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逆变器会议交流20210525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8

 


一、IHS:胡丹

1、需求展望:

碳排放:全球130个国家/经济体宣布0碳、低碳目标,占全球碳排放的67%,其他的主要俄罗斯、印度、印尼还没有宣布目标;

我国碳排放:19年电力占接近40%,其他包括工业、交通、建筑等;新能源和储能起到决定作用;其他行业电器化也是一个趋势;

2021年光伏市场:2021年最新预期较乐观达到180GW,这里面也会有些不确定因素。不同市场的驱动因素不同,对逆变器厂商也带来不同机遇,大型项目集中于中东、拉美、印度等新兴市场/光照好市场,发达国家欧洲、日本、韩国等商户用比例比较高;

2021年成长主要来自亚太区,我们国家装机增长很多,印度4月份之后取消关税本来是我们出口的抢装好机会,但是没想到5月疫情爆发,所以存在了些不确定性;

分国家来看:中国前端时间的政策对需求有保障,60GW实现的可能性比较高,而且60GW的预期中户用只有10GW,所以实现60GW的目标概率比较大;欧洲现在有些区域有些疫情,经济复苏之后贸易的恢复需要时间,还面临高价格,所以有些地面项目可能有些延期,有点不确定性;美国市场对价格敏感性不高,不确定性不太大;印度风险较大,并且处于较低价格区间;印度和欧洲是今年需求预测中2个比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2、产业链:光伏产业链靠的是提升性价比

度电成本:新能源(光伏、海上风电等)的度电成本已经开始和煤电燃气成本接近;降度电成本的核心就是下降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两个手段;

效率:功率档快速提升摊薄系统成本;全球组件成本快速下降,10年下降了90%

降本:降低制造成本。

价格:今年硅料价格已经回到接近12年,海外价格也在上涨;今年硅料持续上涨到目前已经价格很高,前期国家约谈了大宗,不知道后面会不会约谈硅料等其他行业,但是快速上涨到接近200,后续如果继续上涨对于组件成本的压力会明显增大,可能后续上涨速度会放缓,但是会维持在高位;

需求:大型国企今年下调了收益率预期,为完成目标做出努力;即使降到5-6个点收益率,在全球来看收益率还是很高的,当然我们的利率会高一些,不过目前国进民退的趋势非常明显,不排除未来维持在这个收益率水平;

3、逆变器:

分类:离网、微逆、单相、三相低功率/高功率等,如果按照功率去分种类就更多;

技术提升:提升产品效率、增加功率、降低系统成本;

电压:电压等级提升,特别是对大商业及地面大项目来说,促进了光伏度电成本下降;预计2024年预计1500V产品占比超过70%;

容配比:更高容配比、更大电流;

组件要求:大功率、双面化趋势对逆变器提出更高适配性要求,实现最优化MPPTs;

逆变器出海:逆变器出海比组件稍慢,大家发现渠道建设对市占率提升明显;这两年大家看到产品认证、效率提升等趋势都很明显,在某些区域可能价格战是主要手段,但是在有些市场还是有些壁垒的;

早期逆变器的竞争以渠道和大型招标为主,我们国家企业有点劣势,例如澳洲、韩国对于产品质量要求很高,这种市场就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能替代掉别的对手,但是现在趋势还是比较好的;另外还要满足各地市场不同的需求,逆变器的要求可能有些区别,所以会相比组件呈现出更分散的格局。

二、上能电气

1、近期招标:

集中&组串:国企大型地面招标中,集中30%,组串70%,过去是公司和阳光会分这30%左右的集中式,但是在最近看到中广核、中核汇能的集采,我们组串式开始中标,进入了70%的组串式市场;

今年的招标感觉比上半年会晚一点,硅料涨价招投标往后延了1、2个月,5、6月份央企才开始招投标,目前就是华电、中广核、大唐国企、中核汇能,其中华电主要是阳光华为,大唐中标的主要是集中式,中核汇能集中式第一,组串式1个标第一,1个第二;大型国企招投标总体阳光、华为、上能占比很高;地面电站经过10几年发展,洗牌洗了很多轮,而分布式的洗牌并不是很多,还是比较分散的;

