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十一长假,海天添加剂双标风波牢牢占据了雪球热搜第一名,这让笔者想起不久前“雪糕刺客”钟薛高,有趣的是钟薛高被人诟病的是因为价格太高,躲在平民销售渠道里,用它高昂到一包烟的价格刺伤了消费者敏感的钱包,在自媒体和友商的推波助澜下,大家群起攻之,大结局是捧红了十多年不涨价且大堆添加剂的“雪莲”。业内人士都知道钟薛高品质和用料远远高于某利某牛,甚至高于和路雪和雀巢。可惜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于是有人拿起了一千度的焊枪。。。。。。。
浓眉大眼的海天是调味品老大,尤其是酱油品类,其价格还算比较亲民,在上市公司的产品当中,属于中低档的定位,这次事件大家诟病的几个重点:
1, 双标
2,作为龙头没有推动国标的提升
3,态度过于强硬
经过科技与狠活话题一个多星期的发酵,舆论声讨达到了最高潮,这个时候讲什么剂量决定毒性,符合法律规定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海天真是生不逢时,长假人民需要大瓜,一场舆论的狂欢正满足了最寂寞一次长假。海天首先要加强自己公关能力。去看看联合利华雀巢这些大消费品巨头,人家在一个更严苛的舆论环境里,食品安全就不用说了,还有各种环保和所谓人权问题,作为市值千亿的龙头,真的还要多提升。除了赚钱还要多做一些公益方面的建设。
不过今天笔者想聊的是这次事件对调味品上市公司海天味业千禾味业中炬高新会有什么影响:首先说下主角海天,事件短期对海天的影响最为负面,在品牌方面,更多的消费者在这次事件记住的是 海天 添加剂 这样一个关联,在未来销售上会更倾向于千禾、厨邦、李锦记。在这种背景下,海天要完成时年度任务相当困难,剩下的三个月看看庞总有什么奇招逆势翻盘。但从中长期看,如果消费者对无添加酱油热度不减的话,愿意花多几块钱购买无添加产品,对于有着渠道和生产规模优势的海天反而最有利。还要看这次事件在真正消费者的渗透度有多高,目前看舆论有减缓的趋势,毕竟还不算食品安全事故,官媒也没有发声,事件热度甚至不及雪糕刺客的热度。
其次 说下男二 千禾, 短期无疑对千禾最有利,千禾是无添加品类领跑者,不出意外已经可以预见开盘涨停这种场景,但中长期看如果其他品牌孤注一掷发力无添加品类反而让过去过着舒服小日子的千禾难受,毕竟货架是有限的,调味品是口感粘度很高的产品,无添加本身没有门槛,无论是研发和生产上,大象犀牛如果都转身,反而会分流千禾的客群,这点千禾要打起精神
最后聊聊 “傻白甜”厨邦酱油。假日结束开盘第一天如果海天大跌,千禾大涨,厨邦该跟谁?这个我也猜不到。个人感觉是偏中性,但我觉得厨邦还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中炬高新以前是国有背景,在营销上确实比不过前两家,但是在产品质量上,厨邦还是老老实实做产品一个品牌,这货在包装上打着厨邦讲良心还真不是浪得虚名,别人用豆粕,厨邦用原颗黄豆,就算用添加剂也比海天贵,从各家财报可以看到,厨邦的毛利率是三家最低的,千禾吨单价最低,但毛利率比海天还高,懂得都懂,海天就不用说了在国标的最低线游走。从这个角度上可以看到厨邦曾经国有企业的痕迹,对原料和食安有一种偏执的坚持,虽然不太懂变通,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虽然现在厨邦股权谜团还未解开,大股东太“狗”,二股东太“熊”,但作为管理层也要有应对准备,如果火烧到自己,要怎么坏事变好事。我觉得如果舆论真的波及全行业,厨邦至少要讲清三点:
1,自身原料成本的优势。
2,尊重消费者意见,推动行业添加剂使用的透明化。
3,正在大力发展更有利健康的无添加产品。
综上所述,添加剂事件对酱油三强都是各有利弊,也给食品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但归根结底消费升级就是消费品投资的一个最大的逻辑,添加剂事件加快调味品行业的消费升级,如果消费者愿意花多块钱钱去买0添加的产品,那么可以想象整个行业的利润都将得到更大的改善。$中炬高新(SH600872)$ $海天味业(SH603288)$ $千禾味业(SH603027)$ #海天味业陷入添加剂舆论风波#海天味业陷入添加剂舆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