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企业落子布局成为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新引擎 济南起步区氢能产业为何这么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初夏的清晨,经济导报记者从济南邢村立交出发,乘坐氢能大巴沿高速一路向北,前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下称“济南起步区”)。

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的这辆氢能大巴,使用的是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济南绿动”)的“氢腾”燃料电池,与2022年冬奥会的氢能大巴相同,也是济南起步区的通勤班车,现在正享受山东氢能车辆高速免费带来的政策利好。

济南起步区氢能产业的发展也正驶上“高速公路”。在近几年里,多个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济南起步区。其中,央企国家电投集团就在该区开启了其产业布局,与该区联手共建总投资100亿元的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这是国家电投集团在国内布局的五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四大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之一,也是面向华北和中原地区、辐射黄河流域、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基地。

重量级企业的落子布局,也为济南起步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这仅是济南起步区新兴产业“狂奔”的一个缩影。

新兴产业的“狂奔”

驶下高速公路,“济南起步区”的字样提示这里就是成立三年、总面积79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所在地。大巴行驶其中,新建的办公楼在车窗外闪过,大大小小的企业陆续汇聚于此,不少年轻企业纷纷入驻,目光锁定在济南起步区。

在济南起步区,关于氢能产业的探索之旅正悄然展开。济南绿动在该区做氢能产业已经两年有余,氢能产业如今是该区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

“我们的沙盘模拟了山东省的地形,包括黄河沿岸等地形特征,将氢能的四个关键环节——制氢、储氢、运输和利用,都纳入了沙盘中,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氢能社会的环境。”在济南绿动,该公司综合管理部高级经理汪敏向经济导报记者展示着这一产业的轮廓。

“在储运方面,我们将建设大量氢能中转站、氢能母站、加氢站和加氢网络,包括综合功能站。”汪敏提到,“在济南起步区,今年将建设两座综合功能站,将涵盖加油、加气、加氢和充电等多种功能。”

她强调说:“济南起步区大力发展氢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走在前的。”

在供能领域,氢能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济南起步区正在规划建设的零碳社区,就相当于在社区外部建设氢发电装置,或者叫氢发电厂,通过氢发电装置向社区供热和供氢。”汪敏介绍,“因为氢发电属于化学反应,利用氢化学反应产生的热水,可以耦合进社区的供暖系统,将余热充分利用,实现氢的热电联供,这种系统的效率可达90%,非常高效。”

济南绿动也是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的建设主体。汪敏提到,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是国家电投集团在国内布局的五大氢能产业中“投资规模最大、产线门类最全的一个基地”。

来自济南起步区的数据显示,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目前已累计投资3.8亿元,资产规模达到4.6亿元,完成了过渡厂区及生产线、研发创新中心建设。

“此外,我们计划在崔寨街道——距离这附近一两公里的地方,建设我们自己的产业园,也是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产业园今年将开工建设。”汪敏说,“我们将在产业园内建设多个示范项目,包括氢发电等,也是在这个产业园实现济南起步区作为氢能发展的重要高地。”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企业选择在济南起步区扎根,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政策优势。

“在山东、在济南,特别是在济南起步区,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研,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包括针对车辆的补贴政策,以及今年出台的氢能高速免费政策,还有针对氢能上下游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汪敏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济南绿动在济南起步区的落户,也为该区的氢能产业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征程。

“在济南起步区,去年底,我们首批的氢能车辆已经交付有关部门,包括渣土车和环卫车,总共62台,它们正在助力全区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上达到零碳要求。”汪敏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这62台搭载济南绿动“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渣土和环卫车,是济南起步区氢能多场景综合应用示范区投放的首批车辆,也标志着该区氢燃料电池汽车批量运营正式启动。

“此外,我们的氢能大巴已经应用于员工通勤。在济南起步区的园区里,我们的燃料电池也已经向厂房提供持续供电,并正在进行测试和应用。”汪敏说,“同时,我们还在与济南起步区合作共同打造零碳社区,应用于社区的发电和供热当中。”

氢能来源广泛、清洁灵活、应用场景丰富,在能源系统中具有独特优势,全球正在兴起氢能发展热潮。中国同样重视氢能发展,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份规划被视为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山东也正全力“氢”装上阵。“山东在发展氢能方面也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的氢资源,是工业副产氢大省。”汪敏对经济导报记者说,“此外,山东的工业门类包括交通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山东今年3月1日出台了氢能高速免费政策,标志着其在交通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1年4月16日,山东省政府与科技部签署了《共同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的框架协议》,联合启动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山东将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四个市,开展氢能生产和利用技术的多场景示范应用,打造“一条氢能高速、二个氢能港口、三个科普基地、四个氢能园区、五个氢能社区”。

山东推出氢能车高速免费政策,正极大地促进氢能车推广应用——自2024年3月1日起,对行驶山东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

“政策的推动加速了我们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高速免费政策的出台,使得氢能车辆可以在高速场景中得到大量应用。因此,我们今年有很多订单都在洽谈当中。”汪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随着山东省出台氢能高速免费政策,我们将开发适用于高速场景的产品,例如在物流行业打造长途运输的大功率重卡车辆的开发以及应用,这将极具优势。”汪敏提到。

她举例说,“以济青高速为例,如果我们的大巴、重卡车每天跑的话,每年可以节省约35万元的高速路费。这样算下来的话,考虑到车辆补贴等因素,氢能车辆的经济性可以与传统燃油车持平。”

以这些项目为载体,济南起步区正加快氢能产业集聚。

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

区域因产业而起。氢能和太阳能两大产业链是济南起步区在新能源领域所重点培育的,该区正通过布局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发展高地。

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济南起步区迎来重大升级,标志着这片土地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2021年5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强调,山东省将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起点建设,举全省之力将济南起步区打造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5月26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济南起步区建设动员大会,全力推进济南起步区建设开局起步。济南起步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2022年1月8日召开的济南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济南起步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包括“要举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区建设,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效”。济南起步区的建设无疑也是实施“强省会”战略的重要“发动机”。

有关济南起步区的发展定位,官方有这样一番表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济南起步区被赋予了“四个新”的发展定位。

济南起步区的发展目标清晰明确:朝着“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目标前行——到2025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到2030年,核心优势基本塑成,城市综合功能基本完善;到2035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基本建成。

济南起步区聚焦“四新”目标定位和五个着力发展路径,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聚焦高端高质高效、集聚集约集群的产业发展方向,济南起步区确定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济南起步区的建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