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26喜欢:14

承诺了并且有人期待,就成了一个心理契约。所以不能犯懒。$Ocean Rig UDW(ORIG)$ 的债务和现金流情况还没理出头绪,先从比较简单的$Real Goods Solar (RGSE)$ 开始吧。

首先,最近几天扎下去的心得,跟有过“黑历史”或者经营陷入困境、不能够实现正现金流的票玩,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公司手里的现金。够未来6个月左右的经营现金流是比较安全的。倘若不够,那么慎入!!一定要考虑通过稀释股权融资的可能性。比如RGSE在12月8号second offering之后清了负债,手里有2.9mn的现金(只够一个月花的),很多trader可能以为turnaround在即,所以勇敢跳进来。然后2月1号和8号紧接着两次offering,把股价如今打到$2。我梳理了一下RGSE从12月8号以来SEC备案的所有SC 13G,发现到1月底,参与12月8号融资的机构和个人都已经拿着利润清仓离场了,手里只握着warrants。在7块钱以上的接盘侠都属于被宰的韭菜。

(2)债务或者股权融资条款一定要细读,看有没有death spiral陷阱。陷阱在哪里?可转债、warrant或者优先股转成普通股的合同里面有没有转换价格,以及(尤其是)转换数量,跟股价挂钩的条款。

对于真心想赌turnaround、打算长期持有的Investor,比如有人拿着TDW、ORIG、SDRL这样的票赌它们翻身。那么除了考虑以上两点,还必须要考虑的是:

(1)经营现金流----公司有没有近期实现正现金流的希望?如果没有,属于高危。(当然比如像NFLX这样invest-to-grow,虽然现金流是负的,但是前程远大、收入有保障的公司例外。)

(2)债务条款。投资这种企业之前,务必要梳理一下它的债务情况。很多债务看上去是长期债,距离mature还有好几年,但是实际上都附加了类似于ebita/debt覆盖率,利息覆盖率这样的covenants。一旦达不到要求,就会提前mature,公司就会面临债务危机。比如ORIG就属于这样的情况,虽然眼下看来现金充裕,但是很有可能在2017 Q2就会有提前mature的长期债。还不起债,要么进入破产程序,要么进入death spiral。(前景光明的公司例外,比如CRK,成本大幅度低于同行,有良好的盈利预期,所以虽然2016年债务违约,但是债主们愿意接受比较公平的债转股方案。)

要是懒得研究这么深,就不要梦想一夜暴富。不要看着历史股价是50块现在是5块,就天真地以为还要回到50块。盲投的话,除了波动大不靠谱的医药股和一些周期股,(1)创新高的股远比创新低的股安全。比如AMD、NVDA,即便你买了之后就进入调整,一年之后回头看,一定是赚的;(2)股价走得虽然慢,但是稳步上升的股票----稳说明资本市场对其价值有共识----比大起大落的股票安全。

回到RGSE。前面的说完了,RGSE似乎也没什么好讲的了。首先Summary,然后给出支撑的facts。

(1)CEO Dennis Lacey是个有着成功职业记录的靠谱的Turnaround Specialist,跟GE那种货色不一样。(但是做股东去赌它的turnaround是没前途的。)

(2)从12月8号以来的三次融资,条款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应该没有陷阱了。从条款和Warrants的价格,以及合理市值的角度分析,股价最低点有可能出现在3月初,之后快速拉升,目标价应该在$ 4,或者最多$4.5左右。短暂冲高有可能,但是高于这个水平站不住。很有可能最终会在4左右停留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支撑事实:

