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81喜欢:31
$伊利股份(SH600887)$ 有很长时间没有逛雪球了,同样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分享关于奶制品行业的情况了。
有一部分粉丝私信,说最近奶制品行业怎么样。
对我来说,反正不是我投资的对象。
首先,以前我基本上隔三差五就会发一些关于奶制品行业的情况,但是我这个人最怕喷。
因为我一直觉得明明出发点是好的,把自己看到的,察觉到的,分享出来,大家自我辨别好坏就可以了。但是只要一说,总会有很多的不明真相的喷子,键盘侠在那里说。
所以我干脆不说了。
大家可以看看我去年整年的文章,关于奶制品行业的现状。
特别是针对光明乳业,我一直强调,光明的牛奶可以喝,但是股票千万不要买。
因为光明的内部问题挺严重,跟光明的人打交道。简直可以用无法无天来形容。所以说,我记得从去年6-7月我就提醒,光明的股票千万不要买,果不其然今年暴雷。
去年因为说过一次,被光明公关查到了。被光明领导直接约谈。
目前奶制品行业真的不算是好生意。
千万不要被所谓的数据蒙蔽,说国外人均喝奶有多少,国内有多少,还有多少上涨的空间。
首先奶制品行业有一个很苦逼的缺点,就是保质期时间很短,而且有很大的时效性。
举个例子:
1,常温奶保质期6个月,前两个月属于新日期,只要超过2个月就是属于老日期,必须打折。不然没人愿意买。
低温奶更是一样,保质期不管7天还是15天,超过3天的,都要打折。
现在的消费者跟以前又不一样了。以前消费者很少去看生产日期,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生产日期。
2,奶制品的行业现在被互联网玩的太烂了。价格非常透明,因为奶制品都是一样,哪里便宜买哪里。而且电商还可以直接送到家,价格还比实体店便宜。
这样就会导致实体店生意惨淡,那就会有连锁反应。终端赚不到钱,经销商的货滞销,还有谁愿意做这个行业。
3,以前全国性的奶企也就是蒙牛乳业伊利股份。其他的大部分属于地方奶企,也就是说大部分只会在自己的城市销售。偶尔临近省销售,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地方奶企开始全国布局,导致奶制品竞争非常激烈。
比如,北京的三元,上海的光明,广东的新希望,新疆的天润乳业,杭州的西湖牛奶等等,都在相互抢对方的地盘。
4,就是这个行业竞争那么激烈的情况下,还有很多新势力的酸奶企业进军。
比如北海牧场,乐纯等等新势力低温酸奶企业。主打一个高端。
5,所以说,目前奶制品行业不是一个好的行业,只能说他是属于消费行业,永远不会过时,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对于投资来说,只能当红利来投资,没有太大的成长性了。
想通过股价上涨来带动自己的投资收益,机会不大。只能去靠每年的固定分红。
做投资,还是需要稍微去参考巴菲特的选股逻辑。也许对你们有点帮助。
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评论区讨论交流。<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精彩讨论

庾开府鲍参军05-19 23:27

可是,地方奶企靠什么抢占伊利和蒙牛的市场份额呢?
抢占份额总要先出钱,伊利一年的销售费用能有220亿多,而第三名光明的总收入才264亿,毛利润只有52亿,哪怕它把毛利润全部都拿出来做营销,力量都和伊利蒙牛差很远。正常硬拼是完全没有一战之力的,其它的规模更小的奶企也是一样的道理。除非它们能找到什么好办法,可以花费更少的销售费用带来更好的销售额,至少这个效率要达到伊利蒙牛的二倍。这种好办法如果真有,伊利和蒙牛也不难做到。

建行助我早日退休05-19 23:13

伊利是龙头,懂吗,意味着其他小厂更难,很容易被挤压死亡

阿南wr405-19 23:20

北京的三元,上海的光明,广东的新希望,新疆的天润乳业,杭州的西湖牛奶等等,都在相互抢对方的地盘。。。抢着抢着破产了。。。大消费不是你说一句话就能扩产的,扩产往往就是死。。瞎扯淡谁不会。。。

满格复活甲05-19 23:43

其实这才说明龙头更有韧性和竞争力,这么多年,一直保持增长的龙头位置,其他企业难超越,竞争激烈的时候小企业更容易出清

股我行05-20 05:29

奶制品行业真的不算是好生意。
完全同意,缺少差异化,消费者很难为高价买单,永远无法与竞品拉大价格差距,生意模式没那么好。

全部讨论

北京的三元,上海的光明,广东的新希望,新疆的天润乳业,杭州的西湖牛奶等等,都在相互抢对方的地盘。。。抢着抢着破产了。。。大消费不是你说一句话就能扩产的,扩产往往就是死。。瞎扯淡谁不会。。。

可是,地方奶企靠什么抢占伊利和蒙牛的市场份额呢?
抢占份额总要先出钱,伊利一年的销售费用能有220亿多,而第三名光明的总收入才264亿,毛利润只有52亿,哪怕它把毛利润全部都拿出来做营销,力量都和伊利蒙牛差很远。正常硬拼是完全没有一战之力的,其它的规模更小的奶企也是一样的道理。除非它们能找到什么好办法,可以花费更少的销售费用带来更好的销售额,至少这个效率要达到伊利蒙牛的二倍。这种好办法如果真有,伊利和蒙牛也不难做到。

伊利是龙头,懂吗,意味着其他小厂更难,很容易被挤压死亡

05-19 23:00

这么苦逼的行业为啥都想扩大规模呢?

05-20 15:56

利好分众传媒,快来分众打广告!学到两个点,保质期短的食品不是好行业,所以白酒是好行业,因为白酒没有保质期!二是全国化没有那么容易,占领别人的地盘是要付出代价的!

05-19 23:43

其实这才说明龙头更有韧性和竞争力,这么多年,一直保持增长的龙头位置,其他企业难超越,竞争激烈的时候小企业更容易出清

05-20 05:29

奶制品行业真的不算是好生意。
完全同意,缺少差异化,消费者很难为高价买单,永远无法与竞品拉大价格差距,生意模式没那么好。

05-20 07:58

参考巴菲特的选股逻辑,那么和可口可乐比,难道当年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时,可口可乐的行业竞争就不强吗?要知道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可不止百事可乐一家,而是市面上可以解渴的所有饮品。甚至包括雪糕,冰棍。

看来是要涨了,凭借我19年的股票经验,黑文出来就快涨了,涨之前出个黑文让股民下车

05-20 16:50

看看市场占有率就一目了然,伊利32%,蒙牛28%,其他的占有40%左右.说明每100个喝牛奶的人中,选当地的有40个,选伊利有32人,蒙牛28人。这当中也包括北京、上海等地方的人。所以,别说什么当地人只选当地企业生产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