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一座城一座塔 滴灌通的巴比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观点网 “为什么一个金融‘工程师’的收入,4倍甚至100倍于一个真正的工程师?真正的工程师建设桥梁,金融工程师构建梦想。当这些梦想变成噩梦时,却需要其他人来买单了。”

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这番话,道出了金融家们伟业底下的代价,但更多时候,现实世界中大众或许对此有着不同的认知。

最近,李小加的滴灌通选择从内部打破惯例。

4月底,滴灌通内部宣布“领头羊计划激励方案”,对全体员工开放,在各个大区巡回说明,目前在报名中。

简单来说,报名员工可以和滴灌通成立一家全资SPV(特殊目的的公司),员工就是SPV的合伙人,与所属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和项目投资,SPV费用支出一年不能超过100万元。

员工出资100万人民币(后续根据结果可退),滴灌通配资900万元,共计1000万以上资金,只能投向在滴灌通挂牌的资产。

一时间,滴灌通再度走上风口浪尖。

“我们要造一座城和一座塔”

要讨论“领头羊计划”方案,就要先从滴灌通的初衷、从李小加说起。

四十七年前,皮肤黝黑的16岁少年李小加走出石油学校,成为中海油前身的一名采油工人,那时渤海湾波涛汹涌,在石油钻塔上学英语、背单词成为了他的学习方式。

十八年前,45岁的中年人李小加再次踏上石油钻塔,以华尔街投资银行家的身份,协助运作价值130亿美元的兼并项目。

如今,年过花甲的李小加正在打造他的巴比伦塔——滴灌通。

2021年,从港交所行政总裁卸任不久的李小加,以及东英金融前总裁张高波携手创立了这家公司。

官网介绍,滴灌通是一家运用金融科技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小微企业的交易所集团。通过创新的收益分成投融资模式,餐饮、零售、服务、文化体育等行业的门店可以通过在全球首家收入分成产品交易所——滴灌通澳门金融资产交易所(MCEX)挂牌,募集便捷、实惠的长期资金。

李小加在网志中介绍,滴灌通澳交所的核心产品是每日收入分成,包括DRC、DRO、DRP三种形态:DRC是境内商业合同,好比“直流电”;DRP是境外金融产品,好比“交流电”;DRO是交易所转换产品,好比“变压器”。

其中,作为基础的DRC(Daily Revenue Contracts,每日收入分成合约)是滴灌通打造的全新金融产品,面向小店融资需求。滴灌通与线下小店签署商业联营合同,滴灌通出钱,店主同意从店面每天的经营收入中提取部分返还。

除此要求外,无抵押无担保,不稀释股权,没有对赌和附加条件,不派驻人员,不干预门店经营。合同履约完成后,小店店主会拿到全部营收现金流所有权。

因此,滴灌通一直强调DRC非债非股的属性。然而,自降生以来滴灌通就争议不断。

最为激烈的一次或许是去年10月23日,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宋向前连发长文,质疑滴灌通本质上是“高利贷”,是升级版P2P。宋向前表示,滴灌通在个体工商户每日营收中提取分成,门店收入分成折算成本金获取利息的水平估计不少于20%,无限接近高利贷;此外,滴灌通精巧设计两岸三地的结构,是为了监管套利。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滴灌通不要求小店提供担保,没有债务关系,是一种“不拿白不拿”的钱,或许会诱发小店过度融资。当经营风险暴露后,这种过度融资将影响收益,最终将风险传导给投资人。

面对争议,李小加曾表示,有人质疑是好事,滴灌通的钱来龙去脉很清晰。张高波也表示,对于滴灌通而言,没有个人投资者,没有从老百姓手里拿一分钱。

但这些仍未能堵住悠悠众口,“虽然滴灌通澳交所的投资人都是机构投资者,但背后的钱从哪里来?”有部分市场声音从金融的本源问题出发,担忧背后隐含的风险隐患。

又回到了“谁来买单”的话题上了。

“那城名叫巴比伦”

通过“领头羊计划”,滴灌通要把所投项目的风险与员工绑定在一起。

根据网传内部草案,“领头羊计划”由员工自愿报名,成立的SPV需向滴灌通提供“净收入”分成——在滴灌通回本前,SPV需分出70%,而在滴灌通回本后,比例降为35%。也有奖励机制,核算的净收入在扣除所有分成和费用,并填补亏损后如果有结余,可以给团队发奖金。但是奖金不能超过当年结余。

在累计分成达到目标倍数后,滴灌通可以把剩余价值以1元港币转让给SPV,不需要再分成。倍数要求是1.16,1.24,1.32,1.4倍。表现最好的团队,公司奖励现金或者RSU股份。

