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43喜欢:0
未来生猪行业是否会是这种情况:由于大型养殖集团出栏占比目前已达到较高的比例,而大型养殖集团多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较强,所以低猪价去产能的效果相较以前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猪价未来一段时期内将长期处于低位,直到各大型猪企停止扩张脚步?

就拿现阶段来说,正邦亏着钱还这么扩张,明年高呼出栏目标4000万头。也就是说,大家经常说的“亏本的买卖没人做”的道理在当下生猪养殖行业会不会被阶段性打破了?

量化来说,以前散户产能为主导的时候低猪价一定会去产能,并且效果会很明显,因为散养户融资能力弱,且船小好调头。我们把以前低价去产能的效果值量化为100。那在目前大型养殖集团出栏占比显著提升的当下,由于大型猪企融资能力强,有钱扛住低猪价,这种情况下低猪价去产能的效果能有多少?$牧原股份(SZ002714)$$正邦科技(SZ002157)$$新希望(SZ000876)$

精彩讨论

管住手慢慢买2021-08-07 10:29

正邦明年的量,听听就好,这个公司随时会变。今年出栏量大,是步子扯的过大,无法短期刹车导致。随着猪价长期低迷,必定不会扩张太多。

全部讨论

2021-08-07 14:00

按这种情况牧原早该倒了,每个周期底部都存在这些问题

2021-08-07 13:27

1.产能持续过剩,连续亏损,还能有资本一直输血,这资本是不是也太善良了,请思考资本的本质。

2.集中度提高对于企业而言是为了寡头垄断,对于zf而言是为了方便管控,不应该把企业家和zf的认知能力等同于散养户,请不要低估企业家和zf的智商。

3.优胜劣汰是万物天泽,是自然规律,持续亏损还能继续生存的可能性不存在,没有例外。

2021-08-07 11:44

1、不可能长期亏损
2、猪周期会消失

2021-08-07 11:37

你见过海尔海信 格力 美的 疯狂输出空调价格战?

2021-08-07 10:25

上市企业亏损扩产。扩出来的产能能替代那部分产能?散户的?散养户自繁自养不算人工场地成本8元每斤左右,上市企业成本是多少?上市企业融资有优势,散养户去年赚了不少。看谁先受不了,还是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