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兴全合润季报通读(上篇)(2012-2016)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2012年:这个阶段属于第一任经理张慧萍,季报中能看出一些些的博弈思维,也能看到大量对于政策及景气的解读,此外还能感觉到净值表现归因的交易思维。(由于是过去式就不重点说,只是一个大概,但写完上篇后回来看其实这是兴全的特色所在)

2013年:兴全小谢初登场,收益大幅跑赢比较基准

一季度:谢治宇开始登场,张总2月初离任,所以投资风格上一季度属于过渡季,措辞没有变化不是特别大,坚守大市值,成长股关注方向有所聚焦,但持仓中开始出现贵州茅台这种风格略有差别的个股。

二季度:风格依旧,大市值加入饮料,翻倍增仓茅台;成长继续看好光伏,这里也能看到兴全研究光伏真的是很长时间了,与后来大白访谈的言论是一致的。此外,此次季报中谢总观察到了风格偏向于小市值,也同时察觉到融资的风险。看到这里我只好奇后面他会向小市值妥协吗?毕竟大家都知道后来的两年都是小市值占上风。(答案在后面)

三季度:持仓整体不变,对创业板的炒作依旧保持谨慎,但是这里看到了择时的操作,通过减仓规避市场调整风险,现在的合润这方面的考虑是越来越少的。

四季度:热门板块参与较少,拖累收益,能看到基金行业的共性,就是在季报中不得不为收益做出解释,尤其是基金经理一开始的时候。但从总结上看依旧能看出一如既往的谨慎,这里有个搞笑的事情是,基金经理对于行情的判断基本上错的离谱,谢治宇这样的明星基金经理在2013年底甚至2014年一季度结束的时候也是看熊市的,然而后来是最近10年的最大牛市。

即使是这样,谢总在2013年依旧大幅跑赢了业绩基准,结束了之前和业绩基准打的难舍难分的局面。

2014年:误判市场不是问题,谨慎布局效果不错

一季度:观点和2013年年报没有较大差异,就不赘述了。

二季度:依旧维持谨慎,对政策刺激表现怀疑,持仓变化不大。

三季度:继续保持谨慎,开始提示风险。同时也有点在市场上面前低头的感觉,人性的疯狂确实难以预测,这种情况下谢总还能保持定力是值得肯定的。

四季度:流动性驱动银地保走牛,这里的措辞罕见的肯定,用到了坚决减持这样的字眼,这与近两年成长牛市中部分经理在景气麻醉下的状态截然相反,赞。

谨慎态度之下全年低仓位运行,净值表现略落后于净值涨幅,也还算可以。

2015年:泡沫顶点冷静应对,抄底反弹是非存疑

一季度:从谨慎到悲观,市场越是涨的快,谢总对于未来的表现就越悲观,看一季报的报告就仿佛在看一件艺术品,谢总不愧是谢总啊。投资中不怕谨慎,就怕盲目乐观,而这恰恰是一些年轻经理所不具备的。

二季度:二季度延续一季度的判断,降低仓位控制回撤,并在同时期别人恐惧的时候开始乐观。

三季度:在别人倍暴跌吓傻的时候谢总已经开始边做反弹边布局价值买点了,风格老练的很。

四季度:看到这里是稍微有点腹诽的,当然从结果看是完美的,但这种抢反弹的思路对不对确实存疑,之前明显能感觉到风格是偏大偏稳的,但是三四季度的操作主要是侧重于成长股的反弹,颇有点前期参与不够后期弥补的错觉。从持仓行业分析上也能看到三四季度重仓的信息技术其实在之前是占比很少的。

2015年三四季度是个分水岭,合润的超额收益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来自于这里的反弹,是非功过继续往下看。

2016年:季报篇幅少东西,反弹过后收收心

一季度:反弹中调整持仓结构,说实话这段看着是有点迷的,多了很多交易的因素,市场的反弹、尊重市场、减少反弹后的风险暴露,这一类的措辞和之前面对市场时的冷静是有所矛盾的,大白开始利用市场了,而且不是单纯基于估值的利用,而是出于股价涨跌和景气变化的博弈。

二季度:二季度趋势更加明显,在风险收益比之上几乎是写明了卫星加打野的策略,这和当下主流的一些思路比较相似,稳健的做底仓,再配置一些弹性仓位,左手巴菲特右手索罗斯?看后面有没有反思。此外,半年报中也有兴全的惯性表述,努力降低波动,这种控回撤的思想和坤坤那类纯选股的是不一样的。

三季度:继续延续二季度的风格,但博弈的语气在下降。

四季度:应该是首次跑输比较基准,也说明想要长期在不同的时间段战胜市场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里还有个异常点是连续两个季度删除了季报中的展望环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年报中的总结谈到了成长股模式的郑炜以及机构配置风格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白马的结构性牛市谢总是有先见之明的。后面也强调了一贯的投资思路。总体上变化不大。

上篇总结:2013年初上任,二季度开始逐步进入自己的节奏,从始至终对于创业板的结构牛市保持谨慎态度,但是在2015年三季度开始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成长股和超跌股的反弹之上,甚至于中途有没有对纯博弈型个股动过心也不得而知。2016年三四季度开始回归正常平和的状况。总体上谢总的思路一直是稳健价值品种防御,成长景气品种做进攻,偶尔还会参与一下博弈品种。这不就和当下主流的一些做法相似吗?哪种风格都会一点,哪种风格的收益都想要赚一点。好听一点确实是兴全的均衡特色,难听一点说风格漂移?但这个过程中兴全对于光伏、新能车等行业的持续跟踪是值得大加赞扬的。

最后如果带着现在的认知回到2017年三月,我可能真的不会选择大白。期望在下篇中看到一个成熟投资人的演变过程。

$兴全合润LOF(SZ163406)$     $兴全合宜LOF(SZ163417)$     $隆基股份(SH6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