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周报(第84期):重视中下游创新,重视光伏战略性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核心观点

行业整体策略:重视电动车中下游创新,重视光伏战略性机会

从渗透率的提升看,电动车的需求持续好于预期,其中终端的创新是推动力和投资机会所在。光伏中周期底部逐步明晰,迎来战略性布局机会。重视结构性机会中的弹性,如电网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

1)我国近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4月1-14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同比+32%,环比+2%;销量渗透率超50%。我们预计,随着主流车企新车型的持续推出(如理想L6)及降价的落地,全年销量有望超1200万辆。

2)重视龙头在产业周期低谷的拓展。a)宁德时代与下游开展战略合作:国家电投(储能)、沃尔沃汽车(回收等)、地上铁(城市配送电动化等)。b)亿纬锂能与晶科储能、林洋储能等达成共计约19GWh的储能战略合作。c)星源材质与三星SDI签订战略备忘录(22.2亿湿法涂覆隔膜)。

3)重视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和新市场。当升科技固态正极材料已导入辉能、清陶、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多家客户,并成功配套用于上汽集团、越南VinFast等车企固态车型上。

光伏产业链核心观点:中期底部将很快到来

1)周期底部,供需将逐步优化。竞争格局好的环节的供需向好趋势将更优:如胶膜环节,龙头福斯特计划调整杭州基地募投项目投产节奏,将剩余的产能延期至2025年底投产。

2)重视海上光伏新市场开拓,储能是解决消纳问题核心措施。a)近期,首个国家级光伏用海政策印发,支持四类用海形式:核电温排水区、盐田盐池、围海养殖区、海上风光同场。b)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风电产业链核心观点:

1)风机平均单机功率大幅提升。2023年新增装机风机平均单机功率为5.6MW,同比+24.6%。

2)整机企业整体集中度小幅提升。2023年,国内风机市场CR3为51.50%,同比+0.64pct;CR5为73.76%,同比+1.49pct。

3)国内首个省级(内蒙古)可再生能源制氢管理办法发布。

周观点

(一)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宁德时代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理想汽车发布L6。据乘联会,4月1-14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2%,较上月同期增长2%;4月1-14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6.8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3%,较上月同期增长8%,4月1-14日新能源汽车零售及批发销量渗透率均超过50%。4月18日,理想举办理想L6发布会,L6 CLTC综合续航1390km、纯电续航212km,售价24.98万元起,从下周开启首批用户交付,5月开启大批量交付,4月预计能够交付2000台。我们预计,随着主流车企新车型的持续推出及降价的落地,全年销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

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盈利能力保持强劲。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797.7亿元,同比-10.41%,环比-24.91%;实现归母净利105.1亿元,同比+7%,环比-19.00%,扣非92.5亿元,同比+18.56%,环比-28.47%。公司一季度电池销量约95GWh,其中储能占比接近20%。公司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根据SNE统计,2024年1-2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38.4%,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数据,2024年1-3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48.9%,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海外建厂方面,2023年德国工厂在爬坡,预计2024年盈亏平衡。展望全年,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强劲,随着海外产能以及神行等新产品放量,公司全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受益标的:

1)格局好的龙头:宁德时代、天赐等。

2)出海领先的龙头:璞泰来亿纬锂能新宙邦科达利等。

3)创新与弹性:华为等终端创新;碳酸锂等弹性。

(二)光伏:否极泰来,把握预期低点

本周产业链报价: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2元/kg,环-8.8%,颗粒硅均价48元/kg,环-12.7%;182/210的N型硅片报价1.6/2.3元/片,环平/-8%;182型TOPCon电池片报价0.41元/W,环-2.4%;组件报价环平为主。随着硅料报价步入4.5-5万元/吨区间,报价已经逼近二线企业经营层面全成本,售价与盈利底部明确(不排除加速去库存带来的短期报价超跌)。

排产数据:硅料4月排产17.68万吨,环+3.39%;硅片4月排产67.38GW,环-4.40%;电池片4月排产64.07GW,环+12.67%;组件4月排产59.48GW,环+9.42%。4月排产小幅增长,5、6月随着全球各地展会开启、装机恢复,排产有望持续提升。

行业底部,现金流为王,头部企业分化行至中局。近期光伏行业辅材企业公告业绩下修,核心原因为“客户(组件企业)商业承兑汇票存在大量逾期”,部分二三线组件厂现金流恶化已接近极点。从经营层面看,现金流与技术降本增效、产能开工率、产品售价等息息相关,在极致内卷环境下,最领先企业在排产、降本增效速度、销售售价上已与行业其他玩家分化。行业底部,最优秀的企业有望走出独特的风景。

