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后人s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5喜欢:155
讲一个俺炒棉纺织股时遇到的一个情况。那时大概是12年左右,四万亿的刺激效果开始衰退,各种大宗产品的价格从高位开始下跌,其中一种是棉花,出工出力老实巴交的国内棉民们开始诉苦,有领导同情他们,出台了棉花按年度指导价收储的政策。政策出台后,国内棉价稳定在了2万一吨上下,而国外棉花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和国内的差价拉大到了6,7千元一顿,国内每年有约100多万吨的低税率棉花进口配额,配额外进口税率相当的高,对企业来说并不合适,而100多万吨远远不够当时近千万吨的国内纺纱生产需求量,企业只能按2万一吨的国内棉价买棉纺纱,而这时我国和东盟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从东盟进口棉纱税率低到几乎可以不计,和印度巴基斯坦的贸易协议中,棉纱的进口税率也很低,这时市场就出现了用国内棉价纺的国产纱线和用国际棉价纺的低税率进口的进口纱线的竞争,由于棉花的巨大差价,国产棉纱节节败退。
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国家按年度固定价格收储,收储人员和用棉厂家是利益分离的,他们并不十分了解厂家需要什么样品质的棉花,重量不重质,造成质量把关不够严格,棉花中被有意无意的掺入了大量地膜等杂质,生产中分离异常困难,造成棉花的可纺性大幅下降,生产的纱线质量低下。
另外也出现了配额倒卖市场,一些企业自己不生产,倒卖配额获利,实际生产企业为购买配额支付市场差价,并没有获得多少配额的好处。
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内企业发现由于巨大的内外棉差价,在国内工厂纺纱不如去东南亚设厂纺纱,再出口到国内获利,造成国内大量棉纺织厂转移到了东南亚。
第二个情况是由于国家收储的棉花价格高,质量差,下游又受到进口纱的强有力竞争,储备棉销量很不理想,几年时间存下了近千亿金额的储备棉花,国家财政负担太重,不愿意再承担这么大的负担了。
然后政策变了,变成了按和国际市场接轨的价格售卖储备的棉花消化库存,同时按接轨的价格加上一定的补贴收储,且收储地区缩小到了仅剩新疆。
这又造成了一个后果,国内除新疆外地区的棉农按市场价种棉花真的不赚钱了,棉花不再是一个主要农作物,疆外地区只剩少量零星种植,除了自治区,棉花种植算是几乎倒闭了。
而搬去国外的纱厂呢?到了那里他们发现除了棉价,其它人力水电甚至税费成本都低于国内,且国内除了自治区,其它地区已经不产棉花了,无法供给他们的生产,买储备棉质量又差,想平价进口棉花还是要配额,国内是回不来了。
好了,这个收储政策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参与这个链条的国内三方,除自治区外的其它地区的棉农基本不再种棉花了,棉纺企业大量搬到了东南亚,政府高价收储低价去库存,占用巨额资金,消耗大量人力的同时,还赔了一大笔钱。
好在那几年由于供给过剩,化纤原料价格低,也有很多棉纺企业在国内转型改纺化纤纱,得以继续存活。可是新故事又来了,供给测改革和环保发力,化纤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纺化纤纱的企业前段时间似乎出了不少新闻。
怜惜棉农,怜惜祖国未来的眼睛,怜惜绿水青山,出发点都非常好,方式方法还是需要再斟酌。

热门回复

2023-12-24 08:11

值得深思的案例分析。

2023-12-24 08:21

市场的还给市场,而不是交给领导的脑门。。。在现阶段能做到实在是太难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2023-12-24 08:22

出政策唯上不唯实。

这个案例是我们金融市场老师唯一一个讲的有实际意义的案例[裂开]

2023-12-24 09:00

不怕领导坏,就怕领导蠢。

2023-12-24 08:32

出政策的人应该不会做什么沙盘推演 最后这些事情也没有人负责 毕竟KPI不一样 “苦日子” 就是一种常态

后面打击新疆棉,就是有想把这个产业从国内移除。

2018-12-15 11:21

尽量少玩政策设计和政策创新。几乎每一次变化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都会产生很多新问题,都会有一批人合法利益受损甚至毁灭,而另一批人又总会借机不当牟利。

一群股民在这里杞人忧天,我把话撂这里,第一对于网易腾讯这种头部企业这次调整反而是巨大增益,别打嘴炮让时间让事实给出证明就好了。第二担心什么国产网游耽误国内硬件迭代的我就不说破你了,你玩过游戏吗?手游哪个是3A大作?就那一个被拿出来反复说事的原神1050TI的显卡跑起来完全没压力,这可是16年发布的已经停产的芯片!就这么推动国内硬件和芯片迭代的?要点脸很难吗?这些年推动中国游戏玩家硬件迭代的是什么?不是国外的各种3A大作?咋地中国人不能玩外国人做的游戏所以硬件不需要迭代了?我也没看到新规有这一条啊?

2023-12-24 09:15

感谢分享。ZF干预也好,自由经济也罢,都要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怎么做都可能犯错,但做错也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吸取新的信息,及时调整,找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