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电年报和其中的几个疑惑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4喜欢:1

因为不懂财会,故以前未认真研读过年报,看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对于会计部分,除了几个主要指标,其余的看个大概也就过了。以前偷懒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门的财会知识,现在这个理由不存在了。好吧,那就开始慢慢的学吧。

具体从$国电电力(SH600795)$ 的2023年报学起,国电年报有关财会数据的披露,首先是下面一张表:主要会计数据(表1)

表中第一项就是营业收入。好像很好理解,不需多言。真的如此?

百度得知:营业收入(Operating revenue) 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如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饮食业的饮食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仓储企业的仓储收入、运输企业的运费收入、代办运输收入等。发生商品销售取得收入时,通过“营业收入”帐户核算,借 (增) 记“银行存款”或“现金”帐户,贷 (增) 记“营业收入”帐户。对不属于企业主营业务范围的兼营业务的收入,作为附营业务收入处理。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 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在企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年报中会提供主营业务情况,了解了一个公司的主营情况,如果不是特不靠谱的公司,那么对其整体情况也就大概差不多了。国电是从事发电业务的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发电,下面的表2就是其披露的主营业务数据。不过其发电业务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和光伏等几大类型,因此分类予以列表报告。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务重组等收入。

年报在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提供了一张分板块主要经营数据表(表2)

表2中的火电、水电等,无需解释,一目了然。但有个其他板块, 表2中没有注释,具体指的什么业务不知道,是主营还是其他业务,也不清楚,让人一头雾水。还有一个抵消数栏目,是什么名堂也不懂,不过数目占比很小,那就先放过不管了吧。需要继续读下去看看能不能搞清楚。

在第三节中还提供了一张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表3),表明分析的就是主营业务。

国电的营业收入在表1和表3中是一致的,都为1809.99亿元,表1的营业收入就是表3中的主营收入。那么,问题来了,表1的营业收入为什么不直接写主营收入呢?这不是误导投资者吗?有懂会计专业的人士能否为之解惑,谢谢!

看到此处,根据表1,我得到的信息是公司的业绩好像就只是和主营业务有关,和其他业务与收入无关一样。

按常识,一个公司的总收入既有营业收入,也有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总收入在哪里呢?为什么不直接披露?为什么不能把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都列出来并放到一起方便让人看呢?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类收入,也就是一种纯收入,企业无需付出任何代价。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都属于营业外收入。

表3在收入方面整体上提供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及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数据。

接下来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板块提供了具体的收入和成本数据,以及计算得出的毛利率,如下表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表4)。

从上表4中知道了主营业务除了火、水、新能源发电,还有煤炭、科技环保行业业务及产品,营收规模都达到10亿以上,很好理解,此两项是与发电相关的业务;另外还有一个其他行业业务及产品,规模很小,只有1~2千万。

煤炭部分原来已经知道有合计1098万吨的煤矿权益产能,今年发年报的同时,公司发了个公告,由于复产时间不确定,拟向国能集团转让掉有500万吨产能的察哈素煤矿。表4中很清楚的看到23年度煤炭板块营收减少69.46%,毛利率-2.47%,亏损无疑。

年报提供了如下的成本分析表(表5)。除了火电热力行业单列外,其他新能源和煤炭、科技环保等混合在一起,胡子眉毛一把抓,没看头。

火电的燃料成本占到了70%,好高!动力煤的价格波动对火电股的影响不容小觑;折旧接近6.74%,这个数据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费用方面,没有列表,只是以文字形式叙述如下:

2023年本公司销售费用31,501,708.08元,同比减少8.63%,主要原因:电力交易服务费较上期减少。 2023年本公司财务费用6,710,634,947.41元,同比下降11.12%,主要原因:一是资金成本下降,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二是上年9月转让宁夏区域公司,本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所致。

年报单独提供了研发投入情况表(表6),印象中研发费用以前是混在财务费用中的,想必现在是有规定必须单列出来。

接下来单独有一段现金流的文字叙述:

这其实就是前面表3中年度数据为什么变化的解释说明。没有随表注明,而是拖到后面才解释,年报能不能做点改进呢?

年报披露了资产及负债状况(表7)如下:

这张表中的长期应收款不到1.5亿元,对有4千多亿元总资产的公司来说,坏账会很少哦。印象中,国电有大几十亿超过1年以上的长期应收款,只做了部分计提准备。看完后面再回头看,千万别把坏账搞错了。

年报接下来专门有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一览表,分地区、分火、水、风、光提供了报告期内电量电价情况表和控股装机、权益装机表及收入成本情况表。表格很清晰,让投资者对各类发电经营情况一目了然。不像有的公司把产品产量、销售价格等信息作为商业秘密藏着掖着,让投资者根本无法判断其公司股价的合理价值和价格。此外还披露了资本性支出情况、投资状况分析、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的具体数据表。对于喜欢统计分析的投资者很有用处。

第四节 公司治理,里面值得关注的是分红及分红政策,其余的看看即可。第五~第九节,随便浏览了一下,里面有几个事项记录一下:一个是前十大股东中的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1,168,000股,期末则只有6,500股了;另一个是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四组合报告期内退出了。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截至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578.99亿元,净资产1194.27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73.92%,上年同期为 73.39%,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同期上升了0.53个百分点。关于资产负债率,通常理解就是(1-归股东净资产/总资产),按表1提供的数据,国电的资产负债率=1-487.62/4578.99=89.35%,两者数据对不上,应该是和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或者是发的债券财务会计处理相关,有待研究。