大型电站集采,一方面是品牌,另一方面是技术选择,第三是价格等评标因素等等;

品牌差异:核心逆变器厂商,在细分市场上各有擅长,例如锦浪固德威从海外小型产品做起来的,他的产品定位偏向户用分布式,网络以分销模式为主,阳光、华为、上能以大客户销售为主;技术上华为是组串式做地面电站,阳光和上能以集中式起步,再切入组串式;

2、产品:

产品:目前也成立了工商业分布式、户用研发团队,后续可能会有相关产品;

产能:无锡10GW+印度3GW;新建产能今年6月份宁夏10GW会逐渐释放;另外募集资金无锡也会增加3GW左右产能;第三印度也在寻找厂房租赁,可能会吧3GW提高到6GW;

原材料芯片:涨价、供应量等因素,除了极个别企业外,其他企业不存在芯片制裁问题,芯片短缺问题会用半年左右做库存,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是对户用工商业来说影响可能大些;价格的影响也不是特别明显,最近招投标逆变器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趋势;

3、海外市场:

印度:中国企业如果在当地没有布局的话很难进去,目前在印度订单量已经超过去年订单;去年下半年开始对逆变器征收20%关税,在印度设厂的中国企业只有我们和阳光;另外印度前几年品牌以海外品牌如SMA等为主;印度整体装机量在增加,公司在印度占比在增加,印度量会大量提升;

其他市场:未来几年地面比分布式大概7:3,中国未来也是这个趋势,在地面电站里中国印度东南亚公司只占到全球50%,公司主要在这50%中,而剩下50%如欧洲中东在积极布局,

今年在欧洲、中东成立本地化销售团队;

4、储能:

18年成立事业部,今年销售仍然会达到2-3倍的收入增长,主要以储能变流器销售为主,也参与一些电池集成销售工作,面向电源侧、电网侧,除了户用都有布局;

储能未来发展主要以电源侧为主,包括风光配储能;

光伏原来调峰调频原来主要靠火电,甚至水电,过去新能源占比低火电水电可以满足,但是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占比提升,火电占比下降,储能未来空间会非常大,主要方向就是电化学储能;

5、电能质量治理:

17年接入,之前主要面向系统集成商做模块贴牌,去年开始参与一些直销工作,包括光伏、半导体、轨道交通等布局一些直销业务;

三、英飞凌IGBT专家:

1、需求:

行业增长:最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增长,工业领域属于稳健需求,增量来自新基建、新能源发电,电网;轨交是优势领域;又分为低压、中亚、高压领域;

市场规模:分离器件13.1亿美元,模块32.5亿美元,主要来自工业和汽车;

发展方向: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

短缺问题:英飞凌在奥地利新建了个工厂,2022年初释放产能;公司主要保证大客户,大客户占比估计接近6成;供应链紧张一方面有疫情原因,另一方面制裁华为之后,其他企业都会加强备货;

2、行业壁垒:经验积累

主要考虑参数:电压电流、机械参数、拓扑等可靠性;

第七代IGBT:为电机驱动类应用优化,包括减少功率器件损耗,过载条件温度175度结温等等,无论是单管还是集成,都是发展到高电流密度、低阻抗;光伏用的实际相当于4-5代技术;

成本:功率密度提升之后,成本会下降,预计每年下降5%

碳化硅:碳化硅是用MOS电压来开关的,传统的是用机械的开关,技术发展损耗做的很小,说着功率密度上来的话,碳化硅的体积可能会明显减少;

碳化硅在光伏领域主要是碳化硅二极管替代一个FRD的使用;进程的话客户每家都不大一样,但是这是个趋势;碳化硅现在还存在成本问题,有些供应商也不是特别成熟,预计可能要到2025年;

价格:单管主要是小功率的生产,单价也就在10块左右,而碳化硅的单管20-27;模块100KW以内的价格在200-400, 100KW以上的会成倍增加,650V的车用的大概要1000多块钱,因为越大电压应用场景也不同,比如轨交功率就很高,拓扑结构就不一样,里面用到的芯片种类及数量都不同,大功率其实是一个系统;

模组毛利率更高,单管用在家用变频、家电上面这些,用量很大但利润率并不是很好,所以更愿意去保障模块的生产;