(1)RGSE直到2013年还是个靠谱公司,有cowen这样有一定地位的投行分析师覆盖。但是经营和成本管理有问题,签了成本严重高于正常水平的供货协议,又花16mn收购了夏威夷一个solar公司,导致陷入困境,2014年开始面临破产危险。公司聘了Dennis Lacey作为CEO。下面是Dennis Lacey的职业记录:"Prior to joining RGS Energy in April 2014, Lacey held a number of senior executive positions at Imperial Bancorp, a $ 6 billion publicly-traded commercial bank best known for its high-tech lending practice, before it was acquired by Comerica. At Imperial Bancorp, he served a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CFO, president of the SBA Division, and president of the Equipment Leasing Division. Before Imperial Bancorp, Lacey served as president and CEO of Capital Associates, a publicly traded equipment leasing company. Lacey also previously served as CFO of two multi-billion dollar publicly-traded companies, TeleTech and CKE Restaurants, as well as head of capital markets for a private investment firm engaged in aircraft leasing and alternative asset management."

(2)关于三次增发。第一次在12月8号增发了4个mn,增发价格0.22股,购买股份的Warrants价格在0.35。折合成并股之后的价格分别是6.6和10.5。增发之后,不算Warrants的实施,RGSE的股数翻了倍。

从SEC filing里追寻,显然这次增发的投资人已经都把股份请了,手里只拿着warrants。注意:这次发的Series I Warrants里面有一个条款,价格是(i)10.5每股以及(ii)The lowest price in March。所以预计3月份会有一个价格低谷。而后面两次增发的Warrants就没有这样的条款。所以说,这个10.5的价格显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不靠谱,大概是用来引诱无知韭菜在7、8块的价格杀进去接盘的...... (但是我真心觉得亏钱的人活该,谁让既不想想2.9mn只够一个月花,RGSE后面会怎么办,也不读SEC Filing的?)

2月1号和8号紧接着两次增发,金额分别是11.5mn和6mn,增发价格分别是3.1每股和2.5每股。2月1号的增发跟着以同样价格购买股份的warrants K,(还有prepaid Warratns L,其实跟正股差不多,只不过是为了投资人不允许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99%和9.99%,所以等他们卖出一部分手里的股份之后才可以把warrant L转化为新的股份。)

8号的增发,价格是2.5每股,Warrants是以2.4买75%股,算下来是3.2每股。

注意,这三次增发的经手人都是同一个机构:一个叫Roth的投行。(第一次增发还有另一个机构参与经手,是经手以前几次death spiral的机构。)跟Roth的合同里约定,给Roth以增发价格125%购买增发总量5%股份的Warrants。所以算下来Roth后面两次Warrants的价格分别是3.875和3.125。

除了其实跟正股没有区别的prepaid Warrants,所有的Warrant客户都可以选择cashless exercise,得到的股份数量是:通知执行前五天的加权平均股价减去约定执行价格,除以通知当天的收盘价,乘以Warrant数量。所以并没有陷阱。

另外虽然后面两次的Warrants条款里面还规定可以重新设定Warrant的执行价格,我估计RGSE绝对没有动机把执行价格重新设定在更低的水平。如果投资人选择cashless exercise,更低的增发价格意味着RGSE发出去更多股份,却拿不到钱,这种傻事它不会干。

总之,现在我们得到的信息是:

(1)1月底合股之后RGSE总股本1.2mn。而最近这两次增发,发出去的股本6mn。所以总股数7.2mn左右。花了2.5/股和3.1/股买了股份的投资人占了6/7,他们不要亏钱,所以股价一定会打到3.1之上。

(2)Roth Capital最大的一部分Warrants来自于第二次增发,价格在3.875,所以股价要在这个以上,这个Warrants才有意义。

(3)12月8号增发的Warrants被稀释到只占8%,但是从SEC filing追寻到的信息,第一次增发的股东也参与后面两次增发,所以他们有把Warrant转换成低价的动机。

(4)RGSE的filing里面说参与增发的股东,有一部分以前参与过RGSE的增发。那么就是一次次玩death spiral、pop and dump的老手。比如Kopin参与过RGSE9月份那次优先股转换(不喜欢这些trick,但是不得不说9月份那一场玩得漂亮),这次参与了第一次增发,出清股份之后又参与了第二次的增发。再比如有一个CVI在其它老千股,比如ETRM里面也找得到它的身影.....所以我估计客户来源一部分是RGSE的老伙伴,另一部分是Roth的客户。第一次增发给了15个投资人,第二次12个,第三次是8个。从数量上推测,参与第一次增发的15个投资者很可能全部参与了后面两次。

