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烧光”51亿!李嘉诚又赌输了!又一家国产车倒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7年“烧光”51亿,捧着金碗,却要不到饭。

继拜腾、赛麟、博郡之后,又一个造车新势力倒下了,只不过这次是曾获得李嘉诚间接投资的长江汽车。

虽然曾一度被冠上了“李嘉诚造车”的名头,但在危机面前,再多的光环,也救不了它。

近日,杭州余杭区法院发布一则公告: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意味着国内又少了一个新能源车企。

与此同时,在进入破产程序后,不少长江汽车员工却深陷欠薪风波。据媒体报道,长江汽车拖欠员工工资长达12个月之久,至于何时发工资,也没有准确消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的长江汽车,在“烧光”李嘉诚51亿注资后,已经是资不抵债,还被曝拖欠5000多万工资。彼时,只能和“欠薪”、“负债”、“限制消费”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了。

一、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

长江汽车的前身是杭州公交客车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末停产。

2013年,李嘉诚通过港股上市公司“五龙电动车”出资51亿元后,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有意思的是,五龙电动车的背后正是李嘉诚。

天眼查显示,长江汽车第一大股东为北京紫荆聚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9.83%;五龙电动车持股49%;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持股1.17%。

2010年,李嘉诚以0.73港元/股的价格,买入五龙电动车4亿股份,并在此后多次增持该公司股份,2015年李嘉诚的持股比例一度升至8%,成为第三大股东。

作为第一批拿到发改委批文的车企,再加上有李嘉诚的注资扶持,长城汽车一度辉煌,更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甚至在美国都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

其实,早在2013年,特斯拉量产第一辆电动车的时候,李嘉诚就敏锐的察觉到到这一风口。出于商人的利益驱动,李嘉诚抢先一步加持了长江汽车。

紧接着,2016年长江汽车便推出电动车品牌“长江EV”,并在杭州工厂正式亮相生产。更为轰动的一时的是,2017年,长江汽车还吸引了时任沃尔沃中国CEO的童志远前来加盟。

巅峰时期,长江汽车还登上过杭州G20峰会的舞台,也出口过欧洲。

二、人走楼空,拖欠工资

一个神话破灭的速度,远远比它树立起来的速度更快。

长江汽车虽然推出过不少概念车,但都停留在图纸上,并没有量产。加上当时新能源补贴减少,产品缺乏竞争力,长江汽车手中的资金快速耗竭,并开始出现资金紧张问题。

2019年,公司陆续传出资金紧张的消息,并陷入欠薪风波。因此,长江汽车法人还被多次列为限制消费执行人,总计负债30多亿,利息1亿余元。

今年11月,有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厂区已有法院工作人员、律师进驻。大部分员工已离职,有的员工被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资,进入破产清算。

天眼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2日,长江汽车目前资不抵债的案件达119件,申请执行标的约2.74亿元,其中未履行金额达2.7亿元。

无奈之下,长江汽车也只能自救,而这对于缺少“造血”能力的长江汽车来说,意味着破产命运早已注定。没能及时跟上前进步伐,被淘汰也属于意料之中。

进入2020年之后,随着特斯拉的强势进入,加快了这个行业的大洗牌进度。在此背景下,只有蔚来小鹏理想汽车造车新势力三巨头,在洗牌中逆势而上,成功上岸。

其实,造成本身的高投入就意味着高风险,更何况在经历了漫长的车市寒冬后,一些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没有太多实力的车企,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甚至还有直接倒下。

从数据来看,不止是长江汽车,近年来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司也都爆出欠薪、欠款的消息,包括博郡汽车、拜腾汽车、赛麟汽车等。

结语:

不仅仅是造车行业,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在风光的时候还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一面,处理不好随时有可能万劫不复,但是一旦坚持下去迟早会迎来曙光。

虽然李嘉诚被称为最精明的商人,但在造车新势力的运作上还是看走了眼。如果只是盯着补贴去的,那么只能说明他错了算盘,念错了经。

如今看来看来,长江汽车的破产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你认为,长江汽车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吗?如果有,谁又甘愿成为长江汽车的接盘侠呢?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鸣金网、车图腾、每日汽车观察等

全部讨论

2020-12-27 15:21

$五龙电动车(00729)$ 曹这么恶毒,不遵守《公司法》,把五车、五动均为搞成破产,还不愿意滚蛋谢罪,还千万百计清盘五车,让五车小股东血本无归。如此无德无义无信之人何日天收?还五龙股民公道[跪了][跪了]