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不要亏钱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3回复:55喜欢:48

巴菲特曾经说过自己的投资原则有三条:“第一,不要亏钱;第二,不要亏钱;第三,永远记住前面两条。”

很久没有写长文了,前段时间那么喧嚣的市场,不适合发言,最近市场开始大幅调整,有些人或回撤利润,有些人或亏损本金,市场开始回归理性,我想这个时候来谈谈对“不要亏钱”四个字的感悟和内含的理解,兴许会有人能听进去,希望遇见真正的有缘人吧。

价值投资,从“术”的层面有几个概念: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即我们买股票不仅仅是买一个交易凭证,而是买标的公司的股权。

2、安全边际

即在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5毛买1块。

3、能力圈

即买自己能看得懂的、真正了解其内在价值是怎么样的公司,而且永远不要出能力圈。

从市场行为特征的角度,格雷厄姆总结了一个概念:

4、市场先生

即市场阴晴不定,有时候过分兴奋,有时候过分悲观,像个有躁动症的中年人。我们不应该被市场所影响,而应该利用这种非理性。

上述四条,相信所有研究过价值投资的人都耳熟能详,也基本上是价值投资从理论上的所有概念了,我这里不过多赘述了。

今天想谈的,是从“道”的层面,价值投资的内核只有四个字:

“不要亏钱”

1、

这四个字,或许是没人问,或许是觉得已经是骨子里的东西了,总之巴菲特在各类场合没有特别深入的讨论过,但是其谈的所有东西和其行为模式,都包含着“不要亏钱”这一贯穿始终的绝对原则。

不要亏钱,意味着选择的股票标的要在自己能看得懂的范围内,即在自己能力圈里面,并且还能确认是在能力圈里面。因为只有在自己能力圈里的东西,你才能对其内在价值有评估和洞见,才能对其远景有真正的预见性,才知道这个东西卖的价格是不是真的低于其内在价值。

而市场上很多人,其能力圈好像是无限大的,一会儿科技,一会儿消费,一会儿周期,一会儿金融。但真要探其究竟,在每个领域又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根本认不清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到底在哪儿。

出了能力圈的投资,亏损是早晚的事情,有时候侥幸赢了,但有时候运气不好一定会亏,因为你并不知道你投资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的,也没有深入思考过和研究过,波动面前,自然也拿不住,最后所谓的投资,其实都是投机。

不要亏钱,要求你买入的时候要有安全边际,即5毛买一块,最好3毛买一块。

投资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工作,我们平时最多的精力其实就是做预测。但是只要涉及到预测未来,就难免会犯错,这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一定对的预测。所以这就要求,你买入一个标的的时候,要有安全边际,要价格很合适,这样对你是一种保护。因为就算预测错了,也不会亏很多钱,可以留得青山在,有再翻盘的机会。

不要亏钱,要求你买股票的时候要抱着买公司的心态,从一个公司所有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现实生活里,一个每年赚100万利润的生意,一年增速10%,现在作价1000万卖给你,你思考了下,觉得还可以。但是同样的生意,卖家说未来有前景,可能增速-50%~100%不等,作价1个亿卖给你,你可能转身就走,觉得是个忽悠。

但是恰巧在股票市场上,就有无数这种未来10年无法确定到底什么增速的公司,作价100倍卖给你,或者每年不过20%增速的公司(也不确定5年后到底有没有这个增速),作价200倍在售卖,很多投资人还趋之若鹜。这就是市场先生的特征,可以极度疯狂,也可以极度悲观。更可笑的是,极度疯狂或悲观的时候,还有一群人来找理由解释他的这种疯狂和悲观,试图合理化,证明1+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等于5或等于0。

不要亏钱,意味着确定性,以“不会亏钱”的标准,去选择标的。

选择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选择合理的价格(由于确定是在自己能力圈的公司,合理的价格本身一定是你能确定当前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买入;或者选择当下就极其有安全边际的公司买入。市场上对于两种模式有所区分,前者是价值投资里的成长派,后者是烟蒂派。但其实我不喜欢这样区分,因为本质上,“能力圈”和“安全边际”都是对“不会亏钱”这一标准的保护。

2、

不要亏钱,才会有复利奇迹。

列举两个身边常见的例子来感受下。

情形一:

投资者A和B,期初都是100万本金。

A未来五年的收益结构是这样的:10%,5%,50%,20%,15%。

五年后,其资金体量到了100*1.1*1.05*1.5*1.2*1.15=239.085万,年化收益达到19%。

B未来五年的收益结构是这样的:50%,-25%,100%,-50%,30%。

五年后,其资金体量到了100*1.5*0.75*2*0.5*1.3=146.25万,年化收益率有7.9%。

A是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基金经理,B是大部分基金经理。

情形二:

