,明年年底申报生产(乳腺癌),后年下半年申报生产(胃癌)。

►Q:有无别的方法加快上市节奏?

可能性不大,产品上市既要考虑速度,也考虑产品推广,若无患者信任的临床数据,不利于推广,目前安排已很紧凑,符合IND的要求,也得到完整的可信数据。而且产品不仅要上市,还要和其他产品竞争,基于临床效果和副作用。

►Q:ARX788的I期临床中病例的最长生存期?未来的PFS(无进展生存期)大概多少?

500多天,而且还在用药,肿瘤处于稳定状态,没有进展。DS8201的PFS是9.4个月,有信心与之竞争。

全部讨论

2021-12-18 09:47

复习复习

#浙江医药# #科伦药业# #荣昌生物#
看着挺好的数据,怎么不去申请关键2期上市,而走百奥泰的路线做3期对照呢

2021-06-26 09:03

近期主力资金刻意打压,蓄意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