受益标的:

1)核心成长:隆基通威、晶科、晶澳阿特斯、中环、天合、阳光等。

2)辅材:福斯特通灵股份等。

3)新成长:爱旭股份、异质结、钙钛矿产业链等。

(三)风电:风电装机快速增长,平均单机功率大幅提升

风电行业本周我们的观点如下:

风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平均单机功率大幅提升。

1)4月19日,CWEA发布《2023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2023年国内风电新增吊装容量79.37GW,同比+59.28%;其中,陆风新增吊装72.19GW,同比+61.61%;海风新增吊装7.18GW,同比+39.21%。截至2023年末,国内风电累计吊装474.60GW,同比+19.98%;其中,陆风累计吊装436.90GW,同比+19.38%;海风累计吊装37.70GW,同比+23.56%。

2)2023年,新增装机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功率为5.6MW,同比+24.6%;其中,陆风机组平均功率为5.4MW,同比+25.6%;海风机组平均功率为9.6MW,同比+29.7%。

整机企业整体集中度小幅提升,海风竞争较为激烈。

2023年,国内风电市场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15家,同比持平;前五分别为,金风科技15.67GW(19.74%)、远景能源14.88GW(18.75%)、运达股份10.41GW(13.11%)、明阳智能10.18GW(12.81%)、三一重能7.41GW(9.33%)。CR3为51.50%,同比+0.64pct;CR5为73.76%,同比+1.49pct;CR10为98.56%,同比-0.02pct。海风CR3为72.40%,同比-2.25pct;海风CR5为87.15%,同比-9.75pct。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两海主线”。

1)海缆:东方电缆等;

2)塔筒/桩基:泰胜风能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海力风电天能重工等;

3)铸锻件等零部件:金雷股份日月股份振江股份禾望电气等。

板块和公司跟踪

新能源汽车行业层面: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扩建项目节能报告获批。

新能源汽车公司层面:天奈科技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420,400股,根据公司股份回购方案,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并在披露本公告日之后的三年内予以转让。

光伏行业层面:欧洲最大光伏组件厂即将落幕, 印度对从中国及越南进口的光伏玻璃展开反倾销调查

光伏公司层面:明冠新材、福斯特等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风电行业层面: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招投标。

风电公司层面:运达股份等公司披露2023年财务数据。

风险

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正文内容

周观点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一)新能源汽车:3月新能源零售预计75.0万辆,4月下游需求有望超预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本周我们的观点如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宁德时代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理想汽车发布L6。据乘联会,4月1-14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2%,较上月同期增长2%;4月1-14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6.8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3%,较上月同期增长8%,4月1-14日新能源汽车零售及批发销量渗透率均超过50%。4月18日,理想举办理想L6发布会,L6 CLTC综合续航1390km、纯电续航212km,售价24.98万元起,从下周开启首批用户交付,5月开启大批量交付,4月预计能够交付2000台。我们预计,随着主流车企新车型的持续推出及降价的落地,全年销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

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盈利能力保持强劲。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797.7亿元,同比-10.41%,环比-24.91%;实现归母净利105.1亿元,同比+7%,环比-19.00%,扣非92.5亿元,同比+18.56%,环比-28.47%。公司一季度电池销量约95GWh,其中储能占比接近20%。公司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根据SNE统计,2024年1-2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38.4%,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数据,2024年1-3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48.9%,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海外建厂方面,2023年德国工厂在爬坡,预计2024年盈亏平衡。展望全年,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强劲,随着海外产能以及神行等新产品放量,公司全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受益标的:

1)格局好的龙头:宁德时代、天赐等。

2)出海领先的龙头:璞泰来、亿纬锂能、新宙邦、科达利等。

3)创新与弹性:华为等终端创新;碳酸锂等弹性。

(二)光伏:否极泰来,把握预期低点

光伏行业本周我们的观点如下:

本周产业链报价: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2元/kg,环-8.8%,颗粒硅均价48元/kg,环-12.7%;182/210的N型硅片报价1.6/2.3元/片,环平/-8%;182型TOPCon电池片报价0.41元/W,环-2.4%;组件报价环平为主。随着硅料报价步入4.5-5万元/吨区间,报价已经逼近二线企业经营层面全成本,售价与盈利底部明确(不排除加速去库存带来的短期报价超跌)。

