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投资记录与总结反思---2024.4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每月记录自己的总结与反思。我水平很菜,看看就好。

四月底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都出来了,我打算整理完部分自选股的资料再写四月总结。上次整理全部自选股资料还是去年十一月出三季报之后,现在的基本面分析方法和半年前比优化了不少[大笑]

一、四月情况概述

四月盈利不到41万,总和收益率32.08%。

四月无操作,目前持有45193股海尔生物

二、长期回报确定性打分表又有一些优化

我把长期发展确定性打分表改称成了长期回报确定性打分表,更能反映其实际作用。[滴汗]

在最近的一个月里,确定性打分表又有几处明显的优化。目前的打分表是这样的:

1.优化了“管理层进取心”的解释

“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中的第一条“管理层进取心/有效激励全体员工创新的管理模式”之前其实我也没完全想明白,所以之前括号里写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实很空洞,在实际打分中常常模棱两可。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如果相应的需求不再,产品再好也无意义。可惜在实际情况中,很多龙头企业多多少少会面临“船大掉头难”的问题。正所谓“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曾经的行业霸主在取得巨大成功后,不思进取、原地踏步,最终被后来者居上的商业案例实在是太多了,我在打分表中放这一条(而且放在第一的位置)的初衷就是出于这个考量。

最近我想明白了,关于这个问题,最核心的关键就是企业的掌舵人能否坚持需求导向,即使企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功,仍要努力提升老用户的体验,并且坚持开拓新需求和新用户,不能躺平吃老本,尤其对于发展较快的行业,这一点非常重要。而这往往需要巨大的魄力、需要掌舵人有利益之上的追求。最好还能把这种品质内化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激励全体员工。于是就把这一条的解释改成了“坚持需求导向,与时俱进、开拓潜在用户和需求的魄力”。

2.优化了“六种商业模式”各条的解释

之前的“行业发展快”之类的说法实在是太模糊了。优化了各条的解释。

详尽版解释可以看之前写的“商业模式的进阶思考”,这里面虽然还用到“行业发展慢”之类的说法,但因为增加了具体解释,所以不要紧。

链接:商业模式的进阶思考

具体来讲,六种商业模式分别是:

(1)情感价值为主,效用难以比较

效用来自用户自己。比如泡泡玛特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有必要展开解释一下:首先喜甜是人类天性;其次可口可乐已经依靠持久的大量的宣传洗脑让人们将红白飘带logo与快乐等乐观情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2)情感价值为主,非价格效用因风格不同难以比较

换句话说就是价格是总体效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用于送礼或给别人看的情况,效用来自他人。并且非价格效用与竞品相比,无法明确比出高下之分,更多是风格不同。比如名牌包包、贵州茅台

(3)情感价值为主,非价格效用可以比较但无法完全量化比较

与上一条不同之处在于,实用价值有一部分是可以直接与竞品比出高下的,因而还需要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投入较大研发费用。比如法拉利苹果

(4)实用价值为主、效用因风格不同难以比较/可以比较但无法完全量化比较

人是情感动物,不可能完全理性,一些行为存在偏向性,也正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促使用户们在不同产品中做出选择的某项或某几项重要因素是无法量化的。最近我在雪球看到一句话:“在商业和投资领域,如果有某个因素无法衡量、无法预测,也无法在电子表格中建模,那么它很可能是最强大的力量。”

链接:在一如既往中洞察人性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无法用数字描述的竞争优势会让竞争对手无从下手,进而构筑起相比其他绝大多数行业龙头企业更坚固的护城河。

举个近期想出的具体例子,比如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全用户群体对该产品的要求趋于一致;2.部分关键性能(比如耐用性或可靠性)在长期使用比较中可以比出高下,但无法通过量化指标在购买时一下子比出高下;3.该类产品一旦出问题很可能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4.产品价格占用户预算比例小。比如福耀玻璃海尔生物

当然这一条所说远远不限于这种情况。

(5)实用价值为主、效用能够完全量化比较

仅仅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保住现有客户群和议价能力,就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研发开支或购置新型设备等,对投资者并不友好。比如很多工业零部件。

(6)效用由于全用户群体要求分散难以比较/同质化无法比较

前者比如床垫,有人喜欢软的有人喜欢硬的,从全体用户的角度来说,完全无法比较哪个好。后者比如很多化工品。

注意,六种商业模式的打分直接关系的不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是客户的粘性,即已经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未来继续保持其竞争优势的难易程度。

如果想要长期投资,依靠这家企业本身的赚钱能力来获得投资收益,商业模式和管理层品质一样重要。

3.增加了“竞争优势的自强化性/生产要素或用户效用的正外部性”

之前一阵子我在思考“网络外部性”的问题。所谓网络外部性,通俗来说就是指用户人数增多这件事本身,就能增强老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效用。比如用微信的人越多,微信用起来就更方便,而且这与微信管理团队有没有更新优化软件无关,到了现在,在国内使用聊天工具,也只能选微信了。满足网络外部性的情况下,一旦一家企业形成了足够的竞争优势,那么接下来这个竞争优势会持续自我强化,这是很神奇的性质,而且对于投资者而言很友好。

当然,正外部性不只限于网络外部性一种情况。而且推广开来说,也不只限于用户侧,也可能作用于供给侧。比如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某细分设备行业有这样的特征:不存在颠覆式创新,过往所有的研发成果都直接构筑现在的竞争优势。如果龙头企业与行业第二的技术差距大到了某一程度,那么可能该行业的顶尖研究生毕业之后找工作,就只能去龙头企业,否则干不了想干的研究,若去行业第二,就很难做出什么实质性的突破,那么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就出现了自强化性。虽说存在行业竞争、没有垄断,但实际上竞争对手们在技术层面上怎么追都追不上了。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我还没有明确找到实际案例,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不错。

三、写了新置顶

简单来说就是:行业需求端的量要稳、最好稳中有进;公司具有可持续的难以复制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具有产品定价权;买股票的时候别买贵,最好买便宜点。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业投资思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在细节上,说实话,我感觉过了一个月,我又有些新的进步和新的思考。[吐血][滴汗]算了,再过一年再写个新置顶吧。

四、后续展望

这轮年报及一季报整理,我每一个自选股都是按目前的基本面评分体系认真看的,目前看来估计最后能剩下20支自选股就不错了。[滴汗]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思考、案例研究跟踪、总结、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优化,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可靠的成长股投资体系,已经到了“书越读越薄”的阶段。可惜的是,“好价格”部分直至今年初的股灾之后才初步成型,去年买的海尔生物,确实是买贵了不少。要100%发挥现有体系的实力,估计得等下轮熊市了。[滴汗]

这两年除了跟踪一些公司的发展情况,平时基本就是学习CFA补充金融知识以及看书,按计划争取明年考出三级持证。接下来打算再读个管理类或者微观经济学相关的研究生,进一步提高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和竞争战略的能力,提高投资能力。慢慢来吧。[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