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 涪陵榨菜的新品:乌江榨菜酱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1

23年大消费股票泥沙俱下,除了白水稍微坚挺,很多股离20年高点都打了骨折。让价值投资蒙上阴影。但是我认为估值的回撤已经充分反应了悲观的预期。在熊市的最后阶段,防御性的品种更能躲过最后一击,在熊市的尾声(也许要到明年五月老美加息结束),公司业绩的成长性和稳定性,无疑本人更看重后者。伊利股份海天味业安琪酵母涪陵榨菜、农夫都已经有了企稳迹象。会不会有最后一杀,谁也不知道,但是当前宁可套牢也不踏空,今天聊一下市值最小的行业龙头涪陵榨菜,大家一起探讨有没有套利机会。涪陵榨菜业务相对简单,首先从原料来源基本不受外贸和大宗波动影响,有着自己的规律,第二市占率第一,近几年维持在一个平衡水平,既没办法突破,也不会大跌,第三,从代际饮食文化上看,佐餐菜和预制菜接受度越来越高,可能和外卖文化导致的碎片化饮食有关,笔者发现更多00后的用餐时间不规律,少量且频次更高,场景更加多元化。我们注意到线下调味品和调味酱的货架比例越来越高,那么对于一个很少机会犯错的消费品公司又立志成为佐餐菜王者的乌江品牌自然成立我关注的焦点。

2023年4月乌江推出了新品:乌江榨菜酱,今天就重点说一下这个新品。目前从线下表现看,这一产品难言成功,走的非常艰难,尽管乌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测全年的销售额不过5000万,而且复购率一般。从几个重点沿海和内陆城市观察到,很多货架上的产品还是4月铺市初期的产品。偶尔见有10月份日期产品,证明公司仍在努力。那么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1, 产品概念对消费者过于陌生,决策者生生创造出一个新品类:“榨菜酱”,保守的消费者不会尝试,冲动的消费者尝试后发现就是豆瓣酱加榨菜碎,烧椒酱加榨菜碎,牛肉酱加榨菜碎,这反客为主的称谓很难让消费认知里产生榨菜酱的独特性。要知道海天的黄豆酱和仲景的香菇酱是民间已经有了成熟产品才推出,乌江的立意是好的,想独霸这一新品类,但产品没有独特性,且要花太长的消费者教育时间,不知道经销商和零售商是否会给你这么长的时间,乌江在抖音广告语也只是:泛泛的加点就好吃,实在不知道这个对形成榨菜酱的独特卖点有什么帮助,对消费者认知榨菜酱有什么帮助。个人认为决策者要推动榨菜更多的消费场景还需要转变思路,切忌过于自恋。这个以后有时间再详聊。

2,包装失误: 除了瓶型过小,包装纸全围(可能是要留更多的地方说明榨菜酱的用途)但是却顾客看不到里头的内容物,不利于自然导购,笔者在走访商超恰好碰到乌江促销员,她吐槽了这一设计并举了一个味聚特牛肉酱的例子,原来味聚特的产品也类似这种全围的包装,牛肉酱的品名也非常小,几乎卖不动,后来改为现在的包装突然好卖了,我看了下味聚特的包装,说实在从审美的角度很大众,唯一改变的是包装印上了牛肉粒,品名:牛肉酱更突出了,有时候消费者就是这么简单,有了“乌江”品牌的加持,再快速了解了产品内容就可能形成了购买。

3,价格过高,乌江榨菜酱零售价在15元左右(目前在不断调低价格中),200克,对标的是牛肉酱,那实际成本呢?从目前各大超市处理旧日期的产品价格看,大概出厂价在5元上下,我理解乌江的用意是把渠道利润做大,让经销商铺市积极性更高,但是毛利率和周转率相比,明显后者才是王道。尤其是23年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价格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只叹他生不逢时吧。

以上三点是我总结乌江榨菜酱销售不尽人意的原因,还有其他的也请大家补充,但是可圈可点的是乌江销售团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经销商的管理和激励要比较到位,一款新品短短半年在市场上可见性还是非常高的,那么问题交回给市场部和决策者,把武器打磨得再精良一些,前方的将士才能破阵杀敌。

最后结语:尽管乌江榨菜酱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但是投资者也见识了乌江销售团队的力量,一个公司核心价值也包括他的管理能力和士气,我相信只要有更好的产品策略,乌江是有机会成为佐餐王者,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估值空间,毕竟“乌江”两个字已经有了先发优势。也希望关注涪陵榨菜的投资者一起为他献计献策!$涪陵榨菜(SZ002507)$ $海天味业(SH603288)$ $伊利股份(SH600887)$

全部讨论

02-16 17:24

在拼多多上输入关键词“榨菜”,然后你就知道这个公司有大麻烦了

动销很差,我看了好几家超市日期都是去年七八月份的,根本卖不动

再补充一点,乌江榨菜酱口味偏辣,完全没有考虑华东华南口感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