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分析师的未来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4回复:47喜欢:174

又一年新财富投票季,不少卖方研究员祭出了新杀手锏,吟诗作对都成了过气的套路。

在倍感新意的同时,我们同时也有一些小小的伤感:每隔一年看看,拉票名单里就会多出不少新面孔,应接不暇。时间飞快,如今90后都开始走向核心卖方研究岗位。

感慨之余,我们也常常思考、讨论券商研究所的盈利模式,卖方分析师的职业定位和最终归宿。结合从业以来的所见所感,我们有一些话,想在这里和各位分享。

接触过许多投资者,甚至证券公司从业者,都不知道一件事情:券商研究所不止提供卖方服务。

证券业协会编撰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里给过一个数据,在参与调研的95家证券公司里,有87家设有研究所(部门或子公司)。想想看,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频繁发布观点的机构,其实算下来也就二十来家,其它的研究所都在做什么?

答曰:内部服务。所谓内部服务,种类就多了,为自营、资管提供研究支持,公司战略研究,创新业务,甚至为股东机构的业务提供研究服务,都比较常见。如今在卖方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 $华泰证券(SH601688)$ 研究所,早先也是从内部服务做起。在部分券商,内部服务被归入独立部门,命名「战略发展部」或「创新发展部」。

而所谓卖方服务,一般指券商研究所为资产管理机构(买方)提供研究报告和二级市场相关的咨询服务,并获得相应的交易分仓,作为收入来源。

卖方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字「拼」,写得多、跑得勤。这是几年前,一位勤恳著文的分析师告诉我的。这位分析师文风不俗、深入浅出,就在对话不久以后,他的一篇政策解读文章传遍各大财经媒体。

卖方分析师的职能究竟是什么?引用国泰君安研究所负责人黄燕铭的观点,「卖方研究的核心能力是资产定价。」此话甚好,但现实中存在一个问题,无论基金公司或公司内部,对于分析师的考核都是以半年度、年度为期限的,这决定了分析师对证券的定价,往往是短视的,甚至在某些时候,比如某个主题投资机会爆发时,必须是立竿见影的。

从工作流程的角度来说,研究报告形成的过程与媒体有相似之处,各个环节更精细化。经过一轮同业交流,我们发现,由于卖方研究真正转化成佣金或现金收入的过程颇为冗长,对于分析师个人而言,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够高。逐渐地,研究报告在各种渠道流转,分析师越来越注重在公众领域建立影响力,个人价值往往重于平台。

在卖方研究领域,有一对矛盾,似乎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各家卖方研究领域高度重合,明显过剩;另一方面,明星分析师「转会」频繁,身价水涨船高,「泡沫化」严重。

近两年分析师「个人IP化」成为一个热点议题,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扭曲的现象,它导致分析师的薪酬与结构完全不匹配,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研究业务市场化的结果。尽管国内有2000多位注册分析师,但其中研究能力出众的团队并不多,笔力到位而且能坚持的就更少了。关于分析师跳槽的消息,每年都会热闹一阵,身价是否高估,最终还是有定量的标准。

卖方研究的确存在供给过剩的情况,而且都扎堆在行业和公司研究领域。但这不是研究所和分析师的问题,谁是你的金主,你就为谁工作,相应的价值链条也由之构成。换句话说,这是由一整套盈利模式决定的。

按市场化的眼光来看,作为人力和资源密集的业务,卖方研究也许本应走向「少数寡头+多数细分研究」的格局,所谓高市场集中度,这也正是华尔街的现状。

在策略跟行业研究领域,相同题材、相同视角的研究成果颇为常见,而且众说纷纭,难分高下。在分析师人群保持高流动性的情况下,资源似乎并没有被合理配置,尚没有明确的迹象来证明,股票研究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向少数几家大券商聚集的。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券业竞争整体还存在相当多「非市场」的因素,经营效益并不决定一家券商的生死。有能力聚人聚财,就有底气支持业务转型、股权激励,从而吸引分析师流入。

2010年以来就有券商陆续退出二级市场股票研究业务,转型做其它,这可以佐证一点,卖方研究必须是依存于公司整体业务优势的,它很难真正做到「研究引领业务」。就细分领域的研究而言,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以金融产品和大类资产配置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机构,这就是市场竞争和公司优势综合作用的一种结果。

而事实上,卖方研究模式面临的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研究机构对于买方的牵引作用正在减弱。

不可否认,来自外部的竞争对手,正在替代卖方的部分职能。无论中外,这一点都是显见的趋势。就在最近,金融时报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

据统计,基金经理每天平均收到500份来自卖方的研究报告。由于报告数量过多,且内容同质化严重,加上欧盟出台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人提高研究支出的透明度,管理人已开始大幅削减卖方研究预算。一项调查显示,管理人拟削减预算30%,预计每年减少支出近50亿美元。为降低对外部研究的依赖,部分管理人表示今后将强化内部研究团队的培养。(2016/9/18)

