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调研纪要——“越向上,越有光”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4喜欢:1

作者: 主理人Frank

上周六的9月3日,我从上海乘坐1208公里的高铁横跨大半个中国,骑车14公里(文末有彩蛋)终于成功参加了中信银行的上市15周年的交流活动。

这次活动的规格和阵容都很高,中信银行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张青及中信银行董事会办公室、财务会计部、风险管理部、公司银行部、财富管理部、私人银行部、信用卡中心、资产管理业务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和领导悉数到场,可以说是一整个“中信银行全明星”阵容。

作为一家2000多亿市值,成立35年,上市15年的老牌股份制银行,能一次性获得这么多高规格领导的接待,也是比较罕见的。

活动的第一站是中信银行的行史馆,这个场馆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代的科技感。

关于历史,有重大事件的纪念品。包括早期银行成立的重要文件,成功发行的国际公募债券纪念银盘,上市敲钟的相关纪念等等。

关于科技,有全息投影的震撼历史回顾,3D打印的纪念品,包含访客标号、访客签字的限量参观纪念照片。

放一张当天最耀眼的@喜胖不胖 老师的签名限量款珍藏照片。

喜胖老师手里特别拿出中信银行3D打印的纪念品拍照,秒变形象代言人,就一个字,专业!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显示是第267个参观者的数字,可见这个参观资格有多珍贵,什么?你说为什么没放我自己的?

我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没放是怕这个账号掉粉。

回到正题,我们继续看参观活动结束后的重头戏,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先生对于中信银行半年报成绩单的梳理,这里摘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先生提到的三个新变化:

一是稳住了息差。净息差1.99%,变动跑赢大市。

二是增厚了中收。非息净收入增长9.64%,占比提升至31.8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轻资本转型成效显著。

三是出清了风险。不良余额和不良率持续双降,多个大额问题资产项目的风险化解取得积极进展,协同处置取得突破。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关于风险的描述,房地产相关的风险作为今年以来悬在所有银行身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让很多投资者都心有戚戚。

在随后的发言中,胡罡先生开门见山的就澄清了这个问题:中信银行在发现房地产坏账率开始露出苗头的时候,就早早降低了对于相关风险企业的授信,而且做了差异化处理,对本身负债率低、商业模式健康的房地产企业提高了授信,反之则大幅降低授信,甚至停止授信,将风险扼杀于“摇篮”之中。

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方式,或许也是中信银行能取得不良余额和不良率持续双降的关键所在。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是所有重要业务线负责人后续的发言,包括财务会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信用卡中心、资管业务线的负责人都有一些金句出现,我贴一个印象深刻的:

 “财富是劳动果实,而财富管理从业者是劳动果实的守护者。”

这句话展示了中信银行对于财富管理的独到理解,我们可以称之为立足于客户,为客户着想的价值观,如果金融从业者都能秉承着这种价值观,那么一定能收获客户的长期信赖,我想这也是金融行业的立身之本。

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我熟悉的方面,向中信银行的领导提出了2个问题:

 1. “资管新规”实施之后,中信银行如何应对理财净值化的挑战,资产管理部的产品对于公募基金的优势在哪里?

 2. 针对目前公募基金和理财产品的代销也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中信银行的代销端又会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优势又在哪里?

针对这两个问题,两位相关部门的领导都做出了解答,

资管业务线的负责人表示,低风险理财产品其实是银行资产管理的一大强项,特别是“固收+”这类品种,从过去的管理经验、人员储备和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都比较的完备,因此足以应对“资管新规”元年所带来的挑战。(与原话略有差异,具体以负责人发言为准)

私人银行线的负责人表示,银行代销端的客户和三方平台的客户有所不同,特别是私人银行,会针对性的服务于特定的客户,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满足他们定制的理财需求,这也是银行代销端的一大优势。(与原话略有差异,具体以负责人发言为准)

总的来说,本次交流活动收获颇多,不仅收获了纪念品,还收获了中信银行正确对待客户的理念,收获了对于财富管理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最后说一些彩蛋给大家,仅供娱乐:

 1.本人在参观前一天不幸被弹了,来回14公里的自行车做了第二次核酸检测,路上参观了簋街的夜景,当天晚上出结果,终于在第二天成功赶上了活动,这个是开头14公里的由来。

2.胡罡副行长在会议开始时提到自己也经常刷雪球,另外他能很清晰的说出每位来访嘉宾的名字,这种尊重每一位来宾的态度,以及过目不忘的能力,令人钦佩。

#中信银行上市15周年:越向上,越有光# $中信银行(SH601998)$ $中信银行(00998)$ 

全部讨论

2022-09-08 09:26

谦虚了我的舅,颜值和实力一样能打。

2022-09-08 06:37

银行也是我能力圈内的,看一眼就知道每个银行的优劣在哪,可是我没时间写它们!

2022-09-09 01:17

配股是因为发现的400亿可转债不可能转股需要配股置换可转债与监管机构没有任何关系…另外您所提到的非息收入大部分增长是代销所贡献的,这个是不可持续的收入的事。中信当前的问题在于存款付息支出成本增加而贷款收入降低,存贷产生的净息差才是银行的可持续收入,把自己的存款或债类资产转变为权益资产说直白点就是二级市场的股票,追求短期收益销售股票类基金(无论公募还是私募)的这种做法会产生如下四个不确定性:
1:银行对于私募基金的白名单准入门槛是20亿,而排排网这类三方没有门槛,券商的准入门槛是10亿,银行是最后一站
2:经过三方及券商先建仓账面价值升高后银行资金入市导致高位接盘三方和券商的产品
3:银行资金入市后想要实现退出必须有更多的资金进入才能使得资产规模在不缩水的情况下有序退出,按照当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能用于流通的资金M1不过60余万亿,而A股两市总市值90万亿,无论如何都会有30万亿的资金无法兑现
4:当权益资产无法在不减值的情况下退出必然会影响后续的持续盈利的,以中信银行为例,8万多亿的总资产中存贷款5万亿,其余的3万亿想要兑现回归到存贷款的话会打几折?
基于上述所说我的结论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银行业普遍跑偏追求短期收益而本源业务存贷款的资产质量不高才导致了银行板块PB打对折的一个普遍局面。上述仅供交流,不喜勿喷

2022-09-08 11:12

配股的事情有消息吗?

2022-09-08 09:24

胡罡,你也刷雪球?请解释一下红权益里增值服务越来越缩水,基本没什么可以兑换的,星巴克兑换也没了,是公司缺钱了吗? 也不能从储户这里节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