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0回复:25喜欢:34
养孩子,不求培养的多好,首先追求不养废,不养废要避免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孩子特别任性,一不顺它的意就哭闹撒泼,长大继续这样,孩子只能意识到自己本能的欲望和需求,丧失了认识自我的能力,根本找不到自我;一个是把孩子搞的特别消沉,什么都不想要,干啥都得你推一下,不推不动,一副死气。这两种情况前一种多数来自大人的放纵,后一种则来自过渡管教,只要避免这两种极端情况,孩子大差不差。而如果要把孩子在不差的情况下培养好,在等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小学以上)以后,又要避免两种新情况,第一是避免孩子只会接受教授的知识,不去探求知识的来源,知识的目的,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和现实的符合程度,也就是没有反思性,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回避自我,一味迎合教授者,这样时间一长,基本也就废了。第二是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养成了对确定性的过渡追求,害怕不确定性,对人不信任,不了解现实,也对真实现实中该如何行事不了解,逐渐丧失与真实现实产生广泛链接可能,因为害怕冒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实际是永远不冒风险的风险。这样的人就失去了体验生活和世界丰富度和层次感的能力,以及在过程中体验自我的能力。所以在上学以后,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应该成为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培养现实的观察能力,培养在风险中行事的意识,由此产生一种意志,这样即使成绩一般,最后也会过上丰富而有热情的人生。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1-11-13 10:04

这主要讲的是性格教育,做到这几点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样的孩子同时能考上前100的高校更好,这个成绩上的目标对他不难。

2021-11-13 09:58

女神,有深度

2021-11-13 09:36

的确,通识教育阶段逻辑学和哲学的教育很重要。当一个小孩学会了如何较为理性的处理自己的行为以及和环境的关系,以后怎么都不会太差的。

2021-11-13 09:31

2021-11-13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