排产数据:硅料4月排产17.68万吨,环+3.39%;硅片4月排产67.38GW,环-4.40%;电池片4月排产64.07GW,环+12.67%;组件4月排产59.48GW,环+9.42%。4月排产小幅增长,5、6月随着全球各地展会开启、装机恢复,排产有望持续提升。

行业底部,现金流为王,头部企业分化行至中局。近期光伏行业辅材企业公告业绩下修,核心原因为“客户(组件企业)商业承兑汇票存在大量逾期”,部分二三线组件厂现金流恶化已接近极点。从经营层面看,现金流与技术降本增效、产能开工率、产品售价等息息相关,在极致内卷环境下,最领先企业在排产、降本增效速度、销售售价上已与行业其他玩家分化。行业底部,最优秀的企业有望走出独特的风景。

受益标的:

1)核心成长:隆基、通威、晶科、晶澳、阿特斯、中环、天合、阳光等。

2)辅材:福斯特、通灵股份等。

3)新成长:爱旭股份、异质结、钙钛矿产业链等。

(三)风电风电装机快速增长,平均单机功率大幅提升

风电行业本周我们的观点如下:

风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平均单机功率大幅提升。

1)4月19日,CWEA发布《2023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2023年国内风电新增吊装容量79.37GW,同比+59.28%;其中,陆风新增吊装72.19GW,同比+61.61%;海风新增吊装7.18GW,同比+39.21%。截至2023年末,国内风电累计吊装474.60GW,同比+19.98%;其中,陆风累计吊装436.90GW,同比+19.38%;海风累计吊装37.70GW,同比+23.56%。

2)2023年,新增装机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功率为5.6MW,同比+24.6%;其中,陆风机组平均功率为5.4MW,同比+25.6%;海风机组平均功率为9.6MW,同比+29.7%。

整机企业整体集中度小幅提升,海风竞争较为激烈。

2023年,国内风电市场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15家,同比持平;前五分别为,金风科技15.67GW(19.74%)、远景能源14.88GW(18.75%)、运达股份10.41GW(13.11%)、明阳智能10.18GW(12.81%)、三一重能7.41GW(9.33%)。CR3为51.50%,同比+0.64pct;CR5为73.76%,同比+1.49pct;CR10为98.56%,同比-0.02pct。海风CR3为72.40%,同比-2.25pct;海风CR5为87.15%,同比-9.75pct。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两海主线”。

1)海缆:东方电缆等;

2)塔筒/桩基:泰胜风能、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海力风电、天能重工等;

3)铸锻件等零部件:金雷股份、日月股份、振江股份、禾望电气等。

产业链价格

(一)新能源汽车:氢氧化锂价格环比上升持平、碳酸锂价格环比下降0.66%

(二)光伏:硅料整体价格快速崩塌,硅片端接续跌势,电池片价格缓慢下行,组件价格承压

综述:

根据Infolink报价,硅料采买博弈激烈,项目驱动G12 PERC电池酝酿回升。本周硅料整体价格处于快速崩塌周期,硅片端接续跌势,电池片价格仍然呈现缓慢下行的趋势,组件价格承压。

(1)多晶硅:本周硅料价格再度下探,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7元/KG,单晶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45元/KG;多晶硅致密料报价为52元/KG。整体签单进度趋缓,供给过剩背景下,预计仍有下探空间。

(2)硅片:本周接续跌势,P型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为1.65元/片;P型G12主流成交价格为2.10元/片;N型M10硅片主流成交价格为1.55元/片;N型G12主流成交价格为2.30元/片。展望后势,考量硅料价格在买卖双方激烈博弈下持续下探且硅片端自身供需过剩情况仍然严峻下,预期短期价格将难以出现止稳反弹之势。

(3)电池片:本周电池片价格仍然呈现缓慢下行的趋势,迭加上游硅料硅片的跌价,电池环节价格仍未出现止跌。M10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0.340元/W,G12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0.350元/W,M10单晶TOPCon电池人民币价格为0.41元/W,G12单晶TOPCon电池人民币价格为0.43元/W。展望后市,双经销、代工模式下,直销片出货压力及销售价格同步走弱;而P型210电池,在供给侧改善且后期订单集中交货期间,有阶段性回暖预期。

