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翻译,什么叫便宜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22回复:114喜欢:433


1,安踏,2008

2008年,安踏依然处于高速成长之中。前一年,也就是2007年,安踏于7月份港股上市。当年安踏收入达到34亿,净利润6.75亿。

2008年,安踏收入达52.5亿,同比增长54.7%。净利润达10亿,同比增长66.4%。

而也正是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市场大跌,安踏PE跌至6倍PE。

6倍PE,对50%增长。这叫便宜。

2009年,安踏收入同比增长26.9%,净利润同比增长39.8%。


2,申洲国际,2008

也是2008年,申洲国际收入同比增长32%,净利润同比增长72%。

而当年申洲国际PE跌至3倍,让人绝望。

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申洲国际收入同比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79%。

3倍PE,对30%增长。这叫便宜。


可能有人说,2008年是百年一遇的危机,太罕见。OK。


3,美东汽车,2015-2019

2015-2016年,美东汽车绝大部分时间PE在8.5倍一下。

2017-2019年上半年,美东汽车PE从未超过15倍。

而2016年,美东汽车收入同比增长30%,净利润同比增长49%。

2017年,美东汽车收入同比增长23%,净利润同比增长81%。

10倍PE,对30%+增长,这算便宜。

市场不是没给机会,给的时间窗口还相当长。


4,颐海国际,2017

2017年,颐海国际大部分时间PE在25倍以下,

而2016年,颐海国际收入同比增长29.5%,净利润同比增长50%。2017年收入同比51%,净利润同比40%。

25倍PE,对40%+增长,这也算便宜,当然没前几个和后面几个便宜。


5,中国联塑,2018

2018年,中国联塑跌到4.5倍PE。而前一年2017年,中国联塑收入同比18%,净利润同比19%。

2018年中国联塑收入同比16%,净利润同比8%。

5PE,对10%增长,这算便宜。


6,兴发铝业,2014-2022

兴发铝业,市值小没人关注,我知道。2014-2022年,兴发铝业PE从未超过6倍,经常掉到3-4倍。

而公司2014年收入同比24%,净利润同比72%。

2014-2022年,公司复合增速大幅超过20%。

4PE,对20%增速,这算便宜。


还有招商银行2014年5 PE,美的集团2015年8 PE,等等等。


有人又说了,这些事后看都是大牛股,难免有后视镜之嫌。

那当然了,也有一大堆不少估值很低,但后来收入利润再也没增长的公司。

这就涉及到买入的原则和标准:


1,管理层烂,是第一大风险。

如果是好公司,他还能爬出坑。

比如安踏,你即便买在2008年高点,到现在也涨了10倍。

再比如茅台腾讯,也是同样。

但如果买的是烂公司,那就没有然后了。


2,没有增长,是第二大风险。

没有增长,估值可能永远趴在地板。

没有增长,高估值的有可能直接掉到10PE以下。


3,不分红,是第三大风险。

有分红,估值还有起码的支撑。

靠股息,10PE,50%分红,还有5个点股息。5倍PE,50%分红,还能有10%的收益率。

安踏,曾经60%-70%分红率,这两年有所降低。但服装这个生意,本质是可以高分红的。

申洲国际,常年50%分红率。

美东汽车,常年50%分红率,去年90%分红率。


结合以上,买入前问自己:

1,这公司管理层值得信任吗?志识恒(志向、学识、恒心)都咋样?是它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吗?

2,收入还有至少4倍增长空间吗?凭什么?是行业普遍增长,还是集中度提升?(收入利润增长4倍,估值提升1.5倍,就是10倍股。)

3,商业模式咋样,具备高分红的潜力吗?


如果都打了对钩,那就耐心等待吧。毕竟,没有惊,就没有喜。要不怎么叫惊喜呢?


