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线策略,再来看个清楚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9回复:132喜欢:503
每天晚上各大财经电视台,投资网红都会逼叨逼的给你分析股市。听到耳朵都出茧的一句话就是:某某股金叉死叉,某某股突破20日均线,60日阻力线,哔哩吧啦。这里提到的就是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是之前n天的收盘键的简单算术平均。大家一天到晚连篇累牍的说均线,可是她到底有多少实际用处呢?或者这已是路人皆知的指标,所以早都没有了效用。


均线体系最简单的有两种。首先是单均线,用股价和均线比,股价高于均线买入,低于均线卖出。再就是双均线,一个短均线(5日),一个长均线(20日),短均线上穿长均线叫“金叉”,买入信号;短均线下穿长均线叫“死叉”,卖出信号。



经过我的回测,下面来揭晓答案。
1. 均线体系在中国还有效,但在美国香港成熟市场已经完全失效。
2. 单均线明显比双均线收益高,更加容易使用。
3. 波动越大的指数,最佳均线天数就越小,反之亦然。
4. 均线不仅可以直接作为策略来进行指数ETF投资,也可以作为更加复杂策略的择时条件,用处多多。



回测数据

上证50, 2014-1-2 to 2016-6-17, 指数年化 7.3%
最佳均线组合 (1, 180), 年化 16.3%

沪深300,2005-1-4 to 2016-6-18, 指数年化10.6%
最佳均线组合(1,43),年化 26%,吼吼十年十倍就这么容易被实现了。
同时还测了2010年以来均线年化10.5%,高于指数-0.80%

中证500,2007-1-15 to 2016-6-17,指数年化11.90%
最佳均线组合(1,15),年化19.4%
同时还测了2010年以来的均线年化14.2%,高于指数3.60%

创业板指,2010-6-1 to 2016-6-17, 指数年化13.9%
最佳均线组合(1,30),年化28.4%

根据以上均线信号买卖不仅可以大幅跑赢指数,而其他任意参数组合也大概率可以战胜指数。如果和上证指数相比,那么优势将更加明显。这里演算时空仓时就只是空仓,如果换仓到债券,则可以进一步增加几个点的收益。

均线策略是个趋势策略,在市场趋势形成的时候,策略会有很不错的表现,但是市场弱势转向震荡行情,均线策略就会频繁发出买卖信号,导致亏损。再结合我国的市场情况,均线策略注定是一个高盈亏比,低胜率的策略。(引用 @量化小王子





香港恒生,1996-01-12 to 2016-6-17,指数年化 3.0%
最佳均线组合(1,7),年化6.5%
各种参数组合大概率跑输市场,只有少数组合能够战胜市场。但是考虑到最佳均线仅为7天,敏感度很高,会发出大量买卖信号。因为港股投资手续费比较高,实际操作收益会进一步打折扣。

标普500, 1985-4-23 to 2016-6-18,指数年化8.00%
最佳组合:无,各种参数组合大都只有1%-2%的收益,完全落后指数


祝大家好运
@持有封基, @青春的泥沼, @量化钢铁侠, @量化哥@东边的小石头@骑行夜幕的统计客, @Stevevai1983@宽客演义@Anbit自由之路@量化哥@铁公鸡金融@明镜台@lomycat

精彩讨论

正宗五斗米2016-06-18 21:38

说均线没有的肯定是还不会用均线的

瓷感白2016-06-18 21:49

你可能忽视了均线在减少回撤方面的作用。我看到你有18个组合,最差的一个收益是-37%,你如果用任何一个双均线系统,投资足够分散,都不会是这个结果。我的组合$均线是王道(ZH800040)$ $均线是王道美股版(ZH803242)$ 迄今都没有发生过大于3%的回撤。你可以回测一下日经指数1990年以来的走势,会明白我的意思。

另外,单均线系统是风险很大的。举例说,牛市里突破50均线可能是买点,熊市突破50均线可能是卖点。提倡使用双均线。

小锷2016-06-19 00:34

说均线对美股没用的都没入门呢

JoinQuant聚宽2016-06-20 11:25

用户在JoinQuant社区分享的均线策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6-06-19 00:34

说均线对美股没用的都没入门呢

2016-10-05 22:07

帖主对均线体系的回测结果:1. 均线体系在中国还有效,但在美国香港成熟市场已经完全失效。2. 单均线明显比双均线收益高,更加容易使用。3. 波动越大的指数,最佳均线天数就越小,反之亦然。4. 均线不仅可以直接作为策略来进行指数ETF投资,也可以作为更加复杂策略的择时条件,用处多多。

2016-09-04 00:17

太多SB对技术分析持仇视态度,也难怪,这东面没十年八年学不好,懒人自然倾向于贬低自己不懂的东西。其实你们攻击技术分折的点就错了,技术分析的本质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描述现在,是把市场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通过指标来显性和量化。说到底,技术是死的,分析依然靠人。

2016-07-04 23:42

几年前我也反复测算过。考虑到交易费用和实际买卖价格的偏差,绝大多数指数几乎在任何均线选择下,长期都战胜不了指数本身。但确实可以减小回撤,回避掉超大熊市。

2016-06-29 10:24

正在学习使用均线工具

2016-06-25 23:47

技术指标比如金叉,只告诉你涨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

2016-06-25 22:20

通过优化的参数,容易curve fitting, 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用来living trading, 亏钱概率很大

2016-06-24 19:39

说点积极的,,喜欢研究是好事,如果喜欢量化,不能这么搞,过度优化参数不是什么好事。

2016-06-24 13:01

均线……呵呵,不懂的总是能写出满屏文章。

2016-06-23 18:08

我觉得只是一个工具,参考下而已,没有那么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