3、竞争格局:

德国:强大汽车工业宝马奥迪奔驰,有了功率半导体最强的英飞凌、ABB、意法等;

日本:家电产业的发达,催生了三菱电机,富士电机和罗姆在消费电子的日系功率半导体;

中国:高铁IGBT率先突破,因为中国高铁里程数全球第一,庞大内养需市场,中车时代半

导体才在英国技术上迅速实现国产替代。同样依托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半导体的

产品设计可以直接匹配比亚迪汽车对动力系统性能的要求;

IGBT市占率:英飞凌单管32.5%,模组35.6%;

华为:去年备了些货,今年也在逐渐恢复,目前供应是有一些问题;他们自研面临生产线、供应链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实现;碳化硅二极管是想找三安做代工,但是三安的良率并不高大概只有70%;

4、国产替代:

2015 年以来,我国 IGBT 自给率超过 10%并逐渐增长,预测 2020
年自给率将从 2015 年的 10.1%提升至 18.4%,预计 2024 年我国 IGBT 行业产量将达到 0.78 亿只,
需求量约为 1.96 亿只,自给率达到 40%。

四、锦浪科技

1、产品:

组串在分布式市场应用的比较多一些,包括户用与工商业,全球分布式中国比较晚,但是增速比较快,海外是先发展起来的,锦浪起家在海外,2014年布局回国内,国内国外两步走,2014年确定全球化均衡布局,跟全球市场分布相吻合,组串单W价格有点贵,当时地面电站集中式比较多,对于成本能够覆盖的地面电站也会用到组串式;公司以分布式为主,地面占比还是占比个位数,未来希望更加均衡发展;户用这几年装机量爆发比较大,希望在这个环节占据更大的市占,以建立公司的品牌渠道优势;地面营销方面,国内国进民退趋势明确,国内主要跟国企打交道,投资周期也会加长,地面客户点对点更多一些,与过去点对面有所区别;

微逆:从技术角度,功率更小,主要应用在美国,系统比较小一些,但是微逆单W成本也会比较贵,组串目前还是主流产品,微逆还是很小的部分;

2、供需:

供不应求格局:需求端,海外今年特别爆发的市场是没有的,更多是匀速快速的上升,海外也是分成户用、工商业、地面,海外地面项目也有延缓的情况出现,往年地面项目会比上半年大,是历史现象;国内户用一季度会比较淡,但是今年淡季不淡,一季度在补贴没有下来的情况下安装热情还是很高,户用收益率不错,在金融介入情况下资金链打通,装机量增长很快,在原材料保障情况下户用今年做个15-20GW是没问题的,是超预期的;工商业比较平稳;地面整体对上游涨价感受非常明显,所以有延缓建设的情况;

市占率:2019年3、4个点,2020年前三季度6、7个点,提升空间很大;海外的替代会多一些;十大榜单里面中国逆变器身影会越来越多,份额也会越来越大;

3、成本毛利:

原材料:

目前不仅芯片,大宗物料、电感等都比较紧张,锦浪从3、4年前就注重关键元器件的备库存战略布局,募投厂房还没有建成,6月份产能会逐步释放,现阶段原材料紧张供货比较缓一点,但是目前最紧张的还是产品的问题;

公司核心原材料还是以进口为主,国产有些优秀企业,比如斯达等,公司与国内企业有科研合作,技术也是很好的,但是缺少一点终端应用可靠性的验证;锦浪在寿命上风控比较严格,使用也比较谨慎,希望多跑一些年,质量获得长时间认证才会大规模应用;电容、继电器我们也会考虑德国、日本进口为主;大宗物料,例如结构件铜材铝材等等,会有当地取材;

毛利率:公司毛利率稳定在30-33%区间,即使涨价都会基于毛利率稳定的前提,电力电子30%的毛利率相对比较健康,每个公司产品结构区别,产品毛利率可能会有差别;

按照电力电子产品,每年通过技术迭代成本下降10个点左右还是可以努力的;

4、逆变器核心竞争力:

 

