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志科技(SZ:300458)调研纪要20210420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13喜欢:23

 


时间: 2021 年 4 月 20 日

地点: 全志科技(珠海)

人员: 董秘蔡总

一、 参观公司展厅

公司产品主要包含 AIOT 智能终端, 车载芯片, OTT、 平板电脑等。 其中 AIOT 智能终端的收入份额占到 40%, 也是董秘提及最多的方向。

二、 公司交流环节

Q: 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情况

A: 全志科技为石头提供传感器芯片, 主控芯片等产品。 石头的产品大部分用的是全志科技的方案, 而科沃斯主要用高通的方案, 在扫地机器人领域, 分为两个派别小米派和科沃斯派,全志科技是小米派的, 全智科技占据过半的市场份额。

Q: 设计架构? 和平头哥合作的 Risk-V 的战略意义?

RISC-V 的 13 席席位有 5 席都是中国人, 是中国自己的标准。 Risc-V 架构围绕 AIOT 做架构设计, 开放性很强, 可以外挂各个模块, 其实是最适合在 AIOT 领域用的架构, 爆发力和成长性很强。 但目前仍然在发展的早起阶段, 生态还有赖于大家一起去推动。 三年硬件, 三年软件, 三年生态, 目前硬件和平头哥的合作只有全志科技, 等全志帮平头哥把硬件推开了,就会有不断的软件方案供应商建立软件生态, 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 大家认为 Risk-V是低级的架构, 是 ARM 的低端替代品, 但其实并不是。 价格比 ARM 便宜也是事实。

RISC-V 现在在安卓系统上的应用不是很匹配。 Risc-V 是公司和平头哥一起合作开发的, 平头哥也会根据公司的需求和意见来修改内核, 这是相对 ARM、 X86 等做不到的地方。 全志会把一些原有用 ARM 的产品一部分替换成 RISC-V, 公司 RISC-V 的产品测试都完成了,在几个月后会逐步推出, 定价会更具性价比。 全志作为首家合作, 有先发优势, 生态铺的更全更广

Q: 公司车规级芯片的制程级别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目前主用 28nm 制程的芯片, 有使用更高制程的打算, 目前规划到最高是 12nm, 主要应用到 level3 及以下的级别, 通过高制程的车规级芯片来打造一整套的质量体系, 未来在这一套质量体系的前提下来快速完成 AIOT 的高制程芯片制造

Q: 智能家居市场的情况

智能家电领域, 过往几年跟几个大客户(美的、 格力、 海尔、 小米等) 已经把市场上见得到的常见的家电品类都开发过一遍了, 现在任何一款产品过来想做智能交互, 一整套方案只需要三个星期就能出来, 因为都已经开放过一遍, 系统和芯片之间的模糊花了几年已经都磨合好了全年家电出货量 4-5 亿台, 现在智能化的渗透率 1%, 几百万台, 未来的渗透率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去年全志科技家电产品过百万台的出货量, 单台多的 3-4 颗芯片, 单台的价值量在 3.1 美金左右。

家电行业会标准化, 因为家电每个节点要联通, 倾向于整一套标准化, 比如智能音箱用了全志的东西, 这个品牌其他的智能化产品也会选择全志的, 从这个角度看全志在家电领域的粘性会比较好, 因为要反复测试两三年才会选择一家芯片供应, 只要产品不出问题, 一般不会换, 因为换的成本太高

Q: 有关于产能的问题

代工厂在产能选择上会有自己的考虑, 优先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客户, 也就是出货量比较大的客户, 手机>AIOT>车规>其他(驱动芯片等) , AIOT 是有战略意义的方向, 代工厂会保证这块的产能, 至少不会砍掉。 与代工厂的产能有一个保底的供应量, 能保证存量的产能, 一季度的业绩增长主要是增量增长的原因缺货的问题现在主要是晶圆比较缺, AIOT 需求爆发得很快, 很全面, 希望能从手机那里面切到一些产能, 但手机产能也希望能切到一些 AIOT 的产能, 整个产能还是比较紧缺, 预计会持续到年底。

市场需求的情况, 如果市场需要 10 颗芯片, 全志科技大概能供货 6-7 颗, 还有 3-4 颗的供应缺口, 因此现在是一个卖方市场, 现在是供应商挑客户, 看谁家的出货量大, 优先保证谁的产能。

Q: 提价的情况, 能不能传导?