还是投资者A和B,期初有100万本金。

A期初持仓一共持有3只票,假设平均分配仓位,3只股票期间收益率分别为:

20%,10%,30%。

到了期末,A的资金量达到33.33*1.2+33.33*1.1+33.34*1.3=120万。总收益率是20%。

B期初一共持有10只票,假设平均分配仓位,10只股票期间收益率分别为:

50%,-20%,30%,20%,10%,-20%,100%,-40%,-10%,-30%。

到了期末,B的资金量达到10*1.5+10*0.8+10*1.3+10*1.2+10*1.1+10*0.8+10*2+10*0.6+10*0.9+10*0.7=109万。总收益率是9%。

A是高手,B是运气还不错的市场参与者。

(以上情形一和情形二只是举例方便,现实情况下仓位分布和持仓数量之类的会更复杂,但是大体意思是一样的,杠精别来杠。)

上面两个例子中,情形二经常是情形一的过程和拆解,情形一只是结果。如果A的业绩这样持续下去,那就是毫无疑问的投资大师。

而B在两个例子里面犯的错误,是我们市场参与者经常犯的错误,用大白话讲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

更为可笑的是,情形一这种情况下,B因为有些年份收益特别好,会进行所谓的“经验总结”,但是殊不知,他的总结更多是幸存者偏差,而脱离了投资的本质。如果B替人管钱,投资者如果也只看特别好的那年或者那几年的收益的话,大概率会入坑。

在情形二里的B,有些票是挣钱的,有些票是亏钱的。而人类因为进化上的生存需要,埋藏在基因里就有“总结归纳”的好习惯,于是有意思的地方就出来了。

B在投资前肯定是有理由的,你可以称为“技术指标、产业调研、情绪博弈、逻辑判断、打探消息”等等。那结果出来后,10只票里面,5只挣钱,5只亏钱了,于是B把挣钱的那个方法不断强化,尤其里面还有一笔挣到大钱的(翻倍)标的。下次投资的时候,依然拿出这套“方法论”,发现又是5只挣钱,5只亏钱,于是进一步修正经验,这种时候如果文笔再好一点,还可以出本书收割一下智商税。其实殊不知,这种所谓“方法论”跟抛硬币的概率差不多。

处在情形一和情形二里面B的状态,是市场大多数人的常态,为什么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结果?有些人可以解释成“缺乏可持续的投资系统”,但更本质上,是忘了投资的根本原则:

不要亏钱。

这里我们复盘下巴菲特的历年收益率,来看看不要亏钱有多么重要:

来源:北落的师门

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从1957年到2018年这62年的投资生涯里,只有互联网泡沫后的2001年和金融危机的2008年有少量的亏损,其他年份都是盈利的。

我们都在谈复利奇迹,但是不要亏钱才是复利的前提。

3、

“永远记住前面两条”

这句话更是难上加难,道理都懂,但是一遇到具体问题,我们经常性迷失犯错。巴菲特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永远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也就是所谓知行合一。

相信所有人进入市场,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都不想亏钱。而且投资的时候很多人也是对于资产相当有信心的,并且也遵循了能力圈、安全边际等原则。

但大部分人,在市场里走着走着就迷失了。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相信很多人会深有感触,自己买的基本面没问题的票,研究的非常透,价格买的也很便宜,低于内在价值。但市场就是不青睐,而且还不断阴跌,在打骨折的价位上,还能打个七折。

而身边同事、朋友、亲戚、或者平时根本不懂股票的人,无脑买了抱团股,或者买了抱团基金,赚了个盆满钵满,你持仓的标的就是不涨,过年聚餐别人问你去年收益多少,你都不好意思说。

每当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投资方法有问题,之前买入时候自己嗤之以鼻的“砖家观点”,现在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了。

“管他什么价值投资,老子先把钱挣了再说。”

于是转身就开始拥抱所谓“赛道股”,也不清楚到底在不在自己能力圈,反正买入就是一直在涨,买入就开始挣钱了。

2020年底,我在雪球上看到不少这种“年终总结”,什么放弃过去那套价值评价标准,坚决拥抱成长,好赛道可以不看估值云云,看后不胜唏嘘。

希望这篇文章被这些球友们看到,我们一起观察下,如果你放弃自己能力圈里的公司,而拥抱那些自己以为很熟悉其实根本不懂的公司,继续下去,我们以5年为衡量标准,看看最后收益率会怎么样。

