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鸿门宴为什么不杀刘邦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23喜欢:13

近来不扯皮了,之前说要写一些历史的文字,那么今天正好来聊个大家比较感兴趣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相关的解释也是汗牛充栋。前几日,我在书店翻李开元先生的《秦崩》,李先生的观点还是认为项羽政治幼稚鲁莽,让我意外,所以今天开一帖谈谈项羽为什么不杀,主要观点也是从刘三解先生处取得。

分析项羽不杀刘邦的,有从项羽性格上分析有妇人之仁,或者从政治上分析项羽不能做小人失人心,这些观点前提都认为项羽有能力杀刘邦,刘邦给人印象就是项羽面前的菜鸡么,杀他还不跟杀鸡一样。应该说观点还是受到了项羽本人的辉煌战绩影响,但我们要问下项羽军事才能卓越盖世,但项羽此时真的强吗?

其实他有几大致命缺陷:

首先,项羽没兵。大家第一反应肯定不相信项羽会没兵,因为史记说的很清楚,项羽统军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督霸上。但问题这四十万是救赵的关东联军,是各国派到赵国救援的,并非是项羽的部队,项羽不过是类似袁绍的盟主而已,而项羽自己的嫡系部队只有救赵的5到7万人左右,而且这充其量的7万人也不是项羽的子弟兵,是项羽发动兵变杀死主将宋义夺取了领导权。项羽这娃倒霉催的地方在他没有继承他叔叔项梁的遗产。我们知道项梁是楚政权的实际控制人,但是在被章邯偷袭阵亡后,楚怀王趁势收拾残兵,提拔宋义,授以吕臣、陈婴高官,拉拢刘邦,否定项羽西进请求,以次将的名义将他派往赵地,成功架空了项羽,将虚伪傀儡做实了。如果不是项羽成功策划兵变,恐怕项氏家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项羽没有地盘。大家不要被项羽的军事才能迷惑,项羽虽然一路所向披靡,但是他却没有地盘,首先楚地的地盘掌握在楚怀王以及各独立的楚将手里,刚刚在赵地大杀四方的邯郸属于赵王,而刘邦却有关中以及一路南进的地盘,而项羽只有楚怀王封他的鲁一城,如果他杀掉刘邦,将其部队赶出关中,但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军,他在关中的地盘是不稳的。

最后项羽是没有班底的。前者说了项羽没有继承项梁的遗产,且不说楚怀王的势力非他能调遣,他自己的项氏家族也不臣服于他,项羽年轻嘛,才二十出头,你想鸿门宴上的二五仔项伯就是倒向刘邦的。项羽没有班底对他后续争夺天下造成了很大影响,世人都说项羽这人不爱封地,很大原因就是项羽的班底没有刘邦好,刘邦有自己稳固的军队和丰沛集团班底,项羽有旧楚地势力和项氏家族需要笼络,所以项羽用人有很强的楚人色彩,导致他始终不能拉拢韩信这等浪人为此效力。

所以这项羽携灭秦主力的不世之功率关东联军入关中,他的目的就不是在于消灭刘邦,而是争取名分大义,建立以他为核心的新秩序,给自己搞个地盘是最要紧的。从结果看项羽他做到了,他通过宰割天下,分封十八路诸侯,而且是“贵则贱之,贱则贵之”,跟他一起灭秦的将领封王,把原先的六国后封了小地盘,成功将六国后主导的旧联盟演变成以项羽为核心的新联盟,实现了“下克上”。而且还给自己弄了一块风水宝地,就是现在的淮安、开封等地。大家不要看现在这块是黄泛区,搁在两汉那是开发最为富饶的地方,水系发达,交通便利,而且江东丹阳这个地方在隋唐以前仍然是南方唯一出强兵的地方,这块西楚之地可谓又有钱又有兵。

那么要实现这点,是需要刘邦的服从,因为刘邦不仅是有实力的诸侯,而且他也有灭秦的巨大功劳,更是奉楚怀王之命,有先入关中称王的约定。如果刘邦独吞关中,那么项羽就能动员关东联军讨伐刘邦了,把独吞成果的刘邦给灭了。但是刘邦他没有独吞,他非常识时务把关中让出来,同意项羽分封,那项羽的带头大哥的地位就更稳了,这个时候还要杀刘邦就没有政治借口 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项羽不管借口,就要杀刘邦。可以,首先项羽的兵力虽然比刘邦部队少,但战斗力肯定没有问题,他可以击败刘邦余部,但是刘邦余部一定会跟楚怀王合流,将楚怀王势力做大,其次40万关东联军,这个时候是不会再跟项羽合作了,各回各家,项羽失去了新盟主的可能,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虽有关中,但是关东之地都无法沾指,还要面临楚怀王背约讨伐,而且楚兵也不会跟随他。

