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年十倍组合的经验小结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1回复:20喜欢:31

2014年末设立了$重仓股一只(ZH068736)$ 的组合,从设立到现在五年多取得十倍的收益,可惜只是虚拟组合,实盘收益远远不及。组合不能白做,趁着收益还没跌破10倍,特此尝试对超额收益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中得出一些有用的经验。

说明:

1、设立初衷。14年12月设立了组合,最初目的是希望随便选一只股票,验证随便选股和精心运行的组合进行对比,证明牛市重要的不是选股,当时随便选了一个冀东水泥,结果牛市中涨得不错,而在2015年股灾是收获了组合的最大回撤56%。

到了15年后期,改变了思路:由于当时自己持股都会比较分散,一般都在20只股票以上,最大仓位都没到过10%。为了尝试集中持股,希望通过此组合,验证自己集中仓位的选股能力。因此在组合内保持高仓位,每次只选1-2只股票。

2、该组合收益不代表实际收益水平。本人的雪球实盘组合通常持股5-6只,2017年到现在也就是80%的收益率,属于正常水平。全部账户一起持股大概有20多只,收益率和雪球实盘但是差不多。

收益来源分析:

1、 运气好+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股票

组合设立5年,买入股票共计40只,持有期间没有过基本遇到雷的情况。而资金实盘中持有的阳光电源欧菲光,这两年都遇到过大雷。唯一遇到雷的是新易盛,18年最大客户中兴通讯被禁运,消息出来前两天反而没怎么跌,给了出逃的机会。

可能的原因:在只选一只股票时,常常会选择让自己最舒适的股票。而如阳光电源欧菲光,买入是感觉应该是不错,但是总觉得有些问题,就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这类似索罗斯在危机时会感到背痛?

2、 赔率比胜率更重要

组合历史共买入卖出40只股票,获得正收益的25只,胜率62.5%,正常水平。而收益则来源于赔率,亏钱的,除了一开始的冀东水泥,其他股票中给净值损失最大的只有0.2。而赚钱的股票中,给净值带来正收益超过1的有五只,超过0.2的一共有15只。

原因:为了实现超额收益,或者说虚拟组合不担心风险,我更多选择的是可能是高收益的股票,而少选择银行、公用事业等低赔率、高胜率的股票。--对于小资金可以考虑,满仓一把梭,是可以考虑的,关键是要预估最多赔多少和及时止损。

单支股票损失小或者说赔率高,可能是更多因为在估值的绝对底部建仓,再怎样向下的空间也有限。

3、集中持股

按巴菲特的20个打孔位的思路,好主意总是有限的,当你发现好的机会时,应该用盆来接。这个组合能够取得远超过实盘的收益,正是因为集中的持股。当然集中来自于绝对的好机会,也就是绝佳的赔率。类似现在,由于没有太好的思路,我就会在组合持有2-3只的股票。

4、 选择股票

(1)危机意味着机遇

别人恐惧我贪婪,股票或市场在危机时,反而是买入的机会。按照行为心理学,人们都有厌恶损失的特点,因此在突然发生大的危机时,往往跑得最快。这时候,如果这种担心明显是不合理的或者短期的,而跌幅却容易很多,这时往往是大机会。

例如,18年中兴通讯跌到12元的买入,之后中兴通讯解禁后,买入股价却还在低谷的新易盛,17年5月份市场调整时,买入交易价仅等于几年前芯片大基金入股价格的国科微

需要注意的是,危机与困境反转是不一样的,一般强者恒强,强者在危机后可以恢复,而弱者想扭转颓势则相对更为困难。

(2)利用锚定效应

例如,2018年末,北京君正公告并购ISSI,股价只有两个涨停甚至1个月后又跌回去,市场明显反应不足。

(3)收益来自人少的地方

小时候学习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印象深刻的一个观念是“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股市的热点也类似。我不善于扑捉主升浪,总是习惯于在注意力稀少的方向等待。例如,买入北京君正和国科微时,白马股才如日中天;买入新易盛中兴通讯,5G前景似乎惨淡;买入海正药业,则是核心资产正当时。