投资的难点不在于认知水平,巴菲特的智力和认知水平肯定不是市场最顶尖的。如果投资成绩是按智力水平来排,那投资大师应该都是那些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巴菲特的精髓和特别之处是:

永远记住前面两条

4、

有些人理解“不要亏钱”的原则,是以为只买便宜货,只买烟蒂股。这种理解也是偏颇的。

“不要亏钱”对应的是买入这个公司就不会亏钱,买入的时候要有确定性。

只要你能确定这个公司一定会涨,当前的价格你能确定是低于内在价值的,这个东西在你的能力圈范围内,你有这份洞见的能力,你完全可以买,甚至以稍微高估的买都没关系,只要你能确定它能涨。

但是,市场上参与所谓成长股的朋友们,有几个人可以确定手里标的一定会涨?

我们随便举几个抱团赛道股吧,就按照当前已经市场调整过后的价格来看:

宁德时代

当前7500亿市值,PETTM168倍,对应2021年一致预期的估值也有97倍(年内最高的时候涨到425块左右,对应近万亿的市值,估值超过200倍)。

现在抱团在宁德时代这里的人,有几个人能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它能涨到2万亿市值去?就算涨到2万亿市值,要用多少年?10年、20年还是30年?

如果10年到2万亿,那现在买进去也不过年化10.3%的收益而已。

你能否确定,现在买进去,不会亏钱?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从19年下半年就非常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了,而且我当时也认为宁德5年内能上万亿的概率是很大的,但是市场疯狂到一年内就把5年的涨幅全部干完了。这么高的预期下,这里面得存在多少不确定性啊?

难道宁德未来的增长可以完全脱离产能这个传统制造业的物理限制???就是可以像一些互联网软件一样,过了增长的临界点,业绩可以按照指数级别来增长么??

中外股票历史上,我只见过亚马逊可以长期维持在100倍市盈率以上,但很显然亚马逊的增长模式和宁德不一样。

宁德作为龙头的确定性尚且如此,那些一起涨上来比他更贵的二三线品种呢?

贵州茅台

当前市值26666亿,PETTM60倍,对应2021年一致预期也要49倍(年内最高时候涨到3.3万亿市值,对应估值有73倍)。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利润增速为10%。现在茅台的估值,就算是按照2021年预期来算,也超过90%以上的历史分位。

茅台已经几乎是全中国最好的投资标的了,确定性是有的,这也是很多人在按照永续增长的模型给它估值的原因。

但是如果现在你真的有2.6万亿的资金,一个每年10%增长的企业,你现在其实也无法确认50年之后茅台会怎样,你真的会买么?

如果仅从“不会亏钱”的角度来看茅台,其实是可以的,因为你顶多就是不挣钱或者预期收益率很低熬时间,毕竟有其稀缺性和确定性,但是一些比茅台还贵的二三线品种呢?就真的那么有确定性么?

这里说点题外话,很多人观察到一些长期持有茅台的人或基金公司,就算茅台高估了也一股不卖,还有些大V跟着鼓吹什么非卖品之类的。

这些长期持有人大部分有个前提条件大家都忽略了,就是真的不差钱,钱多的没地方投,几十个亿的资产,未来10年,给他预期6%的年化收益,他都能接受,因为中国市场上,他找不到更好的确定性的投资标的了(巴菲特现在由于管理的资金体量太大了,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你看上去有点高估的票,只要基本面没问题,他也没卖,一是美国税太高,获利了结后要交不少的资产增值税,可能是百分之几十的比例;二是资金体量太大,实在没啥投的,只要比拿着现金好,他就持有不动了)。

但是如果你只有几百万或者几十万,信了这些,在高估的时候买入,如果持有10年不挣钱(可口可乐98年到08年股价几乎没动,估值从50多倍掉到16倍),你还扛得住么?

爱美客

当前总市值1006亿,PETTM228倍,对应2021年一致预期估值是149倍(年内最高涨到1331元,将近1600亿市值,估值到337倍)。

女人爱美这个长期逻辑是没问题,但是打玻尿酸和肉毒素的用户,能一年放大10倍么?就算能放大,产业链中游的医美机构能建多十倍么?

