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本源——稳健均衡投资策略》读书笔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4喜欢:1

        作者宋军的这本书写于2015年9月,正是A股一轮杠杆牛结束之时。本书的最大优点是读起来非常流畅舒适,正如本书倡导的理念——稳健均衡的投资策略可以让人心态平和的做好投资,书中提倡的投资体系与我的个人体系吻合度达到90%以上。略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选股的细节,而恰恰书中案例很多,可以通过对比五年后股票的走势去验证书中当时的结论,从而在细节中挖掘和提升选股的技能。


一、稳健均衡投资体系概述

1、心态:乐观、好学、耐心、冷静、反思、自控。

2、策略:深入分析,确保安全,适当回报,避免犯错。

3、能力圈+组合投资:适当分散,优质公司,合理价格(大熊市会提供合理价格)。

4、正确认识市场和对待波动:不做波段挣钱,不择时,满仓持股但对牛市抱有足够警惕。


二、雪迪龙案例

公司代码002658,2012年上市,环保行业,主要是大气污染治理。书中对该股做了回溯上市前三年,一共六年的全面背景分析,公司位于北京,认为是一家"稳健增长型企业"。但也指出来账龄长对应的下游议价能力弱,与企业客户都是政府和央企有关。

从我个人体系看,这是一家2B或者2G的企业,上市只有三年,前景的验证时间不够。事实证明,这家公司后期受到政策周期影响很大,因为2015年柴静的《穹顶之下》增加了公司业务想象力,当年的复权价最高为39.41元,而2020年8月27日的收盘价是6.53元。没有政策的强力干预和政府补贴,企业是不会有动力自己投入巨资去改善大气质量的。同行业的聚光科技先河环保各方面数据在2015年的时候与雪迪龙类似,都是增长良好,但随后的股价走势和业务困境也是类似的,说明了政策周期性红利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


可参考雪球网2017年网友的分析《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的雪迪龙,今日门前冷落鞍马稀(网页链接)》

三、瀚蓝环境案例

公司代码600323,2000年上市时叫南海发展,2013年改名瀚蓝环境。是佛山市南海区的一家市政管理公司,主营固费处理、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燃气供应等。公司的固费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南海模式"运营处于AAA级全国最高水平,自身处理能力为3000吨/年,2013年公告收购创冠中国100%股权,将业务扩展至全国,处理能力扩大至5倍。之前15年的利润年化增长17.57%,其中后五年达到20%。


垃圾焚烧发电是对垃圾处理最彻底的方式(体积和重量分别较少90%和80%),原料不花钱,产品不愁销(法律保障上网电价收购),当地独家经营,环保前途无限。这项业务属于利国利民利己的公用事业,与粉尘处理的环保企业被动性接受成本上升的业务完全不同,公司业务基本不受上下游控制,只是政策或补贴有影响,但预计是有利的发展趋势。

创冠中国已经拥有内地10家固费处理企业,之所以卖出企业是因为港资公司在内地管理水土不服,不仅管理人员工资高,而且处理当地的纠纷不利(有聚集事件),环评违规、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和涉及外汇的违法事件。总体看是被收购方此时的管理出现了问题,这也是对"南海模式"走向全国的考验。

但当年的收购价格是否合理?收购的发电厂寿命、电价、发电能力、事故处理遗留问题、管理层交接等是否等在这起"蛇吞象"的收购中处理好是值得考验的。书中没有给出答案,因为成书时收购刚刚完成,而估值随大盘从高点开始下跌。

实际上,2014年完成重组后公司股价在2015年6月30日达到当时的23.05元(复权价)高点,而至2020年8月28日股价为30元。期间经过近3年约50%的下跌后,收购项目整合成功,最终股价从低点再次翻倍。这家公司虽然也是2B或者2G的业务,但是因为环保方向明确,属于需求旺盛且上下游不太受控制的业务,只要技术先进和管理到位,就可以复制扩张,在一定时期内只要竞争不激烈(往往垃圾、殡葬之类公用事业的竞争不激烈),就存在良好的成长性。瀚蓝环境属于比较好的2B和2G型企业的正面典型,未来主要的风险还是政策风险(国家补贴和电力缺口)、地方风险(地方财政风险),以及行业内竞争。


目前瀚蓝环境近五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步增长(2019年大约为6年前为并购的3倍),ROE在9-15%之间,市盈率25倍且高于同业。公司已经是固费处理的全国龙头企业,市场给予了明确的认可。

四、"好公司"案例回顾

本书最后两章描述了一系列的中国好公司,包括历久弥坚系列(品牌取胜、大浪淘沙、先祖恩泽、沙漠之花、百业之母)和成长新星系列(医药医疗、休闲娱乐、美好家居、科技未来)。

因成书时间在2015年9月,因此大部分个股的股价都在2015年6月创下一个阶段性或者永久性的高点。现在用2015年的股价高点对比一下五年以后(2020年8月底和9月初)的股价,会有很多"惊喜"。五年时间,作者笔下的"好公司"股价走势其实是极度两极分化的,这正好证明了作者关于分散配置逻辑的合理性。

