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华,慌了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4

随着解决掉地图安全这个最大障碍之后,特斯拉入华节奏正越来越快,目测年内就能正式落地。

几年前,在国内新能源发展良莠不齐的时候,我们引入了特斯拉这条大鲶鱼,结果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特斯拉激发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活力,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变得越来越强,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油车。

在智驾领域,类似的一幕上演。特斯拉最强智驾FSD即将入华,要做那条刺激智驾行业发展的大鲶鱼。

01行业导师

很多人没理解的一件事是,特斯拉在智驾这一块到底有多强?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特斯拉就是行业明灯。

没错,是明灯,不是冥灯。

就这么说吧,现行的很多智驾方案都是摸着特斯拉过河,特斯拉在技术路线以及功能层面都实现对行业的引领。

先说技术。

近几年特斯拉每年的AI Day实际上就是行业技术风向标,在AI Day 特斯拉分享自己的智驾感悟之后,很多厂商才开始跟上来。

我说几个事儿,你就理解了。

特斯拉AI Day 2021(2021年8月)上,特斯拉首次展示基于 「BEV + Transformer」的感知范式,展示了纯视觉智驾能力。

但是在这个时间点,国内是在走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路线,对于马斯克这套东西,更多持观望态度。

也就是从这年开始,特斯拉智驾开始了向「Tesla Vision」的过渡,21年拿掉车上的毫米波雷达

AI Day 2022(2022年9月),在现在BEV基础上,特斯拉又提出了占用网络概念,极大提升了智驾感知能力,同时也为去激光雷达、去高精地图提供了更多确定性。

AI Day之后不久,特斯拉正式宣布拿掉超声波传感器。

此时,特斯拉就真的是靠「8个摄像头+大算力芯片」实现了智驾,在纯视觉上越走越远。

而在拿掉这些传感器之后,特斯拉智驾依然运行稳定。

直到这个时候,很多厂商才真正确信,纯视觉智驾确实是可行,各家才正式行动起来,去高精地图、去激光雷达说法也逐渐成为业内主流。

小鹏:2022年1024技术日上,小鹏发布基于BEV+Tranformer的Xnet,2023年1024上,小鹏发布融入占用网络的Xnet2.0。

华为:ADS1.0引入BEV网络,2023年4月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发布引入占用网络的ADS2.0。

这还没完,特斯拉在智驾上的探索还在继续。

23年年初,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特斯拉已经开启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的开发。同年8月,马斯克首次直播亲测FSD V12,智驾表现令人深刻,仅接管一次。

2024 年 1 月,特斯拉面向普通用户推送 FSD V12 的测试版本,3月向北美车主推送的FSD V12.3.1版本,现在最新版已经来到FSD V12.4.1。

特斯拉又成了端到端智驾的引领者。

而在端到端落地这一块,国内进度是这样的:

小鹏:今年5月21日开始正式推送端到端智驾。

华为:今年4月发布基于端到端的ADS3.0,大概率在8月份开始推送。

理想:端到端正在内测,今年7、8月份推送测试用户,最早年底最晚明年上半年开始正式推送给用户。

供应商元戎启行:北京车展上,元戎启行对外展示了即将量产的高阶智驾平台 DeepRoute IO 以及基于 DeepRoute IO 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基于此方案,元戎启行已与国内某头部车企展开量产合作,数款合作车型将于2024年陆续推向消费者市场。

供应商商汤绝影:面向量产的真·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UniAD(Unified Autonomous Driving)在北京车展上完成上车演示首秀,今年下半年或将公布上车消息,明年正式量产

……

在技术上,我们和特斯拉存在至少6-12个月的技术代差。

除了技术走得靠前,特斯拉产品理念也在被很多公司借鉴。

虽然现在NOA智驾领航这个词很火热,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特斯拉是推送这个功能的第一人。

特斯拉之后,国内才崛起一大片各种NOA。

还有各家对于特斯拉智驾UI的借鉴,很多类似案例就不一一列举。

此前,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更是直言:「我们其实真正核心智能驾驶的自研投入,是从特斯拉把大概的逻辑模型跑通以后,我们才开始正式投入的。」

