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随着一个经济体体量越来越大,整体回报率持续下降是必然趋势,这是走向成熟的表现,尤其是从开始的规模和杠杆驱动转为质地和内生驱动这一转变。银行作为扩张型经济的代表,未来息差收窄是必然趋势,但规模也会持续放大,背后是债务和货币规模的持续扩张。除非经济出现大的衰退,头部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不是短期内出现垮塌的,也就是不会出现黑天鹅。但银行过去这些年的年化增速,可以说在股价上赚不到钱,只有在经济放缓期叠加降息周期,靠高股息率走债券收益的路径,才会获取价差收益进行补偿,否则除了银行的股东外,其他投资人很难在银行上薅到羊毛。所以过去两三年银行股给投资人带来的分红和价差收益不是一劳永逸可持续的,是带有严格的条件的。虽然如此,因为银行出问题是渐变过程,给投资者留足了调整的时间窗口。但前提是,只有头部大行才有资格安心享受利率下行带来的价差收益,其他银行不在此列,自身信用风险深不可测。还有一句话:凡事皆周期。$工商银行(SH601398)$ $农业银行(SH601288)$ $招商银行(SH600036)$
引用:
2024-04-14 09:28
我是银行股的持有者,过去对银行的经营发展是有信心的,最近忽然生出了担心。写出来,与朋友们研讨下,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希望得到较为明确的答案。
照例先看数据。
工商银行,$工商银行(SH601398)$ 2013年~2023年统计数据:
股东权益合计,1.27万亿到3.76万亿,增长3.76/1.27-1=1...

全部讨论

评论比较客观,点赞👍🏻。
我没有讨论坏账问题,单单息差就够烦人的了。
你说的降息可能带来的较债券的优势问题是可能的。关键是息差直接影响营收和利润,这个影响比你说的因素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