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3】财经晨信:上周市场延续震荡回升,高股息板块再度上行,地产链涨势领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恒生红利低波ETF(SZ159545)$

摘要: 上周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情绪继续回升。市场聚焦地产政策优化交易,震荡上涨,沪深300上涨1.72%。风格方面,大盘价值风格相对表现更好,高股息板块再度上行,小盘成长风格整体转向震荡。行业结构层面,多数行业收涨,地产链涨势领先,TMT板块整体收跌。

一、指数走势点评

周度市场回顾

上周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情绪继续回升。上周市场聚焦地产政策优化交易,震荡上涨,沪深300上涨1.72%,中证1000上涨1.40%。风格方面,大盘价值风格相对表现更好,高股息板块再度上行,小盘成长风格整体转向震荡。行业结构层面,多数行业收涨,地产链涨势领先,如建材、地产、煤炭、有色、化工、轻工等方向表现较好,TMT板块整体收跌。

地产政策再优化,货币政策报告延续稳健基调。上周杭州、西安等城市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截至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仅剩海南省、天津市仍处于部分放开限购的状态;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其指出,下一阶段,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后续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可期。

4月出口数据回升,仍然呈现韧性。以美元计,中国4月出口同比+1.5%,前值-7.5%,出口同比由负转正,验证外需温和修复。地域上,从绝对贡献来看,我国2024年4月同比为正主要为东盟支撑,东盟拉动我国出口同比2.35个百分点。但考虑基数扰动,从相对2021年同期的3年复合同比来看,欧美的边际改善幅度同样明显;产品上,同样从3年复合同比来看,地产后周期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出口增速边际提升,汽车出口增长维持相对稳定,2024年3-4月三年出口复合同比保持在60%以上。

5月10日市场回顾

总体来看,5月10日指数低开,午后拉升翻红。指数表现分化,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中证500创业板指科创50涨跌幅分别为0.27%、0.05%、0.01%、-0.38%、-1.15%、-1.5%。赚钱效应较好,两市成交放量。全A个股1366家上涨、3875家下跌,两市成交额0.91万亿元,较上日增加0.01万亿元。

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加力、经济预期改善,地产链向好。杭州、西安两地同时发布楼市新政,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地产政策交易情绪走强,带动大盘翻红。当下市场处于风格快速轮动状态,上证指数回归小幅波动震荡。港股走高提振A股投资者风险偏好。当日港股走高,恒指、恒科分别上涨2.30%、0.52%,提振投资者信心。

行业上看,5月10日房地产、公用事业、建筑材料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63%、1.34%和1.22%;计算机、美容护理、电子调整居前,分别下跌-1.57%、-1.72%和-1.88%。盘面看,成长板块遭抛压,板块间行业轮动明显。

焦点板块方面:

1、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地产板块延续领涨。5月9日,杭州、西安两大城市相继全面解除住房限购。在政策持续提振之下,带来超跌反弹行情预计能有所延续。而后续楼市销售数据改善以及房企逐步化债完成,修复基本面及业绩,或将带动板块个股更持续的修复行情。

2、结构性增长空间打开,电力、智能电网板块走强。消息面上,国家能源局近日表示,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5月8日,变压器新国标《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4)正式发布,新国标推出有望使国内存量替换更新需求极大增加。

二、宏观要闻

1、国家统计局:4月份CPI同比上涨0.3%,PPI同比下降2.5%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7%,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8%。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1.0%,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3%。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3、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0.3%。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3%。

2、央行:前四个月新增存款7.32万亿元,新增贷款10.19万亿元

5月11日,央行发布数据,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7.45万亿元,同比增长6.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7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6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23万亿元。4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252亿美元,同比下降6.4%。前四个月外币存款增加273亿美元。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1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0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66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943亿元。

3、央行:前四个月新增社融12.73万亿元

5月11日,央行发布数据,初步统计,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44万亿元,同比少增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213亿元,同比多增92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06亿元,同比多减167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26亿元,同比多增204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014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多9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26万亿元,同比少1.0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49亿元,同比少2194亿元。

