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9喜欢:0
美国的中小创新药企业兴高采烈,喜迎成本上升[加油]
引用:
2024-05-17 15:17
没有惊喜,药明系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似乎也就没有更坏的消息了。
——只怪你没有坐到餐桌旁,所以只能出现在餐桌上。
韬光养晦,向死而生。
三星生物、Lonza、勃林格殷格翰、Catalent等欧美CDMO巨头开心了。
就连印度的Enzene Biosciences估计也窃喜不已了吧。
$药...

全部讨论

05-17 15:30

跟我们一样,在“国安大局”面前,成本自然没有那么重要。

05-17 15:48

成本是一方面,关键是研发周期慢了一二年,迟早被欧日中医企超越。

药明和其他米国指控我们所谓“依靠政府补贴”的企业还不一样,是实打实的竞争优势,国内生物工程师工资低基数大,还能加班给客户赶进度,目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取代,印度的生物工程师数量也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