(5)光伏玻璃:本周光伏玻璃价格不变。现阶段玻璃厂家执行订单为主,库存呈现增加趋势。预计下周市场交投稍有转淡,库存呈现增加趋势。

(6)胶膜:本周EVA粒子价格不变。下周EVA市场价格预计弱势盘整,部分货源仍存下行空间。

(三)风电:本周价格10mm造船板、铸造生铁、废钢上升,齿轮钢持平

4月19日风电产业链主要原材料价格较4月12日:本周10mm造船板价格上升0.47%,废钢价格上升0.38%,铸造生铁价格上升4.51%,齿轮钢价格持平。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追踪

(一)新能源车:欣旺达与中材国际签署合作协议

【欣旺达与中材国际签署合作协议】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北京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海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海外矿石矿产资源开发、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

【厦钨新能7万吨正极材料项目落地】1)厦钨新能宁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D车间)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完成。该项目总投资24.45亿元,主要建设C、D两幢车间及相关配套,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产7万吨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厦钨新能宁德基地将达到年产9.5万吨的产能。2)厦钨新能4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投资2.78亿元,新建厦钨新能高端能源材料工程创新中心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中试产能1500吨/年。厦钨新能同时披露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3.71%。

【贵州嘉尚新能源年产25万吨正极材料产业园二期开工】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建设年产10万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年产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1万吨钴酸锂正极材料和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宁德时代与地上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4月9日,地上铁新能源车服网络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创新产品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品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在海外业务拓展、区域电动化、车辆保险、创新金融、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协同。2)国宁新储(福建)科技有限公司于福建省宁德市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宁德时代及旗下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3)沃尔沃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双方协议内容,沃尔沃汽车将回收退役及废旧电池,交由沃尔沃汽车认证的下游供应商进行回收处理,提取其中的镍、钴、锂等金属材料。宁德时代则利用这些再生材料生产新电池,并应用于沃尔沃汽车新车的生产。4)时代骐骥绿能科技(保德)有限公司成立。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时代骐骥绿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则由宁普时代电池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宁普时代则由中国物流控股一一六号公司、宁德时代、宁德交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宁德时代持股46.67%。

【广汽埃安发布首个全固态电池】2024年4月12日上午,2024广汽科技日活动暨广汽科技创新大会在广汽研究院召开,会上发布两大重磅科技“全固态电池”和“无图纯视觉” ,以及广汽科技自立自强行动计划。此次广汽埃安发布的是行业首个全固态电池,具有超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态电芯三大核心优势。

【格林美与广汽集团合资公司成立】4月10日,格林美集团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与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优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的广州优美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广州优美落户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一期计划总投资1.9亿元,将建设包括电池破碎分选、极片破碎精选、黑粉湿法再生、固相修复再生等生产线。

(……)

(二)光伏:杭州光伏发电项目不再享受政策补贴

【134亿:信义玻璃、川禾焊带项目在江西上饶开工】4月6日,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项目总投资达到261.2亿元,其中包含5.4亿美元(约34亿人民币)的信义光伏玻璃、投资100亿元的川禾新材料光伏焊带项目,两项目曾参与2月18日上饶经济开发区举行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8亿元:两家光伏上市企业扩产延期】日前,福斯特、江苏秀强股份相继发布项目延期公告,涉及光伏胶膜、BIPV组件等产线,总资金近8亿元。4月12日,福斯特发布《国泰君安关于福斯特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福斯特表示,鉴于2024年公司越南基地、杭州基地和苏州基地将同步新增大量产能,为匹配下游光伏组件的实际需求,保障各个基地合理的产能利用率水平,避免造成新增产能闲置,因此公司计划调整杭州基地募投项目“年产2.5亿平方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的投产节奏,将剩余的产能延期至2025年底投产。

【因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广期所修订工业硅期货业务细则】4月13日,广期所发布了《关于修订的通知》,对工业硅期货交割质量标准等进行了修改。此次规则修订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交割品指标更加完善、质量特征更清晰;二是品质升贴水调整为800元/吨,更贴合现货市场实际,更便利符合基准交割品要求的产品参与期货市场交割,有效配置现货市场资源。

【国家能源局:积极支持新能源+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文件要求:准确把握新型储能功能定位,明确接受电力系统调度新型储能范围。接入电力系统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可分为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和电站自用新型储能两类。调度调用新型储能指具备独立计量装置,并且按照市场出清结果或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运行的新型储能,包括独立储能电站、具备条件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等;电站自用新型储能指与发电企业、用户等联合运行,由发电企业、用户等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控制的新型储能,包括未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火电联合调频储能、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的用户侧储能等。优化新型储能调度方式。电力调度机构应根据系统需求,制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程,科学确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方式,公平调用新型储能调节资源。积极支持新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优先调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各类储能价值。

