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认为格力的核心优势在丧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喜欢:2

格力真正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第一,就是中国消费者对格力品质的认知依旧坚挺。由于长期的品牌理念灌输,以及格力空调实打实的品质,说起空调,大部分消费者对格力都是相当认可。消费者对“格力”这两个字的认知就是核心科技,硬核,质量过硬,中国制造。这就是最大的核心优势。这一点,我们并没有看到短期之内,大家的认知对此有什么改变。


第二,格力对空调的全产业链布局。品质更稳定,成本更可控。基本技术上都做到了全覆盖。


第三,财务现金流,资产质量依旧十分健康,子弹充足,空调现金流业务性质并没有改变。


这些都没有改变。投资者真正担心的是什么问题呢?


第一,多元化能不能看到实打实的成绩。渠道改革能不能跟上互联网的趋势。


第二,格力的内部管理和文化能不能更开放,更有活力。毕竟是创新引领型公司的定位。


第三,能不能对投资者更加友好一点。格力并没有做投资者预期管理,该披露的信息很多都没有及时披露,造成市场的猜测。


第四,董明珠这些年体现出了很多的霸道总裁的一面,这些都跟创新引领型公司的定位需要的开放,有活力的文化是相背的。


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的一点就是董明珠女士何时能够功成身退?

①一个人总是有局限性的,久处高位更是会加大这种局限性。

格力到现在这个阶段,需要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的阶段,格力需要更加包容,多元,创新型的管理层。

格力董明珠店这件事情上,我们看不到董总为帅的一面,还是在做“将”的思维,这不符合现阶段格力的发展阶段。

④在银隆这件事上,董总的位置很尴尬。既是格力董事长,又是银隆大股东之一,无论怎么样都是关联交易。银隆在未来会与格力有很多交叉业务,做的好,市场会理解成利益输送,做的不好,市场依旧会是这样理解。


其实,如果董总真正想“功成身退”,现在未必不是一个好时候,毕竟68岁了,今年也搞了一些股权。还晚几年,不见得比现在更好,对格力也是真的好。毕竟,完美的完成了历史使命。


全部讨论

2021-12-01 09:42

董下台的话,格力危险系数直升,就跟格力初期一个样。没有董的招人厌哪有今天的格力,良药苦头,大神烦人

2021-11-30 08:40

刘总,我同意。那个时代朱先生在gzw和董明珠之间斡旋,既要顶住gzw的压力,又要支持董明珠,gzw对格力的束缚应该在混改之后得以解放。在下一些观点,还望刘总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