综上,你可以看到特斯拉对于行业的引领。

02一步快,步步快

现在大家基本都在按照特斯拉端到端路线在走。

但是,大家在端到端都是新手,而特斯拉不仅仅是开创者,跑得早,而且跑得更快。

截至今年4月,特斯拉FSD智驾里程已经超过10亿英里,全球第一。

另外一个参考数据,今年6月,蔚来领航辅助总里程突破10亿公里,这应该是国内第一。

而在智驾对紧要的算力上,特斯拉也是投入了非常多,特斯拉目前有1.4万片A100以及3.5万块H100。

得州工厂全面完工后可接纳5万块H100用于训练FSD。

今年一季度财报上,马斯克表示到年底H100数量将增加到8.5万块。

马斯克预计特斯拉今年找老黄买芯片要花30-40亿美元。

对比之下,国内是这样的:

小鹏扶摇智算中心算力0.6EFLOPS。

毫末智行智算中心雪湖·绿洲(MANA OASIS)算力0.67EFLOPS。

理想智驾训练集群算力1.4EFLOPS。

百度给极越留的智驾算力在1.8-2.2EFLOPS。

华为智驾云端训练算力3.5EFLOPS。

商汤大装置总体算力规模12EFLOPS,24年年底达到18EFLOPS。

特斯拉相比差距还是有点大。

要知道,在当今智驾竞赛中,最重要的两个资源就是数据和算力,特斯拉每一个都拉满了。

而且,特斯拉拥有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在其他公司高阶智驾都上激光雷达(极越除外),特斯拉就用「8个摄像头+自研大算力芯片」就干成了这个事儿。

Momenta CEO 曹旭东透露,特斯拉智驾成本只有4000块。

4000是什么概念?小鹏、华为智驾方案的一颗激光雷达都不止这个价。

所以,你可以看到特斯拉智驾能力有多牛。

这还没完,在刚过去的24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透露,正在开发第五代自动辅助驾驶硬件(HW5.0),并将被命名为AI 5.0。目前已经完成了HW5.0的设计,其性能将是HW4.0的10倍,预计在约18个月内推出。

现在HW4.0自动驾驶芯片算力是720TOPS,10倍就是7200TOPS。

目前市面上最强的是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Thor,实现舱驾融合,单芯片算力2000TOPS,极氪(首发)、小鹏、理想、昊铂以及比亚迪均官宣会用。

如果特斯拉这颗芯片出来,又将会刷新行业纪录。

特斯拉真的是「一步快,步步快」。

所以,当智驾技术鼻祖要入华,其他厂商能不慌吗?

03时间差不多喽

到这里,你应该能理解到特斯拉智驾到底有多强了。

虽然前面把特斯拉拔很高,但还是要冷静看待。因为端到端的FSD还没有强到没边,还是有很多智驾细节在磨合。

而且,不同于之前特斯拉入华国内新能源的赢弱,智驾这一块我们自己已经卷了很久,实力也不差。

知道为啥特斯拉23年没有AI Day吗?因为国内追得实在太猛太快了:)

对于特斯拉的入华,小鹏汽车何小鹏和华为余承东都表了态:

何小鹏:「我对特斯拉的FSD技术进入中国持非常欢迎的态度,它们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我们应当支持技术多元化和市场百花齐放。」

余承东:「华为团队去美国旧金山、加拿大多伦多等地进行了测试,从结果来看,等特斯拉 FSD 入华后,华为有信心干翻对手。」

那么,入华之后的特斯拉FSD,对上国内一众智驾,到底谁输谁赢?我很好奇。

时间差不多喽。

完。

全部讨论

06-21 00:01

'在当今智驾竞赛中,最重要的两个资源就是数据和算力,特斯拉每一个都拉满了'

没错啊,算力和数据,特斯拉每个都能拉满,但国内车企每个都能被制裁,所以何必一定要跟着吃尾气呢

06-21 21:45

我们是科技,一是负责抄,二是负责吹

06-21 09:15

小康药丸

06-21 09:11

一边是遥遥领先,另一边是要打得特斯拉找不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