在国内,每年一场沸沸扬扬的新财富颁奖,让参与者和旁观者都觉得自己仍然置身于卖方研究的黄金时代,尽管观点时常会错,但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吸睛的目的达到了——毕竟在当今,人气可以当饭吃。

今年7月份,一篇题为《明星基金经理陨落背后》的文章被广泛传播,文章讲述了这么一个case:国内某基金经理曾在遭遇困境时受助于某卖方分析师,事后非但不表恩,还摆手说自己「不需要什么卖方服务」。

这或许算个例,但别忘了一个重要的趋势正在形成:随着买方规模逐渐壮大,他们自身就会拥有更完善的市场信息和资产定价手段,自有的投研团队可以满足常规投资决策需求。

按证券业协会和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15年底证券行业注册分析师的数量是2350人,而基金公司研究人员(不含投资团队)总数则达到1977人,后者绝对数量上已经接近券商分析师。

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创新,让信息服务商、第三方智库也有机会参与到机构服务市场中间来,进一步加强了买方独立决策的可能性。

记得2014年年初的时候,海外有一款名叫「Warren」的移动应用问世,号称要用黑科技为基金经理服务,取代分析师,不少人转发这条新闻时还不忘调侃两句。但是事隔两年,「人工智能」已经被写在各种研报的标题里。腾讯开发的程序,现在已经可以自动生成每日复盘信息了,就想问一句,日报、周报们会不会颤抖?

向缺口领域转移资源,以及转变盈利模式,几乎是当下所有券商研究机构都在思考的问题。

公众对于券商分析师强推骇人观点、新财富疯狂拜票等等诸事的侧目,可以说由来已久。但话说回来,眼下的各家卖方,仍然在向机构和投资者无私奉献着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研究创造的价值并没有消失,只是未被合理转化。

实体行业产能过剩的结局,最后无非是淘汰弱者,或者追随经济整体演变趋势,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对于卖方研究来说,新的增长点在哪?从研究范围来看,是跳脱股债之外,更加细化的全球政策、组合配置、策略模型研究。从目标客户看,是公募基金之外越来越多样化的客户,例如保险机构、集团客户、高净值个人。从业务模式看,是向「去卖方化」的方向转型,向投行业务、自营业务、风险投资及股权投资输送研究能力。这些都是如今的券商研究所颇为缺失的。

而对于最关键的收入模式问题,假以时日,交易分仓不再作为卖方研究唯一的核心收入,那么基于「计时计件」的收费服务,或许会成为新的主流,这同时也对券商研究所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卖方研究的未来,我们期望见到,数据、应用、智库为一体的增值服务体系,可以继续树立券商研究所的专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

微信公众号:券业星球

@今日话题 @不明真相的群众 @黑天鹅邓立君 @Junk @郭荆璞 @若无其事 @东兴证券林阳 @疯狂De石头 @价值at风险 @一朵喵 @小_德 @楼倚天

精彩讨论

江东子弟1232016-10-22 10:50

券商研究95%垃圾。

huangcl09142016-10-22 12:15

雪球也取代了一部分卖方研究

郭荆璞2016-10-22 09:26

卖方研究服务要体现自身的定价能力,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对投资于二级市场的公募基金的服务上,未来几年我们对股东和一些银行保险等大客户的服务收费,将会超过很多券商研究所对公募基金的收费,来自投行、咨询、资产管理上的收入也会超过来自公募的佣金

全部讨论

2016-10-22 12:15

雪球也取代了一部分卖方研究

2016-10-22 10:50

券商研究95%垃圾。

2016-10-28 15:32

确实卖方研究员存在供给过剩,这根本上是由券商家数过多而各家券商的研究所都是各自闭门修炼造成的,研究员资源不可能共享,想象一下,一家券商研究所在路演时,研究员上台解读政策时,策略或行业研究员来自其他券商的情景吗?所以所谓的供给过剩结论明显不符券商行业实际,券商家数减少问题迎刃而解

2016-10-27 10:07

马克

2016-10-23 21:13

券商分析师

2016-10-23 01:57

以后公私募投行们的独立分析能力都是独到的,卖方分析师没市场了,这拼法,他们的身体也不一定能坚持下去,所以,转型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2016-10-22 21:40

文中说得还是比较深入,属于比较行业内的问题;其实还有更大的韭菜教育问题,有太多的人都不知道公司是卖什么的就敢把血汗钱买进去。我就想通过一个比较方便的方式,让买股票的人在几分钟内就能大致掌握一家公司的基本信息,所以我自己写了个App,像我自己这种初级投资者用用还挺好的。app名字就不说了,不想打广告。有心的人自然能找到。

2016-10-22 21:22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