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千呼万唤,百转千回,民航景气周期,可能真的要来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9喜欢:14

历经千呼万唤,百转千回,民航景气周期,可能真的要来了

原创 钱宇锋 锋谈慧语 2024-03-13 13:07 北京

昨天看到公众号民航内参关于3月份上旬的运营数据,表面看淡季确实非常惨淡,但仔细分析后,我反而对航空业接下来的景气周期到来,充满信心了。

我此前反复提到过,民航供给侧的收紧是确定无疑的,景气度的不确定性来自于需求,而3月上旬的经营数据,恰恰证明了需求也是非常靓丽的,话不多书,看数据:


第一张图是北上广深机场对飞航线数据,表面看,客座率同比2019年下降,与之对应的是机票价格同比也是下降的,这样的运营数据肯定是亏损的。

深入分析一下,发现旅客量同比增幅居然高达20%以上,这说明商务航线的需求早已经大幅超越了疫情前啊!说什么经济形势不好,线上会议取代了线下出差,从结果看,需求并没有减少啊!说明我们对于需求的看法,需要纠偏了,航空市场的需求增长依然是韧性很强的。再看旅游目的地的入省旅客量,发现淡季错峰的旅客量普遍也是增长的,特别是四川和新疆这样的个别地方,增长尤其猛烈,居然达到了40+%的增幅。

既然需求没有问题,为什么客座率会下降,机票价格会那么低呢?仔细看发现航班量同比增幅居然高达30%,比需求增长还高,怪不得市场表现那么惨淡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航班量会增长这么高?是因为行业供给增加了这么多吗?2019年年初民航业客机总量是3479架,2023年年初是3942架,仅看数量增幅是13%,2023年年底的全行业客运飞机数据还没出来,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看,增幅不到2%,也就是说3月份运营的机队数,相比2019年同期,增幅应该在15%左右,不仅低于航班量增幅,甚至比旅客量增幅也更低!

那航班量是如何实现这么高的增幅的呢?答案还是民航结构问题。疫情前国际航线占比大概三分之一,目前国际航线运力才恢复70%,也就是还有总运力的三分之一的30%尚未恢复,换算下来大概是10%的冗余运力,被迫在国内线消化,造成国内运力的增幅差不多在25%左右,其中大部分转投国内商务航线,少部分投入到国内旅游航线。

今年夏秋航季将在4月初开始,到时候国际航线运力将恢复到80%左右,进一步分摊运力压力,国内运力同比2019年的增幅,大致会下降3-4个百分点,也就是淡季国内供给增幅大概会回落到21%-22%,已经非常接近3月上旬的旅客量增幅了。由此可以推算,换季后,国内供需已经无限接近平衡,回到2019年水平了。

展望明后年,需求继续保持高于供给的增速,是非常确定的,供给方面近期波音再出事故,遭到FAA调查,被限制了波音产能,受此影响,单一波音机队的美西南航空,昨夜股价暴跌14.86%,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飞机供应短缺的问题。需求方面我原来非常担心,看到3月淡季表现后,需求也不用担心了,随着GDP的增长,需求年化增速保守预计还有5个百分点以上,这样拍下来,明年的供需缺口可能达到3个百分点,2026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6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供需错配,一定会推动机票价格表现。

历经千呼万唤,百转千回,民航景气周期,可能真的要来了。

精彩讨论

锋谈慧语03-19 14:28

我觉得商务需求不是低价能刺激出来的,目前的超低价格,是航司为了满足执行率考核,把能飞的运力都飞起来之后,造成供过于求,然后航司又一致性过于悲观,为了争夺有限客源,结果价格踩踏。

针眼画家03-14 06:43

国际航班居然大幅下滑,与世界割裂很严重啊

全部讨论

民航公司内部人士说旅客量的增幅是因为极低的票价换来的,无法证明需求的恢复。24年至今(3.16)一线对飞平均票价为957元,19年是1067元,23年是1109元。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说法?

03-14 06:43

国际航班居然大幅下滑,与世界割裂很严重啊

一个短暂的空档期就要结束,估计接下来的春游、清明节、五一出行的人都比以往多,中国是讲人情的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复苏,商务人员只会越来越多。沉住气,稳坐钓鱼台。

mark

03-14 08:14

国际航线恢复80%?

03-14 07:44

方方面面似乎都能看到通胀的信号

只知道最有钱最有时间的一大批人开始退休了

厉害的分析

03-14 20:51

03-16 13:17

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些方向,供给端逐步没有约束了,为什么航班量恢复不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