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的生物医药业务影响和隐性身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2

前文刚刚讲了药明今天走势的小结,但是感觉还没有讲透,就再啰嗦几句。

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生物安全法案扯上药明康德,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泼脏水,为了法案通过,看看法案的提案主要支柱都是些什么货色,什么维吾尔什么组织,香港的什么人全组织,都是边缘的小角色拿来做秀的,背后真正迫害人不好猜,但是估计多半还是动了什么人的蛋糕,影响了什么人的利益了,然后借着现在中美紧张趁机来个浑水摸鱼。

因为老美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各方利益并不一致,有想药明不好的,但是更多的应该还是想和药明一起合作的。毕竟药明实力摆在那,你不想合作,但是想合作的大有人在,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找药明合作都是无法绕过的存在。从利益的角度出发,药明是为老美药企助力的角色,和华为是老美多家主流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不同,药明起到的是辅助你制药企业的作用,不仅提效降本,对于开拓中国市场也是有益的,所以各方利益是高度一致的,长远来看该类方案不会有存在的价值,即便通过也没人会认真执行的。

然后看看药明为什么生物学业务会被人盯上呢,现在药明的生物学业务营收虽然只有25亿, 占总营收400亿的16分之一,是很小一部分,但是看看年报介绍,还是挺猛的:“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发现生物学赋能平台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 3,000 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分布于三地 9 个园区),能力涵括新药发现的各个阶段以及所有主要疾病领域。公司着力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核 酸类新分子平台服务客户数及项目数持续增加,已累计为超过 200 家客户提供服务,自 2021 年以 来已成功交付超过 900 个项目。2023 年,生物学业务板块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26%,贡 献生物学业务收入的 27.5%。生物学早期发现综合筛选平台集成了 HTS/DEL/ASMS/FBDD/CADD 等多技术和多维度数据库分析能力, 为客户提供广泛且具有深度的服务。公司打造高通量自动化 蛋白生产线,并推出全新服务 DELvision(蛋白质-DEL 信息库),赋能客户更高效解析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

可以看出药明康德在生物学业务上的赋能能力是相当强悍的,美国的小生物创新药公司,找药明合作出一款新药,可能转眼就能卖出几百亿身价来。不信看看下面的2023年美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几个收购案:

1、2023年12月,辉瑞宣布对Seagen的收购,总价值约为430亿美元。此次收购将为辉瑞提供四种获批ADC抗体偶联药物。研发出4个生物药,身价就超过2个药明康德了!

2、2023年12月,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以总额约为140亿美元收购KarunaTherapeutics,以扩大百时美施贵宝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投资组合。通过此次收购,百时美施贵宝将获得Karuna的 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新药。

3、2023年6月,默沙东宣布以总额达108亿美元的款项完成对Prometheus Biosciences的收购,通过此次收购获得新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候选药物来增强其免疫领域产品管线。Prometheus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 目前该公司已披露5款在研生物药物。

4、2023年11月,艾伯维宣布以10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mmunoGen,艾伯维将获得其“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Elahere,旨在加强肿瘤产品线,加速进入实体瘤领域。

5、2023年12月,艾伯维宣布以总额约87亿美元收购Cerevel Therapeutics并囊获其神经科学管线。Cerevel的管线由多项临床阶段和临床前候选药物组成,这些药物被开发用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和情绪障碍等疾病,此次收购将加强艾伯维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布局。

6、2023年7月,渤健宣布现金收购Reata,交易总额约为73亿美元。Reata是一家专注于为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开发调节细胞代谢和炎症治疗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其主要产品omaveloxolone(Skyclarys)于2023年2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7、2023年10月,罗氏宣布以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elavant Holdings,以获得其在研核心产品TL1A抗体RVT-3101在美国及日本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8、2023年4月,安斯泰来与Iveric Bio达成协议,将以59亿美元收购后者,扩展在眼科疗法领域的布局。Iveric Bio是一家专注于眼科疗法开发的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管线包括核酸适配体和AAV基因疗法。

9、2023年10月,百时美施贵宝Mirati Therapeutics宣布,双方已达成最终合并协议,百时美施贵宝同意现金收购Mirati,总股本价值为48亿美元。Mirati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创新肿瘤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管线包括癌症遗传和免疫驱动因素的新型疗法。

10、2023年8月,诺华宣布对Chinook Therapeutics收购,交易价值高达35亿美元。诺华表示,此次收购将扩大公司的肾脏产品组合,补充现有管线。Chinook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肾病领域精准药物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该公司拥有两款治疗罕见、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价值晚期药物。

11、2024年1月,Ambrx Biopharma(安博生物)昨日宣布已与强生(Johnson & Johnson)达成最终协议,强生将向Ambrx支付现金收购Ambrx的所有已发行股票。Ambrx的总股本价值约20亿美元。药明康德还是Ambrx的股东!

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了,总体上来说,一家小的生物医药公司,借助全球最大生物学医药研发CXO平台的助力,搞几个特别的治疗方法的新药,甚至只在在研管线阶段,就能卖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身价,这就是为什么没年老美和欧洲找药明合作的新增客户每年都暴增几百家的原因吧。药明康德也好像在转变思路,不是一味的只是去赋能客户,看着不错前景的小公司,也考虑像案例11这种,以入股作为条件参与客户的新药研发 ,客户做成一款新药,转眼就能卖个几十亿美金的身价。以药明的研发效率,自 2021 年以 来已成功交付超过 900 个生物医药项目了,如果做公司孵化,可能都造就出N个药明身价的医药公司了。

$药明康德(SH603259)$

全部讨论

站在美国角度,肯定要脱钩药明。药明对接了大量的创新药公司,肯定不少技术人员熟知了药物创新路径。中国若在创新药上加大投资,这些人就会在各个链条办公司,有威胁。

客观!生物医药离不开全球合作,这种脱钩对全球生物医药都是毁灭性打击,一旦脱钩,中国敢随便抄袭西方生物医药研究成果,谁还敢创新呢?美国人没有这门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