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132喜欢:83

万亿国债落地,尽管传闻已经一月有余,终于可以聊一聊了。

了解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最近聊的最多的主题就是财政刺激。

中国经济恢复逻辑主要分三个步骤。

一,债务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切的前提,资产负债表衰退现在已经成为人人知晓的名词。

简单说,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端一定是平衡的,债务的大规模坍塌一定会导致资产的崩盘。

而且债务对应的又是货币,货币对应需求,债务坍塌就是需求坍塌,就是利润坍塌,就是信用坍塌,进而继续影响债务,从而螺旋通缩。

在第一步,你会看到各种货币政策,利率的降低,维持企业债务的可持续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债务置换等等。

这些各位应该在每天的新闻上都反复的看到了。

二,稳预期。

债务的良性循环只是保证不更坏,而不会让经济预期变的更好。

到这一步,财政刺激就要登场了,通过财政赤字进行大型项目,提供需求,这样企业才敢重新资本支出,说人话,企业才敢重新做事情,才会有新的增量。

三,经济复苏。

由于财政刺激,居民部门以工代赈有了工作,提升了就业率,有了收入,才敢去消费,带动各行各业开始盈利,经济才会完全走出来。

这一万亿就是在做步骤二的事情。

可以说,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我相信这万亿刺激只是开始,具体项目看了一下几乎全部是重劳动力参与的项目,标准的以工代赈。

对于具体投资,依然是老观点,如果相信国运,那么定投科创。

因为科创不受任何业绩影响,不受北向高成本影响,不受基金抛盘影响,几乎只受情绪影响。

没有负担,轻装上阵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这里不做任何推荐,看官自辩!

全部讨论

继续让“有的人更多”
再100万亿无的人还是无

看了其债务安排,都是一些防灾减灾方面的,这有用吗?

政府的支出都是各种税收来的钱(明面的税加通胀),加大政府支出就是减少居民部门的支出能力,受益的是特定地区特定群体,并没有增加总需求

财政刺激,哪来的钱呢?

2023-10-24 23:11

无论如何多印了一万亿,扩张了需求。但方案早就应该出来了,路透昨天都报道了,北向还抛搞什么鬼?另外,我估计项目早就做完了,这钱是用于付工程款和工资的。恭喜市政水利项目的参与者,不用等卖地了。。。

2023-10-25 03:09

现在工程建设很少用到人工,全是机械干活,只会叫富人更富,不如发点消费券,或者减少居民点医疗保险价格。

2023-10-24 22:39

通胀在路上?

2023-10-24 21:19

从第一步开始就有一种步入螺旋的感觉

2023-10-24 21:38

请问,科创板的估值很高,不是面临大小非减持狂潮吗?

2023-10-24 22:24

喵总,科创不受北向高成本影响是啥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