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58喜欢:14

$长江电力(SH600900)$ $贵州茅台(SH600519)$ $宁德时代(SZ300750)$

请教各位球友,你会怎么选择:假设你自己通过各种努力,10来年时间,从1000万,通过股票投资,目前做到了一个小目标多一点,目前年被动分红收入300-500万,年市值增长基本上在几百万到1000万左右。此时,你家出国留学回来的孩子,应聘到了中国证监会管辖下的中证数据公司,中证数据公司公开信息是,员工平均工资总额是50万元左右,要求入职后,家里直系亲属注销股票账户。如果孩子入职,你及你的配偶需要注销股票账户,不能股票投资,原先的股票都需要卖出,你会怎么选择?让孩子别去此公司,再去应聘其他公司,还是自己注销股票账户?

精彩讨论

fone_fone05-26 14:49

你这个问题我亲身经历过。
曾在大型保险资管任职,年薪120-130万,但随着职级提高,要求个人及直系亲属不得买卖股票,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等等。但是,本人工作内容跟炒股票毫无关系。
考虑之后,我辞职了。因为,在体制内,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很大程度上要看能不能跟对领导。而我是个专业性人才没有大靠山。体制内的合法收入也没法和个人投资收入相比,金融全行业降薪,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我年薪不降就不错了。
如果有人建议你曲线炒股,我可以说这人很坏。现在的大数据分析手段非常厉害,每年的巡视加审计一旦发现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另外,你一个亿用亲戚账户炒作,万一那人跑了、出事了、离婚了,你能承受这个风险吗?

江南拓荒者06-08 19:43

朋友跟我说,孩子已选择去中证数据,家里最终决定退出股票投资

呆呆啊呆呆05-26 16:16

对于我来说,这件事情的问题不在于家长怎么选择,而在于让孩子选择并承担选择的结果。比如是我的孩子,我会让其知道他选择这份工作的成本,比如就是例子里的每年1500万左右,所以如果他要选这份工作,我尊重他,但他需要承诺某个时间周期内,按计划偿还我的部分损失,因为这是他做出这个选择牺牲他人利益必须付出的成本。如果他没有规划去承担这份选择的潜在代价,那么他也就没有做这份选择的权利。

挚爱子洲05-26 14:27

去其他公司。体制内真正的成功者不到1%。

夹头夹脑05-26 14:18

原来我肯定选让小孩换工作,现在的我会认真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把情况跟他讲清楚,让他自己选择,尊重他的选择。已经财务自由了,没必要为了自己并不需要的更多金钱,而伤害孩子自己选择的成长路径

全部讨论

朋友跟我说,孩子已选择去中证数据,家里最终决定退出股票投资

05-26 14:49

你这个问题我亲身经历过。
曾在大型保险资管任职,年薪120-130万,但随着职级提高,要求个人及直系亲属不得买卖股票,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等等。但是,本人工作内容跟炒股票毫无关系。
考虑之后,我辞职了。因为,在体制内,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很大程度上要看能不能跟对领导。而我是个专业性人才没有大靠山。体制内的合法收入也没法和个人投资收入相比,金融全行业降薪,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我年薪不降就不错了。
如果有人建议你曲线炒股,我可以说这人很坏。现在的大数据分析手段非常厉害,每年的巡视加审计一旦发现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另外,你一个亿用亲戚账户炒作,万一那人跑了、出事了、离婚了,你能承受这个风险吗?

05-26 14:27

去其他公司。体制内真正的成功者不到1%。

05-26 16:16

对于我来说,这件事情的问题不在于家长怎么选择,而在于让孩子选择并承担选择的结果。比如是我的孩子,我会让其知道他选择这份工作的成本,比如就是例子里的每年1500万左右,所以如果他要选这份工作,我尊重他,但他需要承诺某个时间周期内,按计划偿还我的部分损失,因为这是他做出这个选择牺牲他人利益必须付出的成本。如果他没有规划去承担这份选择的潜在代价,那么他也就没有做这份选择的权利。

05-26 14:25

换成美股

05-26 14:18

原来我肯定选让小孩换工作,现在的我会认真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把情况跟他讲清楚,让他自己选择,尊重他的选择。已经财务自由了,没必要为了自己并不需要的更多金钱,而伤害孩子自己选择的成长路径

当然不注销?去证监会上班?一年分红300-500w上个jb班,去证监会一年多少钱?给他们当🐶?如果儿子要求注销,断绝父子关系,还望江南老兄牵线搭桥,某愿认此人作义父

05-26 14:18

断绝父子关系,谁也不妨碍谁

05-26 14:19

老哥是你的朋友吗?那肯定不要入职啊瓜田李下的、

05-26 17:05

我给了一个建议,跟孩子充分沟通,如果孩子不顾家里利益损失,执意要去,那就注销账户,账户里股票只卖不买,直到注销的最后期限卖完注销,但今后遗产分配上利益少给(2个孩子),因为属于感情用事,遗产(财产)上不宜多给,容易被别人围猎;如果孩子顾及家里长远利益,放弃此工作,选择其他次优或次次优工作(其实也不一定是次优或次次优,也可能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办事理性,做人有分寸,在今后遗产(财产)分配上可以多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