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胸无点墨-: 感谢分享[献花花]关注您了//@-胸无点墨-:回复@Darwin论药:看了一下作者的履历,2020 年才进入市场,能写出这么详细且思路清晰的文章,确实值得表扬!和你分享一段经历。2003 年招商证券的一名研究员写了一份国药股份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有一个数据,麻药人均用量,中国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是印度的五分之一(当时的数据,现在的情况咋样,我没有查询,但拍脑袋觉得差距也许变化不大)。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2010 年我去调研人福医药的时候,专门要求见了当时还是宜昌制药厂总经理的李杰先生(一个很不错的人)并当面请教了这个问题。记得当年李杰先生沉默了几分钟,然后给我讲了他自己的一个令人心痛的经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他说当他听到他的慈母不幸罹患晚期癌症的消息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悲痛之余,唯一清醒的是叫来了自己的姐姐,要求她去准备点阵痛的药物,她姐姐当时的反应是:“这会让人上瘾的,你想好了吗?”讲到这里,李先生的泪水刷的就留下了,待他情绪平复后说:“我何尝不希望我母亲上瘾呢?我姐也深爱我的母亲,但在当时她的第一反应是阵痛药的上瘾问题,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被李先生当时的反问问住了,原本我也是带着这个问题来的啊!后来我们又聊了很多其他的事情,到最后又扯到了鸦片战争对我们这个国家的影响,尤其是对国民心理创伤的长期影响,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李先生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的令人心痛的一段经历,暗示了我的问题的答案:鸦片战争后长期的仇恨教育,放大了麻药的“毒品”属性,限制了麻药的“治疗”属性,降低了麻药的“人文关怀”属性,这种关于麻药“毒品”属性的放大的效果不仅影响到了国民关于麻药的下意识式的认识(比如李先生的姐姐当时下意识的反应),也导致了在麻药的生产、流通和用药诸多环节接近简单粗暴的严防死守的管理制度方式方法。正是因为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无痛分娩方面,据说北京也只能做到 35% 的渗透率,而欧美早就超过了 90%,我也问了不少受过良好教育的妈妈们生孩子时是否使用了无痛分娩,大多数没有使用,原因是医生说怕使用麻药会影响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再痛也会强忍啊!也导致癌症病人的疼痛管理的渗透率至今也只有 20% 左右。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麻药市场离饱和还有很大空间,但路途有多遥远似乎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几年麻药的增速打破了过去几十年年均 10% 的状态,看研究报告似乎在 年均 15% 上下的一个增速,我个人觉得是类似很多微创手术发展的结果,这从人福医药分类销售数据可以看到,他家的麻药过去只在手术室使用,截止目前非手术(比如门诊等)的使用占比到 40% 了,用腔镜类产品的数据做交叉验证,似乎也支持这一结论。我想和你分享的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估值。尽管教科书上都把类似 PE、PS 进而 PEG 都作为估值指标看待,我自己是有不同看法的,我认为所谓估值,是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人对投资客体的公司价值所做的一个个性化的测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终极意义上的估值手段(或思路)其实只有一个的,就是现金流折现,至于 PE,PB,PS.,PEG 等都是市场多方参与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结果里包含大量的情绪因素,也就是所谓“市场先生”的观点,但这些指标恰好构成了交叉验证现金流折现模式结果的一个良好工具,它能告诉你目前股价中隐含的是悲观还是乐观的情绪,隐含了多大比例的这些情绪等。现金流折现模式的局限在于不可能适用所有公司,这本身也暗示着一个现象,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可以去估值的,因为没有手段和工具,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也只能让 PEPBPs 们勉为其难的充当一把估值指标的功能了。好消息是,人福医药,尤其是他的麻药业务其实是很适合用现金流折现方式去估值的,我觉得你有能力去把这件工作做完和做好!后生可畏,继续努力,我看好你!
引用:
2024-03-30 17:59
这次为大家介绍人福医药,人福医药是一家业绩非常稳定的公司,公司所处的麻精行业集采少(红处方药物不会纳入集采)+竞争不那么激烈,因此公司业绩常年稳定,多年都能维持较好的业绩增长。2023年人福医药的财报刚刚发出来,营收增速符合预期,利润增速略降一些,主要来自于研发投入增加和22年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