5、 降低关注频率

由于只是一个实验虚拟账户,经常是偶尔想起来了才看看,很多时都忘了,这样不经常关注,反而拿得长,抓的住大收益。而实盘账户,每天关注,反而经常是涨了一点就忍不住卖一部分,降低了收益率。这样交易频率也比较低,日均换手率低于2%。

6、 仓位

总体来说,一直保持高仓位,在70%-95%之间波动,高仓位导致高收益和高波动。而仓位的调整对于收益的影响很难讲。

最后,也许真正超额收益的原因,只是这个账户是一直投出了硬币的正面而已。未来该组合还会运行下去,希望能够与雪球共同成长,争取十年能够再翻十倍。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玩赚组合

全部讨论

2020-03-08 00:54

降低关注频率真的有用!亲测!

祝贺老尼克这个组合取得惊艳成绩。不过这个经验小结感觉有点不到位,当然部分是主理人的原因,部分是雪球组合系统的原因。据我平日粗略观察,你这个组合的调仓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大概平均一周一次吧,没记录过,纯属凭感觉猜测。但我的确没想到5年来前前后后投了40只股票,大致算下来大概就是每只股票持有1、2个月左右吧。所以我想,这个组合收益率如此之高,简单地说,恐怕主要是因为选股能力和高抛低吸这两个原因,两个因素占比大概是3:7或者4:6吧(纯属猜测)。选股能力方面,说随机选的很难让我相信。如果能把40只股票的清单连同买入卖出的时间列出来,大概就可以看出来了。其实选股能力无非就这么几种:1、追逐热点,2、基本面选股,3、技术面选股(即趋势选股),4、能力圈选股(即选自己熟悉的股票)。成熟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股票池,所谓随机选,应该也是在自己的股票池中随机选。但股票池可不是随机构建的,也不外乎是凭借上面4种能力构建的。


雪球的组合系统的业绩评级中有两个维度我始终没有搞明白是如何评定的,一个是可复制性,一个是持股分散度。如果持股分散度就是按静态时点组合中的股票数量或股票所属板块/行业的数量来评分,那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肯定会失真了。像你这样前后40只股票估计应该涉及了很多不同的行业/板块,但在任何特定时点,组合中最多3只股票,显示的股票分散度就会总是很低(毕竟你的组合名称也叫重仓一只股),这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你的高收益就是重仓集中持有两三只股票很长时间取得的,而实际上这种高收益是40只股票在5年时间里集体贡献的。


再说可复制性,这个也是一直让我疑惑的指标。我理解的可复制性,是需要基于“组合策略”来评定的。而雪球的组合系统恰好没有提供这个组合管理最重要的机制。所谓组合,绝不仅仅是一个持股清单。一个组合如果没有组合策略,或者组合策略不明确,或者组合策略随机地任意改变,就不成其为组合。组合策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股策略(例如我上面提到的那些),2、集中度或分散度策略,3、仓位管理策略(比如仓位波动范围、调仓周期、动态再平衡),4、换股频度(比如换股周期、换股规模),等等等等。我觉得一个好的组合管理系统应该给用户提供组合策略管理功能,让用户构建组合的时候,通过下拉菜单或勾选可选项的方式定义自己的组合策略,也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调整组合策略。然后,系统根据主理人对组合策略的调整情况和对组合的实际调仓换股情况,比对其操作行为与其制定的组合策略相符的程度,作为可复制性的评分,类似我之前在一个帖子里发的华泰证券对我的“践行力”评分那样。相符程度越高,可复制性评级就越高,也就意味着越容易被他人借鉴和学习,同时,基于这样的可复制性,你作为主理人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的时候,就更容易也更准确。

2020-03-07 20:21

牛逼!

2020-04-17 12:00

为老尼克打call,之前海正那一波主升帅呆了

2020-04-08 15:30

真的。买了不看。可以提高收益率。

2020-03-18 12:55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实验很有意思 归因也有一定的道理

2020-03-18 12:35

借用芒格的一句话: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2020-03-09 23:07

关注了很有收获,如果每次调仓时能有所点评,对学习的人会更多帮助,谢谢!

2020-03-09 16:04

大师什么时候拿下火电这种冷门股试试看

2020-03-09 11:48

很有道理,冷门股+不经常看仓位!的确是赚大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