根据草案中的回本进度,2024年底为5%,2025年底为40%,4年后即2027年6月底回本100%。完成回本后,公司会返还员工的100万业务运营资金;但如果SPV不幸清算,员工要一起承担损失。

如果发生清算,剩余规模大于1000万元,100万全退。如果资产净值小于600万,员工100万血本无归。介乎两者之间,少于1000万的部分员工承担10%。

5月13日晚,滴灌通一封全员内部信流出,署名为李小加、张高波,对“领头羊计划”进行了一番解释。

全员内部信指出,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熟悉大消费的专业投资者,但他们对于如何用收入分成进行投资,感到陌生,需要有人来引领和说服,提供方案设计、收入管控、配资、估值、交易等。能够引领他们的人,就是“领头羊”,是滴灌通过去几年培养出的投资拓展团队前线业务员。

信中提及,滴灌通已经全面进入“二级火箭”阶段。此前“一级火箭”阶段,滴灌通用自己的钱,测试滴灌通模式的可行性,而在“二级火箭”阶段,开始组织市场的钱,市场的力量,开始真正攻克投资小微门店这一全球的历史难题。

滴灌通强调,“领头羊计划”所图并非员工手里那一百万元,而是对市场的示范作用。

“是不是滴灌通没钱了?是不是前期投资效果不好?答案也很明确:不是!我们探索的对全世界都是一个新领域,没有我们的一定的无知和无畏,没有人会做这个大钱投资小店的事。我们要创建的是一个全新的交易场所,市场上既没有现成的卖家,也没有现成的买家。怎么办呢?我们只好通过角色扮演,给市场打样。既做投资人,又做交易所,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只能自己先干起来。”

在设想中,“领头羊”业务员要拿出自己的一砖一瓦,铺就滴灌通巴比伦塔的基石。

“上帝不喜欢我们都说一样的话”

根据《圣经·旧约》记载,大洪水劫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古巴比伦附近的居民彼此商量:“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塔直插云霄。

但高塔触怒了上帝,于是他让人们分化出各种不同的语言,互相猜疑,投奔各处,最终巴比伦塔半途而废。人心的隔阂,让高塔化为尘土。

“领头羊计划”在滴灌通内部同样出现意见分歧。

本质上这是一种跟投制度,滴灌通将部分员工变成了合伙人。然而,从员工角度,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也并非都愿意走出舒适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员工的薪资将降低到1.2万/月(此前底薪为三到四万元),并且计入SPV的费用,一定程度上,薪资的10%是员工自己给自己发。

有滴灌通员工表示,不报名的话,会被调整到少量的服务岗位,或者离职。

一方面,滴灌通表示将坚持尽可能让转型给同学们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必须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对公司的管理产生的阵痛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公司组织架构也需要跟着调整,相应地,不得不取消或调整部分岗位。

无论员工接受程度如何,从成为“领头羊”那一刻起,所投项目公司就意味着切身利益,客观上倒逼投后管理,这也是滴灌通新模式此前被质疑的地方之一。

在内部信中,滴灌通也提出“二级火箭”有三个核心组成——“领头羊计划”只是导航系统,后面还有“中央交易系统ETF”作为动力系统,以及涵盖信息披露、估值、风控和投后资产管理四大新功能的护航系统。

据透露,自从去年滴灌通澳交所开业后,就在酝酿护航系统四大新功能。

其中,估值引擎将于6月份推向市场,定位透明公开的合约设计与估值引擎;风险评级,是基于前期的逾万家门店每天表现,通过大模型综合纳刻画出的门店风险,6月也会共享评级结果给市场;投后资产管理,是投后服务体系,协助投资人对资产进行日常监测和管理。

目前滴灌通滴灌通约420人团队中,投资业务员大约80-120人,其他大部分是算法部门等技术员工。与此对应,截至三月份登陆滴灌通澳交所的品牌已多达800多家,门店数量更是达到12000家,融资金额在45个亿左右。

如果没有这些后招,仅靠少数“领头羊”几乎不可能监控所有在投企业的情况。

从实际可行性的角度,滴灌通并未直接投资个体经营者,而是更多面向加盟连锁企业,通过与连锁企业对接,若能进入其结账系统,就能建立可追溯的体系。

以接入滴灌通的连锁理发品牌掂剪为例,滴灌通可以根据选址、店面情况等,对加盟店收入、经营周期预估,确定投资和分成方案。

目前,滴灌通尚未给出护航系统的具体技术细节,但未来巨量数据支撑又会催生出数据安全等问题。

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人们总会提到“破局”一词,但李小加说过,他从来不觉得要去破现有的局,“当旧东西解决不了新问题,咱就换个方式玩,做个新局。”

滴灌通是一座未完工的“巴比伦塔”,能否筑成尚未可知。但从催生技术手段、资管模式的角度来看,“人类出现不同的语言”倒也未尝就是一桩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