市场还有很多抱团股,

海天味业,当前总市值5596亿,PETTM92倍,2021年一致预期估值75倍(年内最高涨到219块,总市值超过7000亿,估值到114倍)。

通策医疗,当前市值850亿,PETTM185倍,2021年一致预期估值114倍(年内最高涨到392块,总市值超过1200亿,估值超过270倍)。

爱尔眼科,当前市值近3000亿,PETTM176倍,2021年一致预期下的估值125倍(年内最高涨到92块,总市值超过3800亿,估值超过221倍)。

这类股票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动辄都是上百倍的的估值水平。写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要出来抬杠了:

“这些是好公司,好赛道啊,长期持有下去,也不会亏钱啊”。

是的,现在看是好公司是没错,但是你是按照50年或者100年以后还存在的价格在购买他的股权,试问,茅台也许可以50年后还存在,其他那么多比茅台估值还贵,动辄几百倍的股票,100年后还能存在么??

都不用查数据,用常识你就能数出来这个世界上目前还有几家存在超过100年以上的公司。

别忘了,90年代的摩托罗拉,2000年代的诺基亚,这些曾经全球资本市场的“伟大”企业,在如日中天的时候,谁能想到不过是十几二十年光景,纷纷破产重组了?就连专门制造泡沫的雷曼兄弟都可以倒闭,也不过158年历史,有什么公司是可以用永续经营来估值的?

“不要亏钱”是一种态度,是去做有确定性的事情。

当然,这世上总是有高手,有大神,可以确信100多倍的股票还能几年内翻个倍。但往往,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结果是,那些最清楚公司什么样的管理层和大股东,在高位的时候开始减持了,到底是对公司多有信心,你才能确信你比老板更懂他自己的企业??

大部分参与者,不过是找各种理由给自己壮胆投机罢了。如果是投机,那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但也别忘了,只要是投机,就一定是零和游戏,有赢家必有输家,再一次,你如何确定在赌场上不会亏钱??

5、

“不要亏钱”是投资的大道,这种道理,也并非是巴菲特所原创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思想与这个大道是想通的: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意思是说真正会打仗的人,都是在敌人已经处于可能为我战胜的情况下,才取得的胜利。并不是说在战斗的过程中,突显了自己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善战者,常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意思是说很会下棋的人一般不会有一招力挽狂澜,不追求“妙手’。妙手虽然好,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容易暴露自己的策略,所以容易被攻破。

“结硬寨,打呆仗”、“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等等,基本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如何能在这个剧烈波动且充满诱惑的市场长期活下去?

“不要亏钱,不要亏钱,永远记住前面两条。”

 $五粮液(SZ000858)$   $海康威视(SZ002415)$   $恒瑞医药(SH600276)$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03-11 22:57

投资的首要目的是不要亏钱,要求你买入的时候要有安全边际

2022-06-15 16:28

有用的道理就是这么朴实简单,就是要永远牢记在心,谢谢作者

2022-01-08 15:19

明明白白!(能力圈)隔行如隔山!(边界)

$恒瑞医药(SH600276)$ $天赐材料(SZ002709)$ $星源材质(SZ300568)$ 一个投资交流群里的朋友收益,追热点大部分人的收益分布如下,简直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有这个时间精力,不过买入指数基金然后旅旅游看看书,生活简单点。

$中国铁建(SH601186)$ $中国建筑(SH601668)$ $中国电建(SH601669)$ 很多朋友在讨论中字头有什么逻辑,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真正想要的就是——“我买进去马上要涨!”但其实,低估就是最强的向上动力。别管催化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来,这就是所谓的胜而后求战。为什么这么说,我想表达的观点基于价值投资最深刻的内核“不要亏钱”为前提,中字头只是一种战术选择而已,因为向下没空间,又具备一定成长性,说白了性价比高。此外我这篇文章其实讲了一些我这些年关于价值投资的“道”的层面的思考,可惜没多少人关注到。

即在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5毛买1块。 请问这个1块 是当前的内在价值吧?对企业未来内在价值的成长性是否有什么要求? 巴菲特是用十年债券收益率为折现率确定内在价值的吧?
谢谢

2023-02-21 22:38

投资的首要目标是,不要亏钱,要求你买入的时候要有足够可控的安全边际。

2023-02-21 13:44

$中国平安(SH601318)$ $上海机场(SH600009)$ $中国建筑(SH601668)$ 人的本性,是不亏钱的基础之上,赚的越多越好。但你非要让人二选一,不要亏钱是前提。

实现不要亏钱有两种路径,第一种,价值投资。第二种合理收益低波动理财。前者难度高,后者能福泽大多数人,这也是我最近集中思考的方向。

2022-11-17 09:54

股市如人生,都是一场无限游戏,沉住气,保证自己永远在牌桌上才是大道。

🈶足够安全边际,“结硬寨,打呆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