在这里必须为项羽不都关中做个交代,不是项羽虚荣愚蠢,虽然史记用了一个典故,说项羽要衣锦还乡,被人笑话是楚人沐猴而冠。但是,当时的情况不仅是项羽要东归经营西楚,而且士兵也要回乡,比方刘邦入了汉中以后,史记说他的部队是道路以亡,都要跑路不愿意留汉中。大家不要以现在大一统的眼光看当时,在秦末人眼里,分封是常态,统一是秦短暂的阶段,楚人打败秦国在秦国封王生活,相当于美国打败日本后,麦克阿瑟在东京称天皇,美军在日本结婚生子,你说这可能吗?

项羽虽然不杀刘邦,但是他也做了双保险,一是将刘邦封到令汉中闭塞之地,然后又封秦军想将堵住刘邦出关,三秦降将没有根基,又被秦人怨恨秦兵被坑杀一事,只能更加依赖项羽。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家还觉得项羽政治手腕很幼稚吗,两次成功以下克上,硬是把叔叔的遗产从楚怀王手里夺回来,还做大了。至于后来项羽失败,跟鸿门宴并没有关联,还是项羽没有足够的条件实力稳住分封局面,给了刘邦出关的机会。

我们在读中国历史的时候,很容易被带有疑云,主要是中国史书论述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就是为尊者讳、附会。史书是本朝写的,往往有抹黑前朝人物的倾向。比方最典型的就是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前,郭嘉的“曹操十胜、袁绍十拜”的预测,其实看这“十胜十败论”都是套话空话,什么“袁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定”这类空话不可能是战前参谋分析的内容,只能是战后的总结性公文,故意提前到战前,把曹操的胜利偶然性打造成必然性,可以这么说古代凡是预测性什么将来要富贵等的,都是附会居多。

第二古代史重叙事、轻分析。大家看近代战争的历史著作,着重分析双方的军备、外部形势,集团利益考量,但古代史不重这方面分析,更加强调统帅个人因素,决策过程也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太史公著史也是如此,从故事性看,鸿门宴太精彩了,比分析项羽为什么不杀可读性很高大,但这些都是表象。

第三古代历史过分强调策士的作用。这方面最大恶例就是战国策,里面有众多的故事都讲述君王不听谋士身败名裂的典故,可谓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因为战国策的作者是淮南王的门客,属于自吹自擂,这一传统也在后世的主持编史的大臣所沿袭,说项羽不听范增、袁绍不听沮授,刚愎自用。其实我们只要复盘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就不难理解项羽为何不听,首先拥立楚怀王是范增的主义,其次援赵的楚军末将就是范增,这里有楚怀王投桃报李的目的。从之前项羽策划兵变看,没有范增参与的记载,到了项羽坑杀秦兵,找的是英布和蒲将军商量,也没有范增参与的记录,对于和楚怀王有旧又是项梁时代的老人,大家想想孙仲谋怎么对待张昭的,尊重但不信任。所以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但不用他,这才是常理,并非什么陈平搞的故意在项羽使者面前故意拔高范增的那套小把戏所能离间的,这只能是陈平吹嘘自己功劳,同时抹黑项羽的智障,太史公觉得精彩,所以记录了下来。但我们读史必须拨开疑云,尽量复盘主人公当时的处境,才能不被史书所误。

全部讨论

鲁滨逊君2020-12-07 16:39

彭城是宋/卫开发地区,也是西汉的淮安等地,一向富庶

讲财经故事的柏毅2020-12-06 17:42

司马迁史记说,江淮人不富裕也不穷,温饱而已。这种经济打得过当时富庶的黄河流域,甚至是关中?

动动锵2020-12-06 13:15

大哥,应该定都咸阳,那才有帝王之气。

讲财经故事的柏毅2020-12-06 09:47

项羽如果定都中原就不会那么快死掉。我觉得还是首都选的不好。

天天跑酷1232020-11-06 20:21

复渡看花2020-11-05 09:35

项羽有底线而已,后世的成功就在于越来越无底线寡廉鲜耻。历史上的谋士或知识分子是最无耻下贱的群体,可以参考对比现在的砖家叫兽,它们写的东西你能点评出什么来?根子都是烂的。

三十年股市老兵2020-07-13 13:56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鲁滨逊君2020-06-24 19:10

这波下来买进去就行了,东方很容易掌握,就是个大盘指数基金,创业板动了以后,他就能上,会留几天给你上车机会

ringdove2020-06-24 18:51

士大夫很喜欢吹嘘自己,才智过人,刚直不啊,其实大多数都是依附权利的,出了几个骨头硬的屈原文天祥就天天吹。

举牌尖峰2020-05-17 20:24

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