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木心

原文木心

价值是假的,利空是真的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打螺丝的巴菲特: 对的,主要是持有者多是看多的,股价自然容易涨,但长期还是取决于企业本身//@打螺丝的巴菲特:回复@原文木心:底部过山车来回震荡,可以持续不断的洗掉浮筹,留下意志坚定的筹码,向上走的时候,压力才不会这么大,才能走得更远

讨论

回复@牛市可期: 70%的股票也没有购买价值,关键还是选股,在正确的价位选持续运营的公司//@牛市可期:回复@原文木心:你可能不知道70%大部分股票价位在2700左右的 指数回来了 钱没回来

忽略短期波动,坚信长期估值

每位持有$中国平安(02318)$ 股票的人都该对自己持有的股票有个估值,低于它买入,高于它卖出。
近两周平安的港股跌去15%,相信经历过山车或者中途加仓的股民们肯定不好受,并且随着股价的下跌,质疑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正如五月上旬市场好的时候,诸多声音觉得平安受益于二季度市场...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芒格学徒: 没认真研究过拼多多,但如果京东价格和拼多多一样或者只贵一点点,我会选择京东或天猫。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拼多多应该还是会有蛮多人用的//@价值投资芒格学徒:回复@茅台88:时间是站在拼多多一边的,复利的效应,10年以后绝不止4千亿

讨论

回复@龙之慧: 套了三年了,刚上市不久就买了//@龙之慧:回复@原文木心:兄弟,套多久了?目标保本出?

讨论

$腾讯控股(00700)$ 最近想着给腾讯毛估下近一年的真实现金流量,也就是忽略股权投资、收购、出售股权带来的影响,只看腾讯近一年给小股东带来的收益。
因此我只计算,现金净额增加值,分红,回购,时间为23年二季度至24年一季度。
现金增加值:从24年一季报可以看出现金净额为925亿,在23...

讨论

$华康股份(SH605077)$ 以当前价格算,分红送股后,股价为17.08元,本身公司市值就不大,送转股后更加具有炒作价值了,不然我实在想不到送转股的好处。股息率约3%,先拿着吧,前几天错过了保本出的价格,下次再有机会直接保本出。[滴汗]

讨论

$华康股份(SH605077)$ 可惜,今天盘中触及卖出价格,但是看盘时已经跌下来了,等合适的机会换成腾讯了

讨论

回复@BRP3-0618: 只能算个大概//@BRP3-0618:回复@原文木心:平安股票投资收益情况从哪里可以看到

讨论

回复@一桶浆糊糊了: 同花顺里的//@一桶浆糊糊了:回复@原文木心:想请问楼主,文中两个H/A溢价率波动图,是什么APP软件里的?

平安港股2天大涨10%,A股将怎么走

五一假期两天,$中国平安(SH601318)$ 港股突突的涨了10%,HA溢价也缩小到11%。如果从中国平安近三年的H/A溢价率历史来看,本身H/A溢价超过20%就是一件小概率的事情,整个持续过程不过占据三年中的五个月。
从股票的持有成本来看,港股通投资平安会收取20%的分红红利税,而A股的话持有一年内收1...

讨论

回复@阿蛮观海: 现在平均持仓成本在290多,大头都是在200多买的//@阿蛮观海:回复@原文木心:两百多买了吗?

讨论

回复@生活不易迎难而上: 没必要以你的想法揣度别人的话,我第一笔是在23年10月24号买入的,买入价是283.4,单纯只是觉得它值才买的//@生活不易迎难而上:回复@原文木心:乱七八糟的想法,一看就是腾讯涨了才买的!

讨论

回复@找简单的事做: 确实,我在考量时应该按照营业利润来算,今年的营业利润应该有1700多亿,按这个指标算的话,腾讯当前pe才13,相当便宜//@找简单的事做:回复@原文木心:去年非国利润 1550 亿,今年大概率 1800 以上吧

讨论

回复@阿秋1990: 嗯,不过最近权益投资应该有所涨幅,我想的是,万亿的投资,你想在一级或者二级市场通过市价买下来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这些投资对主营业务还有着正反馈,因此给不给它折价需要每个人自己判断[笑]//@阿秋1990:回复@原文木心:你算错了,权益投资是8800亿*75%

讨论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年初至今已经实现24.11%的涨幅,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也从0.91涨到了0.927,也就说算上汇率,24.6%的涨幅。按照保守估计,一季度营收增长5%,净利增长10%来算,一季度也有超过350亿的净利润。
假设全年全年净利超过1300亿(大概率是可以实现的),按当前的市值去掉万亿的投...

讨论

回复@si老师: 您说的对,行业也许已经处于出清期,华康还是有其规模优势的//@si老师:回复@彼得小林奇:璐玥大叔4月21号发了一条文章说他的两个对手都成老赖,我想行业在去化过程吧

讨论

回复@彼得小林奇: 这点可能并不是,近五年来代糖每年生产规模都在保持20%的增速,国内消耗规模也差不多这个增速,但是国外的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加,而其中国外的需求又占到总需求的40%。很显然,按照当前的趋势,行业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彼得小林奇:回复@原文木心:我说的是代糖有周期性,...

讨论

回复@si老师: 嗯,这点我同意,关键不理解为啥会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也许成本降,单价也降了),考虑到公司在积极扩产,有点担心未来的销售端。//@si老师:回复@原文木心:购买的原材料到使用是有滞后性的,现在结转成本的库存商品使用的原材料应该还比较贵,你看看现流表上采购商品金额,公司应该...

讨论

回复@彼得小林奇: 大致看了下,晶体糖醇的主要原材料为玉米芯,以玉米为例,23年一月时玉米期货680美元一顿,24年一月降到了460美元,按照国内的收购价大概从2900降到了2200,固然承认大宗商品具有周期性,但是原材料成本下降20%多,居然没有给利润带来提高,这使得我不得不考虑企业本身的问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