下面对股价对比后的情况做了一个分类(字母B、C、G对应公司下游客户类型为企业、个人、政府):


(一)、表现垃圾

1、极度垃圾,腰斩三次(12.5%)或以下:中国远洋(中远海控)B、华谊兄弟C、世联行BC

2、非常垃圾,腰斩两次(25%)左右:探路者C、华策影视C、机器人B、雪迪龙BG

3、比较垃圾,腰斩一次(50%)左右:北京银行BC、金螳螂BC、人民网BCG、东华软件B、绿盟科技B、海格通信B


(二)、表现平平

1、下跌未腰斩(50%):宋城演艺C、汤臣倍健C、浙江龙盛B、上海家化C、同仁堂BC、东阿阿胶C、民生银行BC、鱼跃医疗BC、科大讯飞BC

2、上涨未翻倍(200%):瀚蓝环境BG、索菲亚BC、三一重工B、云南白药C、万科C、中国平安BC、招商银行BC、信立泰BC


(三)、表现优秀

1、比较优秀,翻倍一次(200%)左右:海康威视B、美的集团BC、格力电器C、伊利股份C、扬农化工BC、福耀玻璃B、海螺水泥B、老板电器C

2、非常优秀,翻倍两次(400%)左右:海天味业C、恒瑞医药BC、爱尔眼科C、片仔癀C、泰格医药B、

3、极度优秀,翻倍三次(800%)及以上:贵州茅台BC、中国国旅C(中国中免)


作者 @恭自厚(雪球ID)自己挑选了15家公司做了一个组合,自2015年9月15日至2020年6月底的收益累计为158%,按4.8年计算,年化收益为21.8%。股票组合如下: 


其中建立初始组合后未调整的股票有恒瑞医药、爱尔眼科、宋城演艺、美的集团、海天味业、中国平安。其他股票每季度调整,最初的组合还包括中国国旅(中国中免)、海康威视、扬农化工这样的牛股,也包括万达商业这样的退市股。

全部讨论

2020-09-16 00:19

作者针对模拟组合,进一步阐述了稳健的投资理念和感悟,可以学习借鉴:
1.选择标的,要尽量避免周期股;


2.要远离热门股,概念股;


3.要选择未来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中的龙头公司;


4.买入股票要慎之又慎,再优秀的公司,也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要以长期持有的打算来做买入决策;


5.建立好组合后,适当跟踪企业的经营状况,尽量减少交易;


6.杜绝杠杆交易;


7.不要做择时交易,猜测市场的方向然后做相应的仓位调整,成功率很低;


8.一旦持有优秀的公司,要能抱得住,更要能经受得住回撤,试图高抛低吸,做错的概率要高于做对;


9.放松心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市场上已经有超过4000家公司,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热点,试图踩准节奏使收益最大化的想法,只会是镜中花水中月。


10.再优秀的公司,也有沉寂的时候;回撤30%很常见,跌一半也时有发生。面对市场,需要一些定力;


11.实在没有精力和能力,投资指数基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5年,沪深300指数的年复合收益率是8.26 %,好过理财产品。


12.不认同“看新闻联播买股票”的提法,反而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提供补贴的行业,需要多一份警惕,历史的教训实在太多;


13.试图通过研究宏观数据,研判国际局势,进而做出投资决策,大部分情况是徒劳之举;


14.建立一个稳健均衡的组合,然后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股票上,把精力放在主业和不断的学习以提升自身能力上,要与股票保持适当距离。

2020-09-16 00:17

从2015年9月15日模拟组合建立开始至2020年9月15日结束,组合总收益率为183.81%,年复合收益率为23.20%,同期上证指数总收益率为9.67 %,同期沪深300指数总收益率为48.74 %,年复合收益率为8.26%。目前已经结束,作者总结如下:
一.组合中股票的数量太多,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建立一个组合时,5-10家公司是比较适宜的,太多了精力不够,少一点才有可能优中选优;


二.组合的交易规则制定得稍显笨拙,必须任何时候都是15个股票,必须任何时候满仓,而且如果要交易,必须提前告示。这就给组合更换标的带来一些麻烦,使得组合中有不少败笔。


三.跑赢组合收益率的股票仅仅5只,有点接近二八原理,组合大部分的收益,是靠小部分的股票贡献的;


四.跑赢沪深300指数的股票9只,占股票总数的60%,也就刚刚60分及格;


五.亏损的股票4只,而且亏损的幅度还都不小,取得正收益但跑输沪深300指数的股票2只;


六.与最初始的15支股票相比,仅仅有6支股票全程持有了5年,其中5只股票最低的收益率超过200%。经测算,如果15个初始股票持有至今,收益率要好过目前的持仓。

2020-09-15 22:45

mark

2020-09-02 20:41

感谢 邓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