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大西虎吃海喝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0喜欢:34
十倍股的几种路径:(1)收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比如早期优衣库、LaserTec(最近五年30%+收入复合增速)。(2)收入低速增长(5%-8%),但是利润率持续提升,带动利润增长,形成双击——比如龟甲万、以及这两年的优衣库。(3)收入完全没增长,甚至小幅负增长,但是利润率大幅提升——比如卡普空,利润率从8%提升到30%(没研究,不知为啥,但光荣也是利润率大幅提升),这就接近4倍。(4)收入大起大落型,关键要买的便宜——比如亚瑟士,07-08、16-19有两次膝盖斩,跌幅高达70%。这两次都跌到8x P/E以下。

热门回复

2023-05-16 10:19

我现在觉得,对于长期投资,需要培养战略洞察的能力。
任何一个行业,很多起点差不多的公司,十年二十年后,差距就拉开了。
譬如我比较过浙江医药 VS 新和成,汇川技术 VS 新时达,申洲国际 VS 鲁泰等,最开始他们的营收,利润,市值都差不多,但是过了5年,10年,就完全不同了。
那么,原因在哪里?
我列举过很多因素,譬如赛道属性差异,申洲国际所在的运动鞋服赛道,由于成长空间巨大,即使是代工企业,也可以成为牛股,而鲁泰所在的赛道,成长性就差了。
浙江医药,新和成,又有点不同,浙江医药的赛道成长性更高,可以类比于申洲国际,但是有一点,它的竞争壁垒太高,浙江医药玩不转,所以它就成为了一个失败的申洲国际,而新和成更加保守,选择技术壁垒更低,成长空间更小的香精香料和化工产品赛道,但是由于和自己的能力匹配,反而长期回报更好,成为了一个成功版本的鲁泰。
汇川技术和新时达也有点意思,当初新时代在电梯领域,产品强于汇川技术,而新时达的布局更多面向机器人这个有前途的产业,看起来似乎想象空间更大。然后最终结局完全不同。
我前面列举的这三对好基友,其实对我们研究企业发展战略非常有启发性。
一个好的战略,肯定要选择成长空间更大的细分市场。因为成长空间小,管理层再牛,也没有英雄用武之地,就如同鲁泰。
但是,选择一个成长空间更大的细分市场,也可能会因为壁垒更高,对手更牛,导致自己的能力不匹配,最终折戟。
所以,最合适的选择,也许是一个成长空间较大,但不是最大,而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细分市场。
就像找老婆,只想找最漂亮的,就会完蛋,而要找一个和自己门当户对的。
当然,在行业早期,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管理层的水平?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依然是营收增速和利润率。
好公司在行业逆境时也经常能够保持超过同行的增速。
而好公司的利润率(毛利率,净利率)也往往是行业顶尖的。
最牛逼的管理层,不会一开始选择最高难度的赛道,而选择合适自己赛道,积累实力,一步步成长。
从这个角度,理想汽车可能就是这样的选手。
汇川技术,最开始在电梯赛道,技术不如新时达,底层电梯采用汇川,高层电梯采用新时达,但是有一点,那几年汇川技术的营收增速,和利润率都领先新时达。
好的公司,也许是懂得苟,猥琐发育的。当然,苟的同时,它的志向也是远大的。但是他们务实,基础扎实,就像郭靖一样,内功深厚,利润率高就是运营能力的体现。
人家可以把一个平凡的业务做到顶尖的利润率,那么一旦切入一个更好的细分市场,自然就会鱼跃龙门,龙游大海。

2023-05-16 09:26

资料不错,收藏了。
总结起来,十倍股其实就是两类,足够好的赛道,例如基恩士这个机器视觉龙头,不亚于茅台的利润率,再比如disco这个半导体设备龙头,或者是足够便宜的价格,比如文中提到的亚瑟士。
A股有个问题,恒时高估,越是好的赛道,估值越高,看看迈瑞医疗这样的,赛道好,公司好,但是你要说投资回报,也没有多么吸引人。
另外一类,足够便宜的价格。譬如剑桥科技,这轮AI炒作最核心的标的之一,问题是底部有谁能够有胆量重仓它?
还有港股的高伟电子,这几年也是超级牛股,但是这个赛道,摄像模组,却没有让人重仓的欲望。
足够便宜,赛道一般般,事后看十倍股似乎理所当然,但是事先谁敢重仓呢?
如果回到赛道本身,日本通缩期间的牛股,其实还是有规律的,因为日本没有赶上IT浪潮,所以互联网牛股就没有了,但是精密机械和自动化,消费,这两块,日本还是有优势的。
文中的hoya,归类于医疗板块,但这个归类其实偏颇了,更应该归类于精密零部件板块。
消费板块,我之前也多次研究过,要么是受益通缩的必选消费的公司,例如优衣库,似鸟控股Nitori,要么是不怕通缩的可选消费公司,例如运动休闲赛道,亚瑟士所在的运动鞋服,禧玛诺所在的户外自行车。
消费通缩,人们会拼命压缩必选消费,更多采购零售渠道自有品牌,白牌产品,这就是消费降级,但是与此同时,人类需要精神享受,所以依然会在自己喜欢的可选消费领域砸下重金,就像亚瑟士,nike为代表的户外鞋服,禧玛诺所在的山地自行车等。
当然,除了赛道的差异之外,我之前也提到一点,日本的很多牛股,都是国际化成功的。
如果对比任何一个赛道的日本公司,可以发现,国际化成功的也是寥寥无几,但是能够出海的和不能够出海的,完全就是两个命运。
譬如我比较过美津浓(MIZUNO) VS 亚瑟士。

