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析与估值 ——浅谈我对投资的认知和实践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8

       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来做二级市场的投资,真的是个很艰难,很孤独,很专业的事。首先,基础能力门槛高:你要有独立思考和系统学习的能力(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其次,心静目明:你要有减少或避免情绪(自己的和市场的)影响的能力;熬得住,看得远。第三,你需要有合适数量的启动资金,以及一个适度匹配的、动态的使用计划;先让自己活下来,再慢慢的活得越来越好。第四,有激情也要敬畏未知:心有猛虎,如履薄冰,百折不挠。第五,运气:不管是个人的小确幸还是顺应国运,从结果上说都是本质上对个人认知格局的某种兑现。要做好投资,这几点只是必要条件,想要成功,还需要时间的馈赠。

作此小结,是提醒,是梳理,更是了解自我。以下是关于投资标的的分析和操作,大概有几个方面(希望能够逐渐完善,不断提升):

一、定性分析

1.企业属性画像:主业清晰、行业前三(只数月亮);大行业,小公司(发展空间)?高利润低周转/低利润高周转(生意属性)?行业与企业的成长驱动力如何(成长因子)?

2.企业的战略规划:以3~5~10年为节点,是否有明确的战略方向?是否有明确的达成目标?

3.企业的团队:(1)控股股东是谁?(2)董监高情况(3)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如何?(4)是否有覆盖核心人员的激励机制?员工持股计划?

4.企业的竞争力:(1)品牌?(2)技术?(3)人(创新)?(4)是否有规模效应?(5)营销网络?(6)特别要注意评估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表外资源。

5.企业的风险:人、团队、行业、政策等?

二、定量分析

1.资产负债表

(1)有息负债(短借/长借),无息负债(应付/合同负债)

(2)无形资产(商标、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等)

(3)商誉(来源?净值和总值占比?是否需要计提?)

(4)在建工程(在建什么?金额和占比?时间长度?何时能转固定资产?)

(5)固定资产(占资产总比?是否继续增加?如何折旧?)

(6)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占比?原因?)

(7)其他应收(占比?是否有关联方利益输送:大股东占款?子公司经营风险?)

(8)净运营资本及占比(应收账款和票据+其他应收+存货-应付账款和票据-其他应付-预收款,总资产,净资产)

2.利润表

(1)营收与增长率(季度、年度)

(2)毛利率与净利率(季度、年度)

(3)三费占比(趋势?),研发费占比(趋势?资本化率?)

(4)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实际的经营净利润趋势)

3.现金流量表

(1)+--、+-+、++-(优选经营产生正现金流的企业,可以自我造血。)

(2)资本性支出(去向?哪一类资产?占比?)

(3)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占比?利润的真实来源?)

4.  ROE分解(主要看杜邦分析)

   (1)净利润率(毛利率、营收、费用)

   (2)ROA(总资产周转率)(怎么提升营收/分子?、分析分母中哪些主要资产通过转变可以提升经营效率等?)

   (3)权益倍数<3(资产负债率<65%,主要负债是哪一块?)

   (4)参考指标:ROIC、WACC

       (5)不同角度思考:ROE=PB/PE,ROE=净利润/净资产,ROE=EPS/每股净资产

5.  综合分析(风险与机会)

   (1)偿债能力(流动比、经营性现金流与短期债务比率)

   (2)盈利能力(毛利率趋势、净利率趋势、ROE)

   (3)成长能力(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

   (4)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ROA、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三、估值分析

1. 以PE-TTM/PB/PS/PEG为主要参考,寻找估值中枢,假定合理估值和预期估值。

2. 分析企业的核心三要素 R/N/G:在预期3~5~10年内,ROE的稳定性或成长性如何?N是要求企业符合永续经营假设; N也是时间的长度,是各个变量的保障,是复利的基础。GROWTH是否有周期性?可预期的波动性如何?

3. FCF估值法:可预期内(例如:10年)的现金流折现之和+PV,即为企业的现金流折现终值。计算方式如下:

说明:对于不同阶段或类型的企业,估值方法和重点肯定不同;特别是未稳定盈利的初创企业,不在我的能力圈,暂不考虑。

四、跟踪与买入

1.股票观察,纳入跟踪,如果买入必须是经历三个月以上;要挖掘信息,要系统评估,要深度思考。

2.赔率优先——>短期(按月评估);概率优先——>中长期(按季或年评估)。

3.个股由赔率和概率的综合因素来决定仓位比重;尽量减少个股间的关联度。

4.底仓40%建仓按1/1/2三次分批买入,(情绪低点+已形成一定的安全边际)后可再分批增仓40%;一般情况下按100%计划,按80%执行;预留20%弹性,特殊情况可以满仓。

5.只在认知能力内交易,个股数量10个以内,主仓2~3个,单个占比不超50%。

五、卖出与退出

1.发现企业经营逻辑和预期发生不可逆的变质,或有财务问题的,直接清仓退出。

2.个股涨幅远高于预期的,可部分减仓(30%左右);如果上升趋势被逆转且完全高估的股票(例如PE>100等),可以先清仓等待。

3.从安全边际和新的交易机会角度思考和调整仓位,确保保留最低30%以上的仓位,并一直在市场里。

六、其他思考和经验

1. 终局思维:10年后行业是什么状况?5年内企业的最大机会是什么?3年内企业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退市?

2. 远离热点,去人少的地方:情绪低点才可能是长期买入的机会,摒弃高估值。

3. 建仓时:敬畏未知也是一种安全边际成本;趋势也是一种未知,不对抗中期和长期趋势,忽略短期趋势。

这两年,断断续续的看过不少书,财务的、历史的、投资的,比较杂;回头看,要做投资,别人犯过的错,我大概都会去犯,唯一能帮我的,就是不停的纠错、学习、思考。学习别人的经验,尽量少犯错;学习专业的知识,去积累我的认知;努力思考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对于投资,我像是刚刚睁开眼看世界的婴儿,一切都是新鲜、好奇、未知的,只有持续的学习,才是我真正的成长之道。保持对投资的兴趣,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保持一直在路上,就是对投资的最大褒奖。

我相信复利的力量,而学习和思考的复利,一定会提升我的投资效率。以此自勉。

2021.07.25於深圳

衷心感谢 @水晶苍蝇拍    @静逸投资    @我是任俊杰    @邱国鹭   你们的书让我终生受益

感谢 @雪球   @不明真相的群众  给我一个平台,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欢迎各位拍砖、交流,也希望我的分享也能帮助和启发别人

 $卧龙电驱(SH600580)$   $巨人网络(SZ002558)$   $碧水源(SZ300070)$  

全部讨论

2021-08-10 09:30

总结的可以啊

2021-07-27 17:11

写的很好,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