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平安信托事件所想到的一些内容汇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46喜欢:62

近期大家对房地产信托有项目不能兑付对平安的影响比较关心,媒体自媒体文章很多,一片唱空声,真实情况如何呢?我大致把平安跟房地产相关的内容梳理一下汇总如下:

1、这次是平安信托有项目不能兑付,那平安信托总共管理了6600多亿资产,这次延期的福宁项目7个多亿,剩下的与房地产相关的信托规模占平安信托整体资产管理规模比例约为1.6%,也就是总共大概106亿。这就是平安信托里与房地产相关的所有资金了,而且平安信托是没有刚兑义务的,那受损更为可控;平安在资产管理一项下去年计提了172亿就是为了夯实资产质量,2022年只提了24个亿,一下增加了148亿的减值准备,也为今年可能的业务质量做了准备。看看平安信托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净资本规模为196.09亿元,净资本与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是322.7%(监管要求大于100%),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为75.3%(监管要求大于40%),都远高于监管要求。平安信托正常一年也就几十亿利润,根本就不是中国平安利润的主菜。动静搞这么大,有点过了。

2、还有人说平安有大量房地产公司的股权,跌了怎么办?这在三四年前属实,那时碧桂园,旭辉,华夏幸福,金茂等股权都上千亿了,不过经过这三年每年的巨额投资亏损,碧桂园和旭辉早已归零了,年报中到2023年底只剩下华夏幸福17.4亿元和金茂56.06亿元的股权,总共73.46亿元,再跌也就这样,就算全跌光了也没多大影响了。

3、那还有人担心以债券形式借给房地产公司的钱呢?这块数据平安年报中也有公布,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总共4168亿元,其中直接投向不动产项目的债权计划以及间接用途与不动产企业有关的集合信托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总共占总投资资产4.72万亿的1.1%,也就是约520亿元,这520亿并不是都是投向房地产的,还有基础设施,由于平安没有更详细的数据,那就算520亿全是投向房地产吧,这520亿绝大多数是有担保或抵押的,也就是即便有损失,也是相对可控的。

4、有的人说平安投了很多投资性不动产,这块是个黑洞,其实这块大多是些买来收租的房地产,不是我们常理解的开发项目,这块到底有多少呢?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写得很清楚,一共是1437.55亿元,看上去是个挺大的数目,但同样可以看2023年年报的附注16,这些资产是以初始成本入帐的,而现在的公允价值是1914.82亿元,所以不但没有贬值,还有477.27亿元的升值。这1437.55亿元中有223.49亿元是土地,有1214.06亿元的房地产是用来收租的,2023年全年一共收租69.06亿元,也就是按初始成本计每年有5.69%的租金收益,如果是这种租金收益,那投资性房地产应该越多越好;

平安与房地产相关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如上所示,2023年年报中光寿险投资偏差就有326.92亿元,资产管理正常多少有些利润,而2023年亏损207.47亿元,这两块影响营运利润达500多亿,个人判断,除非资本市场再大跌,光因为平安持有的房地产相关的项目就导致平安再出现2023年这样的巨额投资亏损和减值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大概率营运利润会上升,净利润也随之上升。至于新业务价值,2023年年报中表现出新业务价值上升、代理人收入增加,新业务价值上升幅度大于代理人收入增加幅度这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就是我所认为的转型成功的标志,所以我个人判断是平安转型已基本完成,平安领导层在年报沟通会上再三重申了24-26年可以稳健增长,而且我个人内心也确实认为平安的转型已基本完成,2024年就是验证年了。如果2024年再保持了新业务价值上升、员工收入增加,新业务价值上升幅度大于员工收入增加幅度这三个特点,那就可以正式宣布转型完成了。

平安一季度马上要出了,当然由于2023年中国平安的利润按季度看是前高后低,所以2024年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应该上升,但净利润同比这块期望不要太高,还是看全年吧。我个人个人判断2024年全年新业务价值、净利润和营运利润大概率会三者同时增长。

