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语冰-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79喜欢:45
澳大利亚这么一个资源出口国总是把商业政治化,非要和世界上铁矿石和焦煤消费量超过一半的中国闹矛盾,可见这种国家有不少政客也是脑子进了水的。[好逊]

热门回复

无论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很多人一样都是熟视无睹的。
现代社会最大最基础的刚需就两样:粮食和能源。我国主粮现在能自给自足,一个重要因素是化肥的广泛使用,我们的合成氨、尿素这些化肥从哪里来的?就是从煤炭来的。所以可以说煤炭既是能源,也是粮食,是两大刚需的底层保障。但是现在我国煤炭的储采比在世界上已经排在很低的位置了,石油和天然气我们需要大量进口,如果煤炭再不省着点用,那就正如芒格所说的:“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碳氢化合物能源,需要完全从别的国家进口,那我们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别人手里。”煤炭既然是我们最大的刚需,那现在的煤炭股就是剩者为王的“王”,产能集中后具有最深最宽的护城河,甚至可以说具有了特许经营的性质。就如我前边所说,煤价不涨那储量就会加速枯竭,所以今后煤炭还将具有抗通胀的属性。。。。房间里这么大一头大象都视而不见,却一天到晚去追逐什么热点、概念、赛道。。。

对于中国不缺煤这句话要从两方面看,埋在1000~2000米深的煤以及交通运输不便的边远地区的煤目前是没有开采意义的。
由于通胀和开采成本的上升,如果煤炭的价格不涨,那即使“探明资源量”和(或)“控制资源量”还有,但其中可经济采出的部分可能就没有了,也就是国标里的“储量”没有了。
因此,煤炭价格自带抗通胀属性,否则“储量”就会加速枯竭。
美国不仅有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储量也是世界最多的,但我们看看芒格2015年是怎么说的:“我希望美国的地下始终蕴藏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能源,这样我心里才踏实。
你们不希望美国拥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能源吗?现在的日本,碳氢化合物能源100%依赖进口。难道我们想让美国也变成日本那样吗?真到了那一天,我们就知道什么叫危险了。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碳氢化合物能源,需要完全从别的国家进口,那我们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别人手里,还算什么超级大国?我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错了,而是别人的脑子没转过来弯。”
2022年芒格最新的表述依然如此。
芒格:“石油能源还有别的用途,特别是在化工领域,石油是生产化肥的原料,石油是非常宝贵的能源。我主张把尽可能多的石油能源留在地下,把大量的石油能源储存起来。美国的石油能源是我们的宝贵资产。我们的石油能源如同艾奥瓦州的表层土壤一样宝贵。我不愿把我们的表层土壤运送到非洲,也不愿把我们的石油能源消耗殆尽。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石油这种自然资源。石油早晚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省着用。我的观点与众不同,但我就是这么想的。 ”——《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关于世界能源生产消费情况可以参考我的一个旧贴:网页链接
中国煤炭的储采比已经很低了。

稀缺资源只有高价才不会被人随意糟蹋浪费。
有些新疆煤矿的煤炭坑口价只卖100元一吨,也就是5分钱一斤,连白菜价都不如,这是在暴殄天物。
自然界亿万年积累下来的资源,我们一两百年就要把它挥霍光?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赖度80%;
至于焦煤,现在的进口依赖度也越来越大,我下边链接里旧贴说的是焦精煤,如果只看主焦煤,由于进口焦煤基本都是主焦煤,所以目前主焦煤进口依赖度已经超过了20%,再不省着点用以后就又容易变成被人掐脖子的东西了。
网页链接