2023-05-16 10:42

企业发展路径很多是被动的选择。但是不同的发展路径,从长期来看命运完全不同。
譬如一个做相机的公司,做到后来,相机被手机替代,他就歇菜了。当然,做相机的公司,光学技术可以复用,所以尼康变成了内窥镜巨头,而富士变成了影像医疗设备巨头。
而同样做相机的索尼,有上游芯片业务,芯片业务比起下游,通用性更强,相机的CIS芯片,可以平滑切换到手机CIS芯片,所以索尼反而是最不怕手机替代相机的这种技术颠覆的。
回到速冻水饺和火锅配料。
三全选择了速冻水饺,但是这个品类先天就是C端为主的,三全自然路径依赖,最终想做自动外卖零售机器,却没想到这是个死路,被美团的人工跑腿外卖给截胡了。
安井食品选择了火锅配料,这个品类先天就是B端为主的,最后反而可以同时横跨B,C端,最后杀入预制菜等相邻赛道,凭借自己的渠道规模,一统天下。
三岁看好,企业很多时候也是这样的。
你以为你有很多选择,但是其实你一开始的布局就决定了你的路径依赖。

2023-05-16 09:50

文中提到的HOSHIZAKI星崎,我第一次听说,就搜索了下资料。
有两点启发:
1.全产业链的研究
制冷设备受益于冷链爆发。
日本通缩期间,冷冻食品和预制菜是受益的,但是这些消费品盈利能力一般,并没有诞生牛股,反而他们的上游领域,制冷设备,投资回报更好。
如果研究一个赛道,一定能把整个产业链研究一遍,因为也许下游不好上游好,上游不好下游好。
2.国际化
日本面临人口老龄化和消费通缩,如果只专注本国,肯定是不会有成长性的。
2020年日本星崎来自海外的收入占比达30.30%,其中美国市场收入占比达19.30%,排名第一。

2023-05-16 10:29

看看消费领域的牛股,也有启发。
譬如海天味业,安井食品,为什么各自成为了行业牛股?
很重要一点,他们都不是纯C端的,他们在餐饮赛道的占比很高。
每个行业都是不同的。有的行业C端占比高,那么从C端切入再降维打击B端,就是轻而易举。但是有的行业,也许从B端切入,更容易做大,最后反攻C端。
海天味业选择的酱油,是调味品里规模最大的。如果在这个品类做到第一,再去抢占其它细分品类,就是以大欺小。
同样,安井食品所在的火锅配料,也是规模最大的细分赛道。
所以,海天味业,安井食品能够做大,其实是有原因的。
那么下一次,我们碰到一个行业,能否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路径有大概的判断?
这个判断错误,那么选择长期牛股就会错误。
因为成功的牛股,背后的成功路径其实也是有规律的。大部分的企业发展战略路径,都无法让他成为龙头。就像战国七雄,秦国天时地利人和,其它国家只有天时人和,没有地利,依然要完蛋。

2023-05-16 11:16

饭店厨师对海天味业的产品黏性极大,调味品关乎菜品质量和口感,很多厨师培训学校用海天酱油,饭店厨师大概率会继续用海天酱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就餐,调味品销量不断增长,更应关注餐饮行业集中拿货,而不是观察C端零星消费。

2023-05-16 09:54

当然,研究牛股,只能开阔我们的思维,但不能够机械对标,帮助我们找到本国的牛股。
譬如看到日本的HOSHIZAKI星崎成为牛股,我们就在A股港股寻找对应的赛道公司。
因为每个国家的竞争格局,估值都不同,这些对于是否能成为牛股都至关重要。
中国有更牛逼的家电全品类巨头,所以也许不会诞生制冷设备这个细分品类的超级牛股?
中国的速冻食品和预制菜,虽然商业属性一般,但是市场规模比日本大了那么多倍,不用出海,也可以造就安井食品这样的大牛股。

2023-05-16 12:32

看下维柴动力,简直是教科书般的战略规划和执行。

2023-05-16 19:45

公司成立的那一刻;基因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个基因就是当时的团队资源;当时的创业环境。

2023-05-16 13:21

醍醐灌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