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的春天还会远吗?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投资银行股是煎熬的。

因为银行的调整至少是3年起步。你看到的外在,是不断爆出坏账,感觉有出不完的不良。到底还藏了多少存量?也不得而知!

新的营收里面是不是孕育了更大的不良呢?这又何从得知呢?

息差,中收?政策风险,又如何得知呢?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弄明白自己的银行投资标是非常不易。

有朋友可能觉得,市场不待见好银行,市场对银行股不灵敏。不灵敏倒是真的,不待见好银行,这是不存在的。你们看市场如何估值招行,宁波行就知道。只要银行资产质量过硬,内生增长过硬,市场是有偏好的。这些一直都是险资,外资和公募的重点长期持有对象。


现在兴业大跌,又基本回到了3年前的股价?

为什么跌?第一是情绪性的。第二,今年整体行情非常结构性,尤其这一阵子出了很多白马股的绝佳投资机会,资金抽离银行股,去填白马股的黄金坑了。在这两者的影响下,散户更加扛不住。

实际上,相对于3年前的兴业,基本面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兴业的存量不良基本已经出清。看2020年年报和今年一季度报,我们从90天逾期偏移,关注率的边际变化,以及拨贷比,我们已经基本知道兴业的资产质量已经夯的很实了。不然,去年兴业不会有那么一拨大涨。那波大涨,正是出于对兴业资产质量夯实的市场认可。

对于未来的盈利能力。东哥认为可能比市场现在计价要乐观得多。

包括还有规避政策风险上面,兴业在未来相对于现在市场计价都要乐观得多。

这两点都关乎一个问题,那就是兴业的战略。绿色银行,结算银行,投行+商业。这都是兴业执行了几年的战略,难道现在新行长来就会朝令夕改吗?

那是绝对不会的。

因为这些战略无论站在国家战略利益,前进方向还是商业运作上,都是非常符合的。

这些战略这几年帮助了兴业出清了很多的表外业务,出清了很多的存量不良。

目前而言,开始要渐渐体现在拨备上了,体现了利润表上了。这不就是春天要来了吗?

而且这部分体现可能会超预期!

兴业招行的很大区别就是利差。招行的负债利率是真的很低,巨大的优势。这部分兴业反而有很大的空间,结算业务和绿色贷款一定在未来可以拉低负债端的利率,国家为了加快对绿色金融的支持,也会大力降低做绿色贷款业务银行的负债成本,以实现市场引导。这在刚刚举行不久的降准会上,就已经有所明示。

兴业在资产端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一直都是兴业的特色不在,中收也会更快增长。

而现在的股价只有17-18元。一个资产接近7万亿的优质股份行,边际大踏步向好的股份行,市值只有36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