我们碳中和的目标是2060年,你问我3、40年后煤炭和石油的走势?[呵呵]
定性说一下我的看法吧,其实我之前也说过。
首先,我们搞清楚什么叫碳中和,碳中和并不是不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
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然后,我们要知道,石油并不只是用于制取燃料油给汽车用的,煤炭也不仅仅只是用来燃烧发电。
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另一个用途是大宗化工原材料,制备化学品少不了“碳”这一重要元素,自然界经过亿万年演变,以化石资源的方式将最好的“碳源”保存了下来,所以石油被称为“化工之母”,而在我国,最丰厚的“碳源”就是煤炭。
当前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是必须的,因为化石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用完就没有了,必须加以高效清洁利用而不是简单地燃烧。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只是发电,并不能经济地制取“碳”。
芒格:“顺便说一下,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除了良种,还需要化肥。化肥来自地下储藏的碳氢化合物,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节约石油资源。石油是一种基础的工业原料,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宝贵的能源,不能竭泽而渔。很奇怪,像我这样想的人很少。在你们之中,可能有三四个人和我的想法一样,因为你们是我的粉丝。在你们之外,别人没一个像我这么想的,我很孤独。”
最后,我们要知道,碳中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碳中和之前还有碳达峰。
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这个问题芒格也说过:许多国家仍然贫穷落后,它们连温饱问题还没解决,还顾不上考虑煤炭对环境的污染,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全球变暖是一个大问题。乐观地看,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富裕的文明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100年之后,海平面可能上升20米,我们可能必须在海岸线上筑起大坝。佛罗里达州这样的地方首当其冲。问题虽大,但不是无法解决。

那是当然。
从全生命周期来看,以光伏发电为例,从硅料生产加工到组件的生产,从玻璃、铝合金、金属支架到电线电缆变压器逆变器等电气设备的制造,从运行过程中需要的电力传输线路全部都要消耗大量能源,而目前光伏发电商业运营期一般只是25年,25年之后这些设备的拆除回收处理又要消耗能源。
我们现在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消耗占比超过80%,我们努力的目标也只是在2030年争取将这个比例降到80%,我国的光伏组件出口之所以有优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煤炭便宜。

美国煤炭开采有他的特殊性,我以前聊过。
另外我们也看看芒格是怎么说的。
股东:油气勘探开发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您觉得国内的油气勘探开发是好生意吗?
芒格:在能源利用方面,我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想法。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竭泽而渔地开采国内的油气资源。我不愿看到我们从页岩层中开采大量天然气。我希望我们能多从阿拉伯国家购买石油,把我们自己的油气资源留在地底。可惜,像我这么想的人寥寥无几。我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是一个主张延迟满足的人。
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的油气资源像艾奥瓦州的表层土壤一样宝贵。我们不可能为了赚钱,把艾奥瓦州的表层土壤卖给格陵兰,我们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开采我们的油气资源。我主张延迟满足,反对毫无节制地开采油气资源。石油和天然气不但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适度开采。像我这么想的人很少,但我相信,我是对的,99%的人是错的。
至于油气勘探开发是不是好生意,这个我说不好。石油和天然气这行和别的生意不太一样。在大多数行业,生意的规模越做越大,产量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则不然。以埃克森公司为例,与过去相比,它的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但是原油价格的上涨速度超过了它的产量下跌速度。虽然埃克森的产量一直在下降,但它的利润却一直在上升,这显然和一般的公司完全不同。也许埃克森这种现象还能继续,但是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很困惑,我们搞不太懂。
———(分割线)
产量下降不等于利润下降。[牛]

看股票要看公司整体情况,看业务构成和利润来源及构成,不要听风就是雨。
就那你说的就冀中能源这个白涧矿吧,年初借这个矿核准的消息炒作过一波了,实际上这是个磁铁矿,磁铁矿是比较难选矿的,这个矿的平均品位约48%,而澳大利亚据说品味百分之50多的铁矿石他们都是看不上眼的,矿山修路时就拿去铺路了。
这个白涧矿的资源量约1亿吨,探转采后5年才能建成,预计年产300万吨,折合成66%的铁精粉年产量约172万吨,矿山服务年限35年,总投资为28亿元,预计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3亿元,年利润总额为7.75亿,所以真正对股东有意义的归母净利同就更低了,别太当回事,除非你是想跟风炒概念。

[害羞]
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进什么庙拜什么佛;
上什么山打什么柴;进什么庙念什么经。
我这几年在玩煤炭股所以聊煤炭会比较多,但并不等于我就只知道煤碳。
[捂脸]

传统煤化工在石油价格50美金以上就能大致不亏,油价如果长期维持在80美元以上就有利可图了, 而新型煤化工的成本则比传统煤化工更低。
油头、气头、煤头三种比较,煤化工基本都是在中国,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在国内较少,在欧美中东则较多,这是由各自的资源条件决定的。
化工生产是连续的大工业生产,稳定的原料供应是最基本的要求,欧洲天然气危机肯定会制约他们化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