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搭上数字经济顺风车,我们该关注哪些行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上一个目标如此清晰的方向可能还是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后续市场便迎来了一波新能源行情,光伏、锂电、新能源车轮番受到市场关注。这一轮的数字经济,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有哪些?

 

其实顶层设计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指导,《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

 

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五位一体(数字技术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两大能力(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个环境(国内国际数字化发展)。

 

其中“五位一体”主要是数字中国对经济社会的赋能,“两个环境”主要是优化数字中国的发展环境,今天主要聊聊其中可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直接相关的“两大基础”和“两大能力”。

 

“两大基础”

算力与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有点类似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厂与道路,在数字经济时代,依托通信行业中的5G基站、光纤光缆等,计算机行业中的核心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商等,构筑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硬基建”。

 

而数据资源体系则相对“软性”,数据要素的本质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数据资源,类似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随着数据“资源、资产、资本”化陆续进阶试点,数字资源或将持续释放价值,继而对数字中国的建设形成支撑。

 

在这一轮重新估值的过程中,受益较大的可能是数据供需方,空间较大的可能是提供各类服务的数据服务商,目前较火热的可能是数据交易所行业

 

(图片来源:东北证券上述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对于整个数字经济产业而言,只有“两大基础”牢固坚实,上层应用才能百花齐放,因此相关领域或将得到优先发展与支持。

 

“两大能力”

近年来地缘政治因素持续发酵,技术“脱钩”不断升级,如何解决供应链安全问题和数字安全问题,乃至国家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因此构建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并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或将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

 

《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可见当前科技自立地位空前提升,国产化替代更是成了一种趋势,基础软硬件等相关”卡脖子“领域或将成为国家投入的重点方向。

 

同时,据海外市场研究机构VMR统计,2019年全球数据安全市场规模约为173.8亿美元,而2019年我国数据安全市场规模占比仅为3.4%,与我国整体数据量在全球23%的占比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未来中国数据安全市场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VMR,上述数据仅为市场过往表现及未来预期数据的统计,预期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小结

数字经济产业十分广阔,仅从大类行业来看,数字经济中就容纳了通信、计算机、互联网、传媒等多个行业。

 

若从细分行业来看相关赛道就更多了,千兆光纤网络扩容、IPV6、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基础设施、东数西算、边缘计算等子赛道可能都与之有关。

 

今天只是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几个方向,想进一步了解数字经济的朋友,可关注我们的数字经济“申”学堂栏目,我们会持续更新相关内容。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关注目前正在发售中的$申万菱信乐成混合A(F017063)$ $申万菱信乐成混合C(F017064)$ ,其拟任基金经理付娟正持续关注数字经济相关方向中蕴藏的机会。

#信创概念掀涨停潮,近10股集体封板# #三大运营商再度走强,中国电信领涨# #数字经济再度反弹,恒久科技拉升封板#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和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不预示未来,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不代表本公司对基金业绩的任何承诺或预测。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