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63回复:255喜欢:8
请教一下,最近父亲有了回老家养老的念头,脑子里突然有了这么一丝的想法。 在70年代左右出生的长辈们,大概会在90年代从小城市迈入大城市拼搏奋斗努力赚钱,现在已经30年过去啦,这一批长辈如果没有立足在大城市的情况下最终还会回到老家养老,据我观察应该有不低于50%的长辈们会选择回老家(这个不低于50%是没有数据支持),那么问题来了,这一批长辈回到老家之后会让这个城市发生哪些改变?特别是这几年的变化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虽然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淡化这些东西。#华能水电##长江电力# @不明真相的群众 @学知利行

全部讨论

2023-07-22 23:46

那年去北京看女儿,在校园里面,两个自行车相撞,教授模样的和民工打拌的满面带笑,各自扶起车子独自离开。前几天在家乡,前面的两轮电瓶车急刹车,我的公路赛险些追尾。放开手闸后,自行车前轮顺着地势前行了两厘米,碰到两轮车挡泥板。年轻人立马冲过来,准备开干,好在我说了对不起才了事。我们改变不了谁,只能改变自己。

我就是你的70后长辈,也是20-30年前从小镇进入上海的(上海勉强算是大城市吧)。据我了解,60-70后基本没有无法立足上海的,回老家的也有,主要原因基本上都是把房子给自己小孩了,减少了你们这一辈在上海的的奋斗压力。比如我有个老友,在上海一家卖早点,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在上海,老两口就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全款换了两套郊区房给自己两个小孩,然后就回老家了。

2023-07-23 08:03

故乡有文化因素和感情因素,等我干不动了 或者不需要干了,我也会回去。所谓大城市的好处,我也不是天天需要,偶偶进次城就好了

2023-07-23 12:11

我高中毕业后就去深圳,在深圳生活了10多年,也买车买房在深圳,前几年生意不好回潮汕老家,在老家生活比深圳舒服多了。除了公园和高楼比深圳少,其它各方面过得都比深圳舒服。

2023-07-22 22:19

人往高处走

刚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在镇上,自家的各种蔬菜水果吃都吃不完,还有一个几百个平方的院坝散步停车,生活中的一切用水全部是矿泉水还不用花钱,空气好水好环境真的好,住起就不想回城市了,把老家彻底装修了一下,作为今后的住处之一特别是夏天避暑地。

2023-07-23 13:27

身边有一些这样的朋友,在城市里生根发芽如今子女也已长大,但还是非常怀念老家的乡村生活,有一些早已经把老家的房子翻新装上了空调卫生间淋浴房,再过几年他们都会陆续退休,估计也就是去住个一段时间,人习惯了灯红酒绿,哪能回得到以前,人一旦复杂了,还能单纯吗?况且他们的子女都适应了城市生活,传统中国人,放心得下子女吗?

2023-07-23 12:28

医疗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真有啥事,大城市里,救护车半小时来直接拉三甲,老家呢?应急能力也是,发洪水了,泥石流了,地震了,城市救援能力大城市也是排前头。

依我有限的经验,现在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甚至乡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市政管理方面的差异是在持续缩小,与此相应,生活方式方面也会趋同。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所谓的有大城市生活经验的人回小城市生活,可能是这个缩小趋势的一部分推动力。

2023-07-23 22:25

说了多少遍。小城市家乡不代表宜居城市。宜居城市最重要的是宜居属性。这个城市不能说少部分人而是多部分人,都是“友善、文明、现代化的”当地的安全性高,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关于物价和不合理,生活成本怎么样,那都是客观的。真正要注意的还是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