(5)RGSE现在手里现金大概18mn,总资产大概20mn左右。ttm revenue 22mn,手里有backlog 8mn。以RGSE可怕的负现金流,市值能到30mn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考虑hanging warrants,折算成股价4.17。(其实考虑到现金消耗,合理市值也就在15mn左右的水平。)即便是老千股也不能太离谱,否则找不到那么多接盘侠推高也是没有用的......

我读了最近的一次earning release的ppt和conference call文本,CEO预计季度收入16mn可以达到盈亏平衡。假定它可以成功达到盈亏平衡,P/S ratio不好估,看未来发展预期。如果估成0.5倍,那么市值也无非30mn。而那时候估计所有的warrants都已经exercise,很可能股本在现有基础上又增加了20%。最乐观估计,两年之后达到盈亏平衡,市值到60mn,p/s 是1倍,中间如果不再稀释股权,那么股价到7块钱。所以赌它的长期前景是一件收益低、风险高的事。

我不知道RGSE后面会怎么玩。现在距离3月份还有半个月,另外根据与投资人的leak-out条款,2月22号之前所有的投资人每天可以交易的总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总volume的35%,所以在这之前想要操作股价也并不容易。最符合逻辑的猜想是2月份任其在底部波动,顺便低吸一部分股,3月1号猛砸到低点,之后开始拉升。

不知道想得对不对,看后续发展吧。

估计可能不会出现一天翻倍的盛况。$2.5之上,应该会有参与最后一次增发的投资人套现。$ 3.1之上,又会有一部分投资人套现。但是大家还是会合力推高,好把手里的warrants也尽可能多地套现。

RGSE的CEO是CFO出身,这接连三次增发的时间、金额、增发价格的衔接完美。

另外回顾RGSE在去年9月份的走势,优先股转换和可转债的漂亮衔接。当时6月份20:1并股之后股本数量也是1.2mn左右。有一批面值1000每股的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转换条款是转换价格是在规定的执行价格,以及转换之前5个交易日加权平均股价之间取低值。所以先是砸盘(没准儿通过大量卖空),然后低价转换、拉升,把股份出掉。之后是4月份借的可转债在10月份到期,条款是用加权股价0.85的价格转换成股份。所以债主们当然是借着优先股转换的拉升,开始卖空、转股平仓、继续卖空、继续转股平仓....导致到了12月份,原先1.2mn的股本变成了35mn。

当然,RGSE还是玩得比$DryShips(DRYS)$ 和ETRM有节操多了.....

全部讨论

2017-02-17 20:03

请教一个技术问题:cashless exercise这个动作本身不会给公司带来融资,但公司要发行股票,增加公司股本总数。这样理解对嘛?

2017-02-17 13:00

写得很好。

2017-02-17 00:53

远离千股,即使你认为已看清。。。

专业  您这样水准都自称novice,我这样的连当韭菜都不配了
我也认为在页岩油的压制下,油价很难再回到14年的高峰了。之前有个说法是页岩油是骗局,但是看到雪弗龙大举进入Permian,我相信只少Permian的成本是有竞争力的,只是不知产能潜力有多大。
不过海洋石油毕竟占全球石油产量的30%左右,这可以完全被页岩油代替吗?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OSD行业还是会生存下去,只是难现14年之前的辉煌。dayrate不太可能回到2014年的水平。
那么关键问题就是orig能否无需债务重组就生存下去,只要保证了这一点,该股目前的价格就有较大获利空间。因为Orig大约P/B在0.03,只有龙头ESV和RIG的1/10,比其他二线OSD公司也低很多。

2017-02-15 23:12

太棒了!谢谢分享!期待您对orig的分析!

2017-02-15 10:46

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