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业绩拐点已现,能否催化板块行情?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6回复:107喜欢:3

从近几年来看,300医药指数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20年达到高点后,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增速下降,2023年一季度依然录得个位数增长,但从Wind机构一致预期来看,300医药指数2023年归母净利润有望重获20%+增长,业绩迎来向上拐点。

图:近几年300医药指数收入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Wind

从业绩预告情况来看,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3年7月16日,470家A股医药公司中有105家披露2023H1业绩预告,3家披露2023H1业绩快报;披露业绩的108家企业中,2023H1归母净利润端同比下滑的42家,同比增长0~10%的6家,同比增长10~20%的3家,同比增长20~30%的3家,同比增长30~40%的1家,同比增长40~50%的5家,同比增长50~100%的24家,同比增长100%以上的24家。整体来看,医药板块大部分细分领域再今年二季度业绩确定性较为显著,呈现复苏和向上趋势。

图:已披露预告/快报医药公司20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区间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数据截至2023年7月16日

此外,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300医药指数的PE(TTM)处于近10年10%左右的历史百分位,估值到了相对较低的位置,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本次活动】

医药业绩拐点已现,能否催化板块行情?

【活动奖金】

总奖金188元人民币

【参与方式】

1、 关注@易方达指数通医药ETF(SH512010)创业板ETF(SZ159915)

2、 转发+评论:

【格式参考:医药业绩拐点已现,我认为能催化医药板块行情…+理由+$医药ETF(SH512010)$ $药明康德(SH603259)$

3、 注:

1)链接产品代码,精彩独到的见解会打赏10-40元不等;

2)其它回答较好的评论也会获得不定额打赏;

每人限参加一次,多次参与以第一次评论为准!

【活动时间】

即日起~8月4日下午4点

注:活动解释权归易方达基金所有。

$沃森生物(SZ300142)$ #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发布#

(以上仅为对指数成分股客观展示,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过往获奖经历不预示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

请投资者关注投资【医药ETF】基金的特有风险,在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完整版风险提示函详阅易方达官网。

全部讨论

2023-08-01 13:04

医药业绩拐点已现,我认为能催化医药板块行情:
目前整体医药股估值较低,集采对医药股的影响也日渐式微,同时,医药行业在老龄化催化之下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是最确定性的板块。
未来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们健康消费升级 ,医药需求市场广阔。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向下空间有限,向上空间巨大。资金流动性方面。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流动性压力减弱,板块的配置性价比也更加突出。$医药ETF(SH512010)$ $药明康德(SH603259)$

2023-08-04 12:58

医药业绩拐点已现,我认为有希望催化医药板块行情$医药ETF(SH512010)$
医药行业属于疫后复苏逻辑,特别是创新药及其产业链,行业在经历过去两年寒冬后,创新药头部公司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产品管线进入密集兑现期,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板块也获得了密集的政策支持,向高质量发展。医药行业是刚需行业,随经济发展,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医药行业核心是需求和创新驱动,具备良好的长期成长性。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加快创新药产业链融入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即便是遭遇短期的冲击也不会真正改变长期趋势和增长逻辑,相关公司将会回到长期增长的趋势中。目前, 依然有大量临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意味着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基因编辑到个性化医疗,从人工智能到远程医疗,新的技术正在不断推动医药行业的进步。这些创新不仅改善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因此,医药行业的未来增长潜力正在吸引大量的资金。
机构低配是机会,目前公募基金医药股持仓比例和医药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低位。从历史数据看,机构提升医药持仓占比,板块表现较好,相对沪深300指数有超额。目前机构在医药板块仍处于低配水平,未来配置需求可能会继续提升。
估值水平,医药行业现在无论是自身的估值还是相对大盘的估值溢价率都在10年历史的底部附近。因此,医药的估值相对位置比较低,低估值溢价率也已经消化了足够长时间,在业绩拐点出现情况下,具备修复基础。
结构性行情持续,热门板块超得太高有回流需求,而医药新基金随批随发的现象显示,基金公司正在抢夺关键的建仓机会。资金流向医药板块的现象出现可以看作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反应。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投资者往往会寻找那些表现稳健,增长潜力明显的行业。医药行业的特性使其在这种情况下变得越来越吸引人。
在国内制药行业整体向创新药转型的背景下,生物医药公司凭借差异化的创新以及高研发效率有望实现快速崛起。板块目前是明显的价值洼地,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流动性压力减弱,板块的配置性价比也更加突出。

2023-08-04 10:28

医药业绩拐点已现,我认为能催化医药板块行情…+理由+$医药ETF(SH512010)$ $药明康德(SH603259)$
创新出海再扬帆,寻找差异化和高质量创新。总结中国本土创新药出海的过去三个阶段,我们认为创新药出海1.0的逻辑存在内在缺陷,也不适用于当前市场,2023年起创新药出海2.0的逻辑将会重建:同质化、跟随式的创新走向亚非拉,差异化、高质量的创新走向欧美日。新冠疫苗、新冠检测试剂是出海成功的典型案例。双抗、ADC、细胞基因治疗、核酸药物、新冠疫苗等药物以及医疗设备、内镜、手术机器人、基因测序仪、高值耗材等医疗器械,都将成为差异化和高质量创新的代表,也将成为创新出海2.0的重要载体。
内外循环更乐观,自主可控满足国内外需求。我们认为中国医药行业的战略将转变为内外双循环战略。中药未来方向是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建议关注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创新药、品牌中药三大方向。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高值耗材有望打破进口垄断,IVD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国产新型疫苗有望加快上市,满足本土医疗需求升级。上游生命科学服务领域迎来国产化的黄金年代,生物制药耗材、制药装备领域的国产化正快速进行,未来短期看自主可控、长期看横向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