无优先股、无永续债。前几天华能国际年报的永续债对业绩(EPS)的计算影响问题给我上了一课,所以特别关注。

第十节 财务报告,其实年报最应该认真看的数据,是本节中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其中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几张表。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看,看得头大,看不下去。

在应收账款(表8)方面,有必要看看坏账情况。

坏账准备按期末值减去期初值计算为8.031亿。根据后面的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计算,结果都一样为8.031亿,减去单项计提坏账合计4.02,另外的4个亿具体是什么情况不清楚,让人迷惑。

随后提供了一张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表和说明。提到应收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款项为新能源补贴款,收回可能性极低,故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总计4.02亿,前三家加起来达3亿余,都是新能源补贴款,这也全部收不回,无语!继续看,可知欠款大户基本为国网各省公司。

再往后看到下面这张坏账准备的情况(表9),我被彻底搞晕了。100亿级别啊!

算了,暂时放弃了,坏账的事,以后慢慢去搞清楚吧。跳过去往下看,这张表(表10),终于将营业收入、主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分清楚了。

后面还披露了一张营业外收入情况表(表11)

这样来看,总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收入=主营收入+其他收入,账可以算得清了。问题是年报前面的表述太乱,容易让人搞混概念,理解错误,应该改进。表中碳排放配额5.43亿,占到营业外收入8.95亿的一大半,较上年度增加近3亿,值得关注其变化趋势。

最后值得一看的是下面这张表(表12),各分部的经营业绩数据很清晰;不过营收、成本数据与前面的表4微有差异,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可是同一家公司编制的报表哦。

最后补充资料项下提供的是当期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合计738,441,435.07亿,平常说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计算扣非/稀释每股收益的基础数据在此可查。回头看,其实,在最开始的表1之后,就接着披露了一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表,只是由于纠结在关注主营收入的概念问题上,因此没去看这张表。

读完年报,还有一个问题没彻底搞清楚,即计提减值。过去几年一直为投资者诟病的问题,说是公司随意调节利润的工具,造成投资者无法准确预测年度业绩,极大的影响国电的估值。是否就是与表12中的信用减值损失(4.91亿,上两年度为0.96亿、32.91亿)、资产减值损失(15.41亿,上两年度为36.46亿、18.41亿)两项有关,这个疑惑准备花点时间专门研究一下。

补充一点,如果要就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话,感觉应该是按第十节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内的报表数据为准。

全部讨论

04-26 07:43

重要参考指标:
1、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100%。
2、资产负债率必须小于70%,最好低于55%。
3、流动比率在150%~200%较好。
4、速动比率在100%左右较好,对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也应大于80%。
5、担保比例小于0.5为好。
6、现金比率大于30%。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04-26 07:40

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严格意义上而言,主营亏损但净利润有盈余的企业比主营业务盈利但净利润亏损的企业更危险。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将当期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作成盈利,可谁又敢保证下一年度还有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呢?

04-25 09:28

现金流量表
  1、概述: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采用报告式结构,分类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某一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2、分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和交纳税款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偿还债务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偿付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商业应付款等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04-25 09:27

利润表
  1、概念: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2、步骤: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04-25 09:25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如“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根据“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有些项目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款项”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 “在建工程”等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项 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未分配利润”账目根据总账期末余额填列,分3种情况:
  (1 )“本年利润"贷方余额+"利润分配"贷方余额
  (2) "本年利润"借方余额+"利润分配"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3) "本年利润"贷方余额-"利润分配"借方余额或"利润分配"贷方余额-"本年利润"借方余额(若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04-25 09:20

财务报表的组成: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1、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它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及资本的期未状况。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
  2、利润表(或称损益表) (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 Loss Account) 它反映本期企业收入、费用和应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和结构情况。
  3、现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它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来龙去脉,当中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三部份。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change in equity) 它反映本期企业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情况还包括结构变动的情况,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5、财务报表附注 (Notes to financial statements) 一般包括如下项目: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和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

04-25 09:15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不同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不同,比如对于商贸企业,其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的额商品购进时的成本,工业企业则是生产的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04-25 09:12

净利润,这个数据代表了上市公司的全部盈利能力和结果。一般来说,净利润有可能包括两种收入,一是由主营业务收入带来的经常性收入,一个优秀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绝大部分由经常性收入贡献而来。另一部分是非经常性收入,非经常性收入含有偶然性和不一定持续性,如果占净利润的比例太多,很可能影响明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并不能真正代表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
净利润=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收的罚款、得到的补助之类的减去捐赠的、非常损失之类的就是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收入指主营业务外的一些事项,例如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等,对应的支出就是折旧、成本等等)

04-25 09:11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通俗一点讲就是,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视为营业外收入。

04-25 09:08

企业的期间费用(即管理销售财务费用)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只要企业运作就发生。而其他业务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不是肯定发生的,即使发生也有可能是负值。所以就会有主营业务利润大于利润总额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