【河北:多项政策支持“高速公路+光伏”】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开展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加油站、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监控中心等建筑物屋顶、闲置土地,高速公路沿线的高速路基及边坡、隧道出入口、隔离带、互通立交、匝道圈中的闲置土地等建设光伏发电设施。为促进“高速公路+光伏”的发展,给出多项优惠政策。

【中东欧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根据能源智库Ember的一项研究,去年可再生能源占中东欧电力容量的39%,首次超过煤炭。该研究涵盖了"三海倡议"(3SI)成员国,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和希腊。Ember将这一增长归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风能和太阳能成本的下降,而这两种能源都是最廉价的电力来源。此外,在欧盟排放交易计划下,煤电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竞争力,促使各国政府出台了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的煤炭退出战略。

(……)

(三风电: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招投标

【900MW海上风电项目前期中标公示!】4月12日,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能源湛江徐闻东一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技术咨询服务项目、珠海高栏二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开发与技术咨询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59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125万元。

【13.19亿元!750MW风电项目中标公示】4月12日,中国能建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总承包项目510MW、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总承包项目240MW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中标结果公告。金风科技成功中标510MW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中标价格为9.12亿元。中车山东成功中标240MW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中标价格为4.06亿元。

【湖南368.4MW风电项目签约】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参加湖南省怀化市“二期风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签约仪式。本次湖南省“新能源十四五规划”签约风电项目共计61.34万千瓦。此前云南国际分别在湖南郴州、衡南、新化、沅陵等地区进行了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风电的开发投资,到2030年湖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预计达到4000万千瓦。

【运达股份签约新疆哈密120万千瓦风电项目】4月11日,“AI伊所向·算力AI产业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运达股份、哈密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算力产业2000P智算中心耦合新能源投资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哈密市2000P智算中心耦合1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

【中建二局中标国能清丰200MW风电制氢一期100MW项目EPC总承包】中建二局中标国能清丰200MW风电制氢一期100MW项目EPC总承包项目。项目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高堡镇、马村乡等乡镇,计划安装16台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一期总装机容量100兆瓦。

【投资70亿元!三峡签约湖北襄阳1GW风电项目】襄州区人民政府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两翼融合”长江大保护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2.7亿元,包含襄州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和100万千瓦风电项目2个子项。其中,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投资70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在“十五五”中期前全部开发完成。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跟踪

一)新能源车: 鹏辉能源控股股东夏信德补充质押其所持股份的2.04%,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6%。

鹏辉能源公司控股股东夏信德补充质押其所持股份的2.04%,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6%。

汇川技术2024年一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97,716.26万元-669,442.21万元,同比增长25%-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15.21万元-85,922.49万元,同比增长0-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1,862.89万元-81,236.31万元,同比增长15%-30%。

亿纬锂能1)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87.84亿,同比增长+34.38%;归母净利润40.50亿,同比增长+15.42%;2)公司计划以现有总股本2,045,721,497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上的股份4,957,761股后的股本2,040,763,73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5.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20,381,868.00元(含税),本次分配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盛新锂能公司计划以公司现有总股本921,265,872股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的10,454,979股后的股本910,810,89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40元人民币现金。

贝特瑞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5,119,438,190.34元,比上年-2.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3,905,198.27元,比上年-28.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579,692,840.29,比上年-2.59%。

宁德时代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77,077.86万元,同比-1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0,992.32万元,同比+7.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24,743.87万元,同比增长18.56%。

华友钴业1)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63.04亿,同比增长+5.19%;归母净利润33.51亿,同比减少-14.25%;2)公司2024年Q1实现营业收入149.63亿,同比减少-21.7%;归母净利润5.22亿,同比减少-48.99%。

振华新材1)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8.76亿,同比减少-50.66%;归母净利润1.03亿,同比减少-91.93%;2)公司2024年Q1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同比减少-68.28%;归母净利润-1.37亿,同比减少-293.59%。

国轩高科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16.05亿,同比增长+37.11%;归母净利润9.39亿,同比增长+201.28%。

三花智控公司2024年拟向激励对象授予2509.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6723%,授予价格为每股12元。