精彩讨论

潜龙在渊04-16 18:40

剩余边际及摊销的事情是这样的,
1、平安这两年因为改革导致脱落率较高等因素不断修改假设,这样导致假设更趋保守,所以合同服务边际有一些估计变更,这会带来剩余边际的减少,比如2023年年报中因为估计变更直接干没了463.74亿元剩余边际,但也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合同服务边际会更扎实,从2023年年报上看退保率其实已大幅好转了,这也会从营运偏差上反哺回来的,
2、平安年报中可以看出来,从2018年的剩余边际摊销7.92%、19年8.1%,20年8.49%,21年8.6%,22年8.6%,23年8.9%可以看出来,摊销比例是有在提高的;
3、平安寿险的净资产增加后会带来投资服务业绩的增加,这主要是净资产的投资收益和息差收益,这块与剩余边际多少是没关系的,会对营运利润有一定弥补,这块钱也不少,23年比22年增加了约38亿,以后会越来越多;
4、所得税影响,这是一个偶发性因素,比如23年的寿险虽然剩余边际少了,但税前营运利润1141.76亿元比2022年1134.95亿元要多,最终比22年少了 3.4%是因为所得税的差异。
综上所述,即便剩余边际少了些,由于营运偏差的增多、摊销比例的上升、净资产及息差的增加,营运利润未必是下降的。而剩余边际是否增加看平安业务发展,只要不调整估计变更(从2023年年报中的数据来看,脱落率已有好转,个人觉得继续调整的必要性相对较小),个人毛估估平安新业务价值估计能再增加20-30%左右就可以进入剩余边际余额正向循环了。

风往北飞04-16 16:08

好文转发,平安与地产相关梳理:
1、平安信托如果展业中没有瑕疵,符合ZC规定,那么大概率是打破刚兑。其他信托项目也是。
2、股权除了华夏17.4和金茂56还有上海怡滨置业133亿。按照年报披露风险可控。
3、债权类风险,不动产行业为广义口径,包括资金直接投向不动产项目的不动产债权计划,以及资金间接用途与不动产企业有关联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最大风险敞口521.1亿,目前风险较大的是信托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
4、投资性不动产,很多是成熟项目,包括平安在各地的自持办公场所。应该风险不大。
我担心的主要是2,3中超出平安在年报中认知(披露信息)的风险,比如前段时间恒丰银行告正荣集团、平安不动产,要求平安不动产和上海安欢合计49%股份来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不明真相的嘻哈04-16 21:02

归根到底还是反应到净利润上面,或者营运利润上。希望一季报平安拿出好的成绩。我个人判断是平安转型已基本完成,平安领导层在年报沟通会上再三重申了24-26年可以稳健增长,而且我个人内心也确实认为平安的转型已基本完成,2024年就是验证年了。如果2024年再保持了新业务价值上升、员工收入增加,新业务价值上升幅度大于员工收入增加幅度这三个特点,那就可以正式宣布转型完成了。$中国平安(SH601318)$

SONG32104-16 11:02

信托里面房地产占比这么少?剩下的是些什么项目?都是低级别城市的城投债吧,这些也好不到哪去,前些年除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还有谁能承受那么高的利息

全部讨论

分析有理有据

转发到个人空间收藏。
读一遍年报再看这文章,很多数字都理解的更深透了!

04-16 21:59

如果资料数据正确的话,分析相当不错👍,

04-16 19:55

平安不动产里面有多少坑?在年报里几乎看不到相关信息

2022年资产管理计提应该是90多亿吧?

04-16 17:18

谢谢分享

数据扒拉的详细

04-16 15:54

04-16 14:43

有理有据,大佬就是大佬,2024看看新业务价值、代理人收入,新业务价值上升幅度跟代理人收入增加幅度这三个数据。

04-16 14:25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