上游的提价能完全传导下去, 只是不会过多提价, 导致客户的压力过大, 会等比例适当增加一些的提价, 毛利率会稳中稍微有一点提升。

毛利 30%+, 营业收入的的增长来自于各条产品线的共振的结果, 下游 AIOT 的爆发点会很多, 现在是赚缺产能的钱, 未来产能上来了, 赚的就是生态成长的钱, 现在是供应商挑客户,跟有战略意义的客户共同成长, 如果客户产品没有竞争力, 价格传递不到 C 端, 就会放弃这类客户, 要找对下游有议价能力的客户

Q: 车规芯片的情况?

和华为有一些合作, 因为全志在后装市场占比很高, 所以华为如果希望在后装市场打开市场与全志合作是比较明朗的走势。

单车的价值量 10 美金。

现在主要跟传统汽车厂商合作多, 几乎没有和造车新势力合作, 因为造车新势力喜欢拿现成的东西, 不愿意等, 这一部分的市场基本都让高通占了, 因为高通的方案拿来就能用。 传统车企用的大部分也是高通的, 但当中美关系紧张了, 传统车企给了全志这样的企业去渗透汽车前装市场的机会, 一部分的芯片份额分给了国内厂商, 传统车企用了之后发现还不错, 所以传统车企会倾向用国内的产品, 这个过程中, 通过传统车企的使用反馈不断迭代完善产品,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前装卖了百万辆车, 一个亿的营业收入, 在国内渗透率不到 5%, 同时前装进程会比较慢。目前基本是 28nm 制程, 但全行业的成本最优点会往 22nm 迁移, 全志的重心也会往 22nm走, 当成本最优点再往前移的时候, 全志也会跟随移动, 以后会往 12nm 走。

现在在和一些合资品牌在谈合作, 有一些已经在验证期了

Q: 华为海思退出 OTT 和安防市场带来的机会

海思的退出会导致 OTT 和安防市场格局会重新进行洗牌, 第一批受益的是台湾的企业, 国内最受益的晶晨, 因为晶晨把海思以前集采招标的份额拿过来, 全志没有做集采招标的市场,只在做公开市场, 大部分份额做的国外市场(亚非拉地区的更新换代)

Q: 下游各个市场的规模测算?

未来三年能摸到的市场在 50 亿规模左右。 目前国内前十的门槛是 48 亿的收入级别, 是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

Q : 一季度的业绩情况, 全年的指引?

一季度 5 亿的收入, 全年可线性外推, 因为一季度已经把能用的产能都用上去了。 下面如果还有增速, 就是来自涨价, 或者能抢到更多的产能, 如果产能充裕, 赚产能的钱, 如果产能继续紧缺, 赚涨价的钱。

Q: 全志控股的几个股权投资基金有什么作用

根据市场的需求, 会投一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 比如中芯国际的战略定增, 下游应用模组、算法的一些公司, 会给公司带来技术上的提升, 客户体量的增长。

Q: 营收结构受大客户依赖影响大吗

现在公司的收入结构比较合理, 刨去大客户之后的长尾客户也占了 50%

Q: 公司的账期情况

公司几乎不放账, 几乎没有什么应收账款, 而且行业内做的好的也都是不放账的, 例外来自于下游某家厂商突然倒闭以及一些布局一些新领域的时候会放一些账

Q: 研发投入方向

一、 自研 IP 模组: 最重要, 投入最多, 是核心竞争力; 二、 芯片集成的研发; 三、 对客户

方案的研究开发

全部讨论

2021-05-22 02:43

这调研纪要明显是假的,除了这个雪球,你在其他地方能找到这篇纪要吗

2021-05-15 14:31

一季度 5 亿的收入,全年可线性外推,因为一季度已经把能用的产能都用上去了。下面如果还有增速, 就是来自涨价,或者能抢到更多的产能,如果产能充裕,赚产能的钱,如果产能继续紧缺,赚涨价的钱。

2021-05-01 00:06

又看了一遍,非常好。小牛魔王正在孕育中。今年营收20亿保底确定,如果产能继续紧缺, 赚涨价的钱确定。三年50 亿营收达标应该不是充门面的话,就一个指标就够了,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渗透率 现在仅为1%。
老表们,利润10-20亿又恰巧遇到股市涨潮时,市值给多少?

2021-04-30 14:48

目前国内前十的门槛是 48 亿的收入级别。就是中国十大半导体公司

2021-04-30 13:33

说得这么好,市场又不买单

2021-11-10 21:43

$全志科技(SZ300458)$
公司2023年收入目标50亿,按2021年21亿则未来两年年复合增速5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