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反转,A股最强“国产奔驰”,没有之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3喜欢:26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马克思有一段名言:“牢记万物皆有周期是至关重要的,我敢肯定的东西不多,但以下这句话千真万确:周期永远胜在最后。”

反映到周期性行业上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随着经济周期,行业内的公司盈利呈现忽高忽低的周期波动性。

就如重卡行业,行业内公司的当季利润与重卡行业销量高度正相关,高低点节奏吻合。

以重卡发动机龙头潍柴动力为例,综合潍柴动力上市以来经营表现可以发现,公司归母净利润变化与重卡行业整体销量变化保持一致,呈现阶段性周期变化,盈利能力受重卡行业波动影响较大。

2023年重卡行业复苏,重卡累计销售91.1万辆,同比增长35.6%,按照正相关关系,潍柴动力业绩也应随之修复。

果不其然,2023年潍柴动力业绩快速触底回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1亿,同比增长83.77%,经营现金流也达到了羡煞旁人的274亿。

而且,2023年重卡行业销量91.1万辆左右,仅为2020年161.7万辆的56.3%,但潍柴动力利润水平已经接近历史前高,也体现出潍柴动力的超强的盈利能力。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带来了超高的利润?

潍柴动力以柴油发动机起家,是国内重卡发动机市占率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在大火的天然气重卡发动机上,潍柴基本形成了垄断优势,出货超过10万台,实现全行业65%的市场占有率。

概括来说,2023年能有这样的利润跃升,主要是因为天然气发动机占比的提升,大缸径发动机的放量和智能物流营收的提升。

一、天然气发动机

2023年4月份以来,国内天然气重卡已实现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辆,同比增幅连续9个月破100%,需求旺盛。

潍柴作为第一大天然气发动机供应商,订单自4月份开始供不应求,销量高峰发生在6月份之后,这也致使2023年天然气发电机销量在整个重卡发动机销量的占比迅猛提升至46%。

而且天然气发动机的单价和盈利水平比柴油发动机更高,更赚钱,所以潍柴动力享尽了这一波天然气重卡爆火带来的“量利齐升”红利。

那么有人要问了,天然气重卡的火爆能否持续?

因为2023年油价继续攀升,而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出现用天然气重卡运输赚钱而油车赔钱的现象,这才刺激大批车主换车。

那么,柴油和天然气价差是否能维持?

2023年LNG(液态天然气)价格一路走低,冬季北方采暖季的到来令天然气价格有所回升,但到2024年4月LNG价格又回落至3935/吨,油气差价比例接近50%,经济性优势十分突出。

而且,海内外天然气产能落地,国内天然气供给充裕,中长期国内燃气价格保持低位,至少2024年内,柴油和天然气价差能够维持,使天然气重卡保持竞争力,持续支撑燃气重卡渗透率的高增。

预计2024年天然气重卡销量达28.2万辆,对应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至约34.4%,其中主要以天然气牵引车拉动,牵引车中天然气渗透率56%,牵引车销量占比提升至61%,拉动重卡终端总销量至82万。

潍柴作为重卡发动机龙头受益于天然气重卡的火热,2024年1季度潍柴天然气发动机内销市占率达到了67.8%,市占率和盈利能力双升。

二、大缸径发动机

潍柴大缸径发动机业务收入自2020年以来快速增长,单台均价保持40万元左右,盈利能力大幅领先其他业务。

2023年潍柴M系列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销售约8100台,同比增长38%,对潍柴利润贡献在10%左右,突破了全球大数据工程中心、矿卡等高端市场。

大缸径技术壁垒高,目前全球大缸径发动机市场主要玩家有卡特彼勒康明斯、MTU、约翰迪尔、三菱等国外企业。

潍柴也不弱,产品力比肩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国外知名企业的同时交付能力遥遥领先,国外竞争对手交付一台大缸径发动机需要10个月,而潍柴仅需3个月。

目前全球大缸径发动机年需求量8万台,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潍柴大缸径发动机规划是几年内做到年销售额两万台,大概对应着100多亿的营收和30多亿的毛利润。

未来公司凭借性价比优势持续推动份额提升,有望贡献稳定增量。

三、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是潍柴的第二大业务,凭借较高的毛利率贡献了最多的利润212亿。

潍柴通过收购凯傲和德马泰克构建了完整的智能物流体系。

通过收购凯傲,潍柴还将其旗下林德液压独立,吸收了林德液压在高端液压方面世界领先的技术。目前林德液压9亿的营收,对潍柴动力贡献尚且有限,但这一业务毛利率超过40%,不可小觑。

目前中国高压液压产品需求广泛,约有200-250亿元的市场容量,其中高端高压液压产品目前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潍柴的液压动力总成,瞄准的正是工程机械领域中的进口替代,对标的是山崎等国外企业,这一产品若能做到百亿营收,对潍柴而言则能增加30亿左右的净利润。

说回凯傲,凯傲是世界第二大叉车制造集团,2023年盈利能力大幅修复,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336.9%。

而中国是全球最大叉车市场,凯傲在亚太地区业务占比较低仅占12%,欧洲占70%,未来随着凯傲的叉车和供应链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营收会有比较可观的增长空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潍柴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达到了274.7亿元,相较归母净利润多184.6亿元,在扣除资本开支72亿之后,自由现金流仍创历史新高,为分红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总结一下,重卡行业底部向上趋势明确,潍柴作为重卡细分领域绝对龙头,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的回升,加上自身多元化发展实现了超越周期的成长,盈利稳定提升,未来还有增长空间。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全部讨论

不太认同你的观点,在柴油机和天然气时代潍柴一家独大,但是现在路上宇通和三一等等品牌的纯电重卡和氢燃料电池重卡比比皆是,吃的都是潍柴的蛋糕!

06-09 09:09

电动重卡慢慢会取代燃油重卡了,会不会有影响。

06-09 08:12

天然气重卡的异军突起,帮助潍柴稳住了重卡发动机的基本盘,加上kion的优质输出,进而稳定了潍柴整体的基本盘…大缸径、智慧农业以及燃料电池这几个部分带来的增量对我来说更具备想象力

06-11 09:34

企业做事情需要几年周期,投资者却要几个月见利润,这不是投资,这是投机。

06-10 11:14

文章数据翔实,逻辑清晰,分析的非常好!但是凯傲在国内市占率的提升个人感觉难度不小!一是自从收购凯傲以来已有好些年,从年报披露的情况看增长缓慢,主要国内的两大巨头杭叉集团和安徽合力的产品力和用户粘性都非常优秀,产品性价比高,凯傲的叉车还是高端点贵点,叉车这个东西毕竟是生产资料,客户都会计算成本,这和沃尔沃、斯堪尼亚在国内销售差逻辑一样!就好比我开个滴滴,价格便宜,质量好点,便宜的电动就好,没必要买个奔驰电动跑滴滴!二是高端液压这一块,潍柴和几个巨头也是相爱相杀关系,除了潍柴系的山推、小弟临工全部配套,徐工是战略伙伴也会配套一部分,但也是一部分,像三一和中联等等都是怕你太富有强大了卡脖子的心态,宁愿配套国外也不想看着潍柴一天天强大!综上,这两块业务国内市场很诱人,但是竞争对手都是国内精心经营多少年,又实力强劲,要抢占这部分市场,我感觉在国内还是要卷,就像潍柴发动机那样,质量好价格还便宜,这有价格有足够的诱惑力,才能有大的增长空间!

06-09 16:13

看好你

06-09 09:03

业绩不错,可惜多年低比例分红,收益低,持有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