(二)光伏:明冠新材、福斯特等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聆达股份公司决定金寨嘉悦主要生产装置继续停产,预计停产时间至2024年5月15日。公司目前判断不存在因“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内无法恢复正常”而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况。公司根据初步估值对金寨嘉悦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2,780万元。

明冠新材公司发布一季报预告: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00.00万元到900.00万元,同比将减少1,342.70万元到1,042.70万元,同比减少69.12%到53.67%。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550.00万元到800.00万元,同比将减少1,233.95万元到983.95万元,同比减少69.17%到55.16%。

通灵股份公司发布2023年报预告修正:修正后归母净利润1.62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40.01%-59.8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45亿-1.7亿元,同比增长48.79%-74.44%。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24.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7.7万元同比减少3.77%。

林洋能源全资子公司ELGAMA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Stoen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了Stoen Operator Sp. z o.o.的智能电能表项目并授权合作伙伴签署相关合同。品金额为1,813.0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3,960.49万元。本项目供货期为18个月。

仕净科技公司中标安徽省宁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及绿色硅生产基地、配套基础设施EPCF项目,中标金额为20.45亿元。

福斯特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0%。

和邦生物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8.24亿元,同比下降32.33%;实现净利润12.83亿元,同比下降66.29%;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19.99亿元,同比下降16.51%;归母净利润2979万元,同比下降92.49%。

金晶科技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5%,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5%。

林洋能源公司发布关于重大经营合同中标的公告:公司本次中标项目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第十五批采购(营销项目第一次计量设备招标采购),根据预中标数量以及报价测算,预计公司此次合计中标总金额约3.22亿元。

厦门钨业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3.11亿元,同比增长-39.79%,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52.93%。

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99亿元,同比增长-8.02%,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3.71%。

深圳能源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5.04亿元,同比上升7.94%,实现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下降6.94%,每股收益0.27元。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6,150万元到125,000万元,同期增长:51.65%到97.15%。

激智科技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327.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4%,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438.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25%。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38,136,844.16元同比增长2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82,544.72元同比增长74.47%。

钧达股份公司已办理完成了公司2023年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登记工作。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近期收到政府补助款项合计人民币19,190万元,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6,190万元,占上市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31%,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3,000万元,占上市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绝对值的15.94%。

京运通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5.02亿元,同比增长-13.92%,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44.28%。

宇邦新材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2亿元,同比增加37.36%,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加50.69%。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同比增加26.19%,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减少4.18%。

横店东磁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33亿元,同比减少8.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减少39.4%。

(三)风电:运达股份等公司披露2023年财务数据

海兴电力海兴电力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营收42亿元,同比+26.91%;归母净利润9.82亿元,同比+47.90%;扣非净利润9.41亿元,同比+60.08%。

运达股份运达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营收187.27亿元,同比+7.72%;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32.84%;扣非净利润3.11亿元,同比-45.32%。

新强联新强联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营收28.24亿元,同比+6.41%;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18.58%;扣非净利润3.00亿元,同比-7.43%。

禾望电气禾望电气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营收37.52亿元,同比+33.56%;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88.18%;扣非净利润4.21亿元,同比+105.69%。

炬华科技炬华科技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营收17.71亿元,同比+17.59%;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28.64%;扣非净利润5.25亿元,同比+47.54%。

振江股份振江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营收38.42亿元,同比+32.28%;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93.57%;扣非净利润1.82亿元,同比+470.87%。

双一科技双一科技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营收7.49亿元,同比-27.35%;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7.34%;扣非净利润0.86亿元,同比-4.15%。

华明装备华明装备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收4.51亿元,同比+9.40%;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7.59%;扣非净利润1.26亿元,同比+24.09%。

双一科技双一科技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收1.31亿元,同比+7.69%;归母净利润3.02百万元,同比-56.17%;扣非净利润7.55百万元,同比-4.87%。

风险

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此公众号为太平洋证券新能源研究团队授权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5日(新能源周报(第 84 期):重视中下游创新,重视光伏战略性机会)

周报系列往期链接

新能源周报(第83期):硅料带动光伏探底,电动车短期超预期

新能源周报(第82期):重视小米汽车产业链,出海有望超预期

新能源周报(第81期):景气度边际向上,新技术持续占优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 91530000757165982D。

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负责准备本报告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关于任何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分析人员的个人观点。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版权归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任何人使用本报告,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中国北京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北展北街九号

华远·企业号D座

投诉电话:95397

投诉邮箱:kefu@tpyzq.com

全部讨论

04-27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