全部讨论

2022-04-22 10:39

1,安踏,2008
2008年,安踏依然处于高速成长之中。前一年,也就是2007年,安踏于7月份港股上市。当年安踏收入达到34亿,净利润6.75亿。
2008年,安踏收入达52.5亿,同比增长54.7%。净利润达10亿,同比增长66.4%。
而也正是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市场大跌,安踏PE跌至6倍PE。
6倍PE,对50%增长。这叫便宜。
2009年,安踏收入同比增长26.9%,净利润同比增长39.8%。
2,申洲国际,2008
也是2008年,申洲国际收入同比增长32%,净利润同比增长72%。
而当年申洲国际PE跌至3倍,让人绝望。
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申洲国际收入同比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79%。
3倍PE,对30%增长。这叫便宜。
可能有人说,2008年是百年一遇的危机,太罕见。OK。
3,美东汽车,2015-2019
2015-2016年,美东汽车绝大部分时间PE在8.5倍一下。
2017-2019年上半年,美东汽车PE从未超过15倍。
而2016年,美东汽车收入同比增长30%,净利润同比增长49%。
2017年,美东汽车收入同比增长23%,净利润同比增长81%。
10倍PE,对30%+增长,这算便宜。
市场不是没给机会,给的时间窗口还相当长。
4,颐海国际,2017
2017年,颐海国际大部分时间PE在25倍以下,
而2016年,颐海国际收入同比增长29.5%,净利润同比增长50%。2017年收入同比51%,净利润同比40%。
25倍PE,对40%+增长,这也算便宜,当然没前几个和后面几个便宜。
5,中国联塑,2018
2018年,中国联塑跌到4.5倍PE。而前一年2017年,中国联塑收入同比18%,净利润同比19%。
2018年中国联塑收入同比16%,净利润同比8%。
5PE,对10%增长,这算便宜。
6,兴发铝业,2014-2022
兴发铝业,市值小没人关注,我知道。2014-2022年,兴发铝业PE从未超过6倍,经常掉到3-4倍。
而公司2014年收入同比24%,净利润同比72%。
2014-2022年,公司复合增速大幅超过20%。
4PE,对20%增速,这算便宜。
还有招商银行2014年5 PE,美的集团2015年8 PE,等等等。
有人又说了,这些事后看都是大牛股,难免有后视镜之嫌。
那当然了,也有一大堆不少估值很低,但后来收入利润再也没增长的公司。
这就涉及到买入的原则和标准:
1,管理层烂,是第一大风险。
如果是好公司,他还能爬出坑。
比如安踏,你即便买在2008年高点,到现在也涨了10倍。
再比如茅台、腾讯,也是同样。
但如果买的是烂公司,那就没有然后了。
2,没有增长,是第二大风险。
没有增长,估值可能永远趴在地板。
没有增长,高估值的有可能直接掉到10PE以下。
3,不分红,是第三大风险。
有分红,估值还有起码的支撑。
靠股息,10PE,50%分红,还有5个点股息。5倍PE,50%分红,还能有10%的收益率。
安踏,曾经60%-70%分红率,这两年有所降低。但服装这个生意,本质是可以高分红的。
申洲国际,常年50%分红率。
美东汽车,常年50%分红率,去年90%分红率。
结合以上,买入前问自己:
1,这公司管理层值得信任吗?志识恒(志向、学识、恒心)都咋样?是它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吗?
2,收入还有至少4倍增长空间吗?凭什么?是行业普遍增长,还是集中度提升?(收入利润增长4倍,估值提升1.5倍,就是10倍股。)
3,商业模式咋样,具备高分红的潜力吗?
如果都打了对钩,那就耐心等待吧。毕竟,没有惊,就没有喜。要不怎么叫惊喜呢?

2022-04-21 16:00

来点致富密码

2022-04-21 15:54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2022-04-21 14:51

收藏了

2022-04-21 14:20

请虎大指点一下港股致富代码,到底哪些票长期看真的便宜了。互联网和消费增速下滑特别明显(甚至倒退),跌了那么多估值还是高,最怕越跌估值越高。

2022-09-14 18:37

现在格力这个pe 算便宜吗

2022-04-23 23:36

15年格力美的是很便宜的,13年的茅台也是很便宜的

2022-04-22 13:39

搞股票这么多年,商业模式第一位,管理层第二位,估值,分红,成长性都要有。市场处于兴奋期,对成长性公司估值给到天上去。熊市呢,投资者信心烟消云散,又格外看重分红,没有分红得公司就是垃圾。市场总是牛熊转换的,遇到被过分追捧的公司,估值呈现泡沫化时坚决卖掉。

2022-04-22 09:21

$敏华控股(01999)$ 再跌一半可还行

2022-04-21 17:59

股市无情人有情,感激,涕零.......感谢 @否否有耐心 @星辉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