华为进入逆变器专注于做组串,阳光也一直有做组串,公司与这两家一直都是在充分竞争;产品竞争力分为4个部分,1是性能,包括效率等参数,2是可靠性竞争力,包括寿命、跨区域认证、品质质量等,3是功能差异,逆变器作为光伏大脑控件,包括组件PID修复、匹配大电流、夜间修复功能等,甚至储能与充放电配合、电网调控、高电压穿越,这些功能都要集中在逆变器上,4是价格,在前3点都具有竞争力的情况下价格也可以看做优势;以上4点是产品综合竞争力;

研发:研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每年升级每2年迭代,公司研发人员300多位,公司重视人才;迭代方面从0代到5代,明年可能会发布第6代;

5、储能:

锦浪在储能方面专注电子电力,即储能逆变器,在布局方面做了5、6年积累,随着市场爆发呈现快速增长,去年营收3700万,今年Q1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锦浪逆变器主要是户储,欧洲、澳洲、美国、东南亚等等都是公司传统优势市场,今年可能会在日韩做一些布局;国内户储目前还不具备成本优势,国内户用电价很低。

五、阳光充电事业部:

1、阳光乐充:

概况:去年成立,充电业务阳光之前酝酿很久,去年正式成立事业部;阳光乐充与集团光储实现无缝生态对接,打造光储充一体解决方案;

产品:集成充电桩、交流桩、直流桩、管理平台等;

120KW集成桩:去年发布,与市场产品有区别;最大创新是无模块化设计,集成功率变化和控制,20年寿命,低维护成本;散热风道独立设计,电气部分全部密封隔离污染物;最终具有长寿命、高效率、低噪音、外观具有科技感等优势;热设计方面也有非常精确的仿真,每个点发多少热,怎么导出,是一个非常详细复杂的模型;

光储充解决方案:新能源车用上新能源电力

方案优势:光伏发电,供充电桩使用;多余电量存入储能,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

目标:今年目标做到行业第一梯队;公司领导对于这块业务几年发展期望值很高;

研发:有2个基地,一个是合肥总部,一个是深圳基地;后续深圳是公司发展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很多部门都会在深圳组件团队;

2、格局:

交流桩量比较大,量是直流桩的4倍左右,但是价值量相比直流桩非常低;公司主要的技术研发是为了解决行业痛点,直流桩的可靠性非常差,这是公司最大的立足点;公司的集成装可以大幅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所以价格即使上浮30-50%,客户依然可以接受;

直流桩大概可以分为做模块的,做集成的,全做的企业也有但是不算太多,很多是分开做的,目前这么多竞争对手,还是需要更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公司希望进入这个行业可以引领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性能、可靠性、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上做上去;

客户:

几大运营商、公交等系统。国网下面有一些关联企业,每家分到的也并不多,所以国网不是大部分企业的目标客户。

3、光储充整体,以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大型充电站总的配电量不一定够,需要光、储补充,EMS就需要计算在不同时期存储多少电,再把预测(天气、用电量)等集成进去,确保可控度,相当于大脑;

光储充结合: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光储充,多数都是几种产品的组合,而我们的系统管理,要将整个能源效率最大化,是可以更好的有机结合的,整个体系有设计,也经过完善测试,阳光有检测中心检测能力非常强大;另外对于安全等一些指标考虑就会更加的完善;

碳化硅应用:充电桩碳化硅的MOS管很早就在用了,逆变器也是有些项目在应用。

六、固德威

1、基本情况:

(1)逆变器:围绕逆变器及相关业务,营业额占比80%以上,逆变器70%境外销售,20%多是境内,欧洲澳洲是公司强势区域,东南亚等地区也都有重要布局;今年比较看重美国市场,另外东南亚韩国等市场也比较看重;

(2)第二块业务是储能业务,布局多年,品牌市场取得先发优势,发展前景巨大,聚焦海外户用市场,储能市场战线很长,发电侧暂时没有涉及,会保持关注;去年到今年Q1营业额占比10%多一点,未来进一步提升储能业务占比;

储能产品丰富,有10几款产品,商业模式会进一步升级,之前主要销售单机产品,顺应需求变化,还是很多需求需要提供解决方案,以节约安装成本、运营维护等;储能产能目前比较小,只做到PACK,另外EMS、BMS也会自主设计;

(3)电力交易:未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深入,电力交易业务空间很大,处于前期布局阶段,短期不会贡献业绩。

2、逆变器:

地面电站大机型:100K以上、200K以上都有产品,在国内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区都有一些电站项目,拿出一部分容量来示范,也在跑些项目有所突破,成立了专门的电站事业部;规模现在还不太好说,前期工作有一些进展;另外前期和陕西机电股份有所合作,公众号上有公布,联合起来做相关工作;不是我们主战场但是有信心会有所突破;

原材料:4月份以来供应日趋紧张,我们这边主要用到IGBT和芯片,这两个本质是同一个问题,半导体晶圆比较紧张,需求上除了光伏还有新能源车和通信,另外还有些中间商囤货加剧了紧张氛围,下半年可能会有所缓解,但是目前紧张也是集中在小功率的单管产品上,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很大,5、6月份是比较紧张时期,下半年缓解,是个短期扰动因素;

单管即使供给比较短缺,也不会放弃国内只选择海外,困难也会保自己的市场;

涨价:4月中旬有一次涨价,主要针对国内个别型号,并不是全线涨价;我们总体对涨价比较克制,比较看重长远合作;2季度以来成本端有些压力,无论是IGBT和芯片,还是大宗,涨价对盈利能力可以有一定传导,成本总体在可控范围内;

境外销售团队:都是本土化销售团队,有100人左右,不同市场会有不同布局,欧洲澳洲强势区域布局蛮大,欧洲在德国有个总部,有个总裁负责欧洲区域,侧重点在海外销售服务方面,除了法国英国,其他地区市占率都很高,户用在20-30%市占率左右不等,英国也已经有接入;澳洲应用场景也是非常不错,设立了澳洲子公司,有10来个人,联合分销商资源共同进行一些技术营销工作;巩固好两大优势区域是很有信心的;

新兴市场大的思路延续欧洲澳洲思路,美国前期工作做了2年左右,产品认证完成,团队在搭建过程中,未来有信心可以参与到市场当中;美国市场门槛比较高,容量和价格都很好,但是户用领域缺少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产品去支撑这个市场,美国本土产品价格太高,有信心突破这个市场,策略是储能先行;渠道上计划双品牌策略,自有品牌固德威定位中高端,和GE也有合作,会定位于更高端,两个品牌分层运作,有信心突破这个市场;专利保护找到了当地一些合作伙伴,通过合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去年该完成的认证递延到今年,团队也在逐步扩张中,日本门槛也是非常高,最难进的市场,一旦突破发展也会很好,日本以本土厂商为主,很少有外资,美日两个市场是储能的重中之重;

美国产品策略以优化器为主,有些合作伙伴,暂时没有微逆产品,微逆的优势可能是阻断式关断;

渠道策略:头部、长期合作的策略,只有长远供应才能形成更稳定的商业关系;如果只看短期盈利不一定会关系稳固,所以公司更看重质量,很多区域客户都很靠前,如信用、合作关系等,好的分销渠道很多也是全球化的,合作关系可以带到一些新的市场;我们行业本身是轻资产行业,对供应链管理、客户合作程度是很重要的,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售后响应都需要时间,与客户粘性是逐渐显现出来的,是有先发优势的;

个别分销商也不一定会只卖一家,也会分成高中低等层次,一个层次很多只会选择1家,那么在同一层面可能确实会面临竞争,包括性能、价格等,巴西印度南非这样的区域可能价格比较重要,但是大部分地区不是价格就能抢走的,跟大家初始合作等因素都有关,如果只看价格就被抢走的客户,可能也不是认为公司很好的优质客户;

毛利率:境内20%以上,境外40%以上,高的甚至接近50%;海外降价抢市场并不是每个市场都适用的,价格敏感度高的可能可以降价抢些市场,但是欧美日这样的市场降价并不是有效手段;

3、储能:

储能产品:主要按照并网、离网,电池高压、低压,耦合方式的几种角度去划分产品种类。

全部讨论

2021-05-27 16:47

逆变器领域别的企业都会说到阳光如何,华为如何。阳光和华为不需要说其他企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