4、央行: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月10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提到,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好存续的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生效。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推动畅通民营企业信贷、债券、股权融资渠道。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增加民营和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鼓励开展金融适老化服务升级,提高养老金融普惠性。统筹好对绿色发展和传统能源转型的金融支持,持续推动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要根据制造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分行业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做好设备联网、协议互认、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等工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

6、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5万辆,同比增长33.5%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

7、深圳:新能源车指标申请条件调整,取消社保限制

5月11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通告》,通告透露,将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根据现行的《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实施细则》,这意味着市民只需要持居住证,即可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而已有1辆粤B牌的个人,还可以再申请购买1辆混合动力小汽车。

三、策略观察

近期公布的出口、社融数据以及一季报透露了怎样的结构性机会?招商证券的策略分析如下:

23年年报和一季报显示A股盈利整体仍然承压,但拆分主要指标仍然有亮点。招商证券认为,三方面的线索值得重点关注:1)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普遍提升,关注最近三年海外营收占比中枢明显上移的行业如汽车、美容护理、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2)整体A股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年中期的高点后持续下滑,中长期来看,此前产能经历了较长时间收缩,盈利拐点已现的资源品、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以及产能去化尾声的中游制造值得重点关注;3)2014年以来整体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稳步提升,股息率和股利支付率近近几年逐渐上行,关注自由现金流充裕、分红能力强的领域,如煤炭、石油石化、通信、家用电器、纺织服饰、基础建设等。

细分二级行业中,综合考察净利润增速、收入增速、ROE、毛利率、净利率维度,招商证券筛选出业绩延续改善、快速回暖和边际复苏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1)延续改善的出口链(汽车零部件、商用车、白电、小家电、纺织制造),出行/消费链(影视院线、酒店餐饮、旅游景区、白酒、铁路公路等),以及工业金属、航海装备、电力等;2)快速回暖的部分TMT(半导体、元件、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医药(中药、化学制药等),部分资源品(油气开采、贵金属、橡胶等);3)边际复苏的必选/可选消费(饲料、养殖业、食品加工、家电零部件、家居文娱用品等),机械设备领域(通用设备、轨交设备、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等),部分资源品(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农化制品等)。

综合盈利能力(净利润增速、ROE)、产能扩张(存货增速、资本开支增速)、自由现金流/分红、海外营收占比四个维度评分,招商证券重点推荐关注:1)出口/中高端制造领域,如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乘用车等;2)出行/消费链,如家电、纺织服饰、造纸、白酒、酒店餐饮、航运港口等;3)部分资源品领域,如石油石化、小金属、化学原料等;4)盈利恢复较快的科技/医药领域,如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化学制药等。

出口方面,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高于市场预期,且较3月回升幅度较大,整体看外需韧性仍在,支撑出口同环比双增。对多数国家地区的出口增幅均有改善,尤其对东盟、越南、中国香港等出口增速较高。主要品类中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具、集成电路仍然是出口增速较高的领域。

社融方面, 4月社融当期新增为-1987亿,同比少增1.42万亿, 6个月滚动社融增速再度转负。从分项指标来看,为贴现承兑汇票大幅减少,以及政府债券同比负增,是4月新增社融转负的主要贡献;而居民部门融资需求较为疲弱,也对4月融资拖累较大。虽然4月社融负增,但在政府融资和房地产政策加快落地的背景下,二三季度的新增社融有望边际回暖。

综上,招商证券认为,外需方面,考虑到全球PMI的回升以及海外库存周期的位置,出口仍有望保持改善趋势。国内方面,结合年报、一季报,中长期推荐关注此前产能经历了较长时间收缩,盈利拐点已现的资源品、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以及产能去化尾声的中游制造;短期来看,本次年报和一季报后,A股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改善的趋势更加明确,选择各细分领域高ROE高FCF龙头,成为下一个阶段较好的占优风格策略。并且从全年维度来看,一季报业绩增速较高的方向在全年相比业绩增速较低的行业大概率有超额收益。此外,在当前社融增量增速相对低迷,而利率中枢相对较低,呈现典型的资产荒背景下,两类A股有望给投资提供较为稳健的回报。第一类,是各行业绩优的龙头,第二类,是与信贷相关度较低的行业,(如出口链、与地产相关度较低的消费、科技医药等领域)。

(招商证券,《出口、社融以及一季报透露了怎样的结构性机会——A股投资策略周报》,2024/5/11,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关注:

中证A50ETF易方达(563080),场外联接(A类:021206;C类:021207)

科创板50ETF(588080),场外联接(A类:011608;C类:011609)

深证50ETF易方达(159150),场外联接(A类:020517;C类:020518)

红利ETF易方达(515180),场外联接(A类:009051;C类:009052)

四、行业聚焦

上周,农林牧渔行业涨幅第一。

光大证券在农林牧渔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中表示,“产能收缩,业绩改善,养殖链条黎明将至”。具体分析如下:

生猪养殖:业绩改善,产能收缩。1)盈利营收方面,一季度成本和价格均向好,带动猪企减亏。24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97%,猪企出栏普遍增长的情况下,营收下滑主要由于年初猪价承压。毛利同比减亏67.06%,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34.23%。2)资金方面,亏损延续,资产负债表约束依旧。资金链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率方面,23年四季度至24年一季度由于*ST正邦重整持续推进,资产负债率大幅改善,猪企整体资产负债率有所回落,由23年三季度的70.34%降至24年一季度的65.93%。但由于23年底至24年初猪价持续低迷,上市企业亏损局面持续,因此具体来看,各猪企资产负债率仍在恶化。3)产能方面,长期产能继续向下。从中短期供给指标来看,产能去化传导比较顺畅,表现在存货上,23年下半年猪企消耗性生物资产较上半年下降了2%。从长期资产来看,从短到长分别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24年一季度生产性生物资产企稳。能繁母猪去化以及生产成本改善大背景下,14家生猪养殖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从22年四季度至23年四季度连续5个季度下滑,从22年三季度小高位下降近10%。24年一季度行业生产性生物资产企稳回升,季度环比+1.6%,具体来看,行业产能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牧原股份等头部企业,但其他企业普遍仍处于下滑阶段。固定资产总量收缩,在建工程加速下行。猪价低迷压力下,行业环比增速持续下滑,23年四季度和24年一季度环比分别+0.72%、-0.93%,从绝对量来看,当前猪企固定资产已降至23年6月底的水平。在建工程方面,猪企在建工程从21年二季度以来出现了持续性下滑,且该趋势仍在延续,23年下半年环比上半年下降了20.75%。

后周期:下游低迷,业绩承压。1)动保、饲料行业收入持续下行。猪价压力向上传导,导致23年四季度和24年一季度后周期行业收入持续下行。但从相对变化来看,由于养殖端对猪价预期较为乐观,在疫病防控领域的投入加大,24年一季度动保企业收入同比+12.52%。利润下滑更为明显,23年四季度和24年一季度动保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85.93%、-16.39%。饲料板块方面,23年四季度和24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0.38%、8.59%,净利润23年四季度亏损,24年一季度微利。2)下游景气度低迷,资产周转未见明显好转。受下游景气度低迷的影响,23年四季度、24年一季度动保和饲料板块应收账款的绝对额较23年三季度均有明显下滑。从周转天数来看,24年一季度动保和饲料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依然上升,分别增加至123、18天。

肉禽养殖:收入下滑,利润扭亏。由于23年四季度和24年一季度行业处于产能释放周期,因此禽板块收入仍处于下行阶段。白羽肉鸡板块,行业整体受鸡价拖累影响,23年四季度和24年一季度白羽肉鸡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31%、10.31%。受益于产能收敛,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转正,4家白鸡上市公司净利润0.2亿,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种源端。

光大证券认为,行业持续低迷,当前曙光初现。从公布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到,长期资产向短期存货的传导依然顺畅,24年二季度猪价向上确定性较好,上游产能持续收缩,叠加均重、冻品库存等价格压制因素逐步消化,猪价上涨斜率将较为可观。而进入24年下半年,随着生产者行为影响消化、产能缺口兑现、需求旺季回升,猪价上行将更为顺畅。近期板块调整后,诸多优质个股重回价值区间,继续推荐生猪养殖&后周期。

(光大证券,《农林牧渔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产能收缩,业绩改善,养殖链条黎明将至》,2024/5/7,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关注:

现代农业ETF(562900)

数据来源:Wind、同花顺等,2024